![](https://img.haomeiwen.com/i4261722/773c00732958965b.jpg)
“您好,您的快递已经到了健康东路快递超市,请凭货号3——26领取。”
最近因为工作比较忙,所以在网上购买的日用品很多,这样的快递信息几乎天天收到,我已经习惯了。
下班后,路过快递超市取快递,不是什么日用品,却是一本书。我仔细回忆,最近没有网购图书啊?发货地址是唐山,发货人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李永辉。
好奇心驱使我在路边就打开了快递,一本淡粉色封面上“滦河文艺”四个大字映入眼帘。这个李永辉会不会是网友——风雨兼程?
带着疑问,我打开微信,搜索微信好友风雨兼程,然后迫不及待地询问:“你好,请问,你给我寄了一本滦河文艺吗?”
微信迟迟没有回复,我慢慢向家里走去,时不时地看看手机,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
午饭过后,终于等来了风雨兼程的语音信息:“是的,前几天我问了散文编辑,你的投稿没有录用,不能给你样书。知道你喜欢读书,所以就把我那本给你寄过去了。”
听到这,我心里一暖,连声道谢。突然,我心里一颤,我不知道他的姓名,而他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和地址呀?
“区区一本书,算不得什么,有啥值得谢的。你的文章《槐米飘香忆故人》写得很好,只是我们刊物规定不能连续刊登同一个作者的文章,因为收到的优秀稿件太多了。这点请你谅解。”
“没关系的,刊发不刊发我不在意,只要能读到你们的《滦河文艺》就行。我好奇你怎么知道我的名字和地址呢?”
“我查找了一下第一期发刊记录,没有询问你,想给你一个惊喜,希望不要惊吓到你。”随即传来他爽朗的笑声。
“确实是惊喜,谢谢。”
放下手机,打开飘着墨香的《滦河文艺》,我陷入了沉思。
结识风雨兼程是在美篇,他的美篇多是游记,那一篇篇精彩的文章,那一张张精美的风景照片,一曲曲优美的音乐,总把人带入如诗如画的境界,给人一种身临其境之感。我被他的美篇吸引了,于是关注了他,成为他的忠实粉丝,他的作品篇篇必看。
后来,他把《滦河文艺》的征稿信息制成了美篇。我也想投稿试试,于是给他在美篇留言。他把手机号码发给我,我们就成为了微信好友。
原来他是《滦河文艺》学苑风铃的编辑,主要负责编发大中小学生和教师的有关作品。他把散文编辑的微信名片发给我,让我添加好友,自己联系。
很快散文编辑就添加好友了,于是我把在简书的四篇文章都发了过去。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
后来,散文编辑联系我,四篇稿子合成了一篇录用了,让我写一百字的个人简介,并把地址、电话发过去,他们要发稿费和样刊。
当我看到自己的文字变成铅字的那一刻,内心的激动不言而喻。随即又把自己的得意之作《槐米飘香忆故人》投递了过去。
这次投稿是石沉大海,在我不抱任何希望的时候,又收到了样书,不能不让我震惊。和风雨兼程几乎没有什么联系,我甚至不知道他的名字,但是他却体谅到我对文字的热爱,这陌生人的馈赠让我感动不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