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是这么说的——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吗?”
其实我想说,不止是人和人的相遇有机缘点,即使是一本书、一部电影——也许它已经流传了很久,也许你也一直听说但还未曾领略;而当你们有朝一日终于相遇,真也是要顿生出点“相遇不如巧遇”的感慨来!
让我深有体会的是两年前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口碑,其实在我童年的时候就有耳闻。但拖了那么多年未启动,冥冥中也似乎在等待一个时间点。
出现在我视线里的时候,正好在我一段低潮的时期,于是就是那么不经意的开启了这本书的阅读之旅。开启了简直就停不下来,花了一周时间把一套三本的书全部读完,顿时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这的确是很有力量的一本书,想想在那些贫穷的、迷茫的日子里,书里的主人公尚且可以有巨大的勇气直面生活,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一些不如意,乐观以对之,还哪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呢?
最近在读《巨婴国》,且不论内容如何,光在看书名的时候就会暗暗勾勒这巨婴的形象。其实书里那些巨婴的插画都挺丑的不是吗?不过,在我看《千与千寻》的时候,一下子就在影片里找到了巨婴最佳的形象代言人,哈哈!
说起来《千与千寻》早已是一部流传了好多年的经典了,也不是不知道广受褒奖,拖了那么多年才开始恶补,自己也觉得落后的不是一点点啊——可是当电影里钱婆婆的宝贝儿子出现的时候,我想在形象上而言这不就是活生生的巨婴代表么吗?
——要严格来说,《巨婴国》这本书和《千与千寻》这部电影其实根本是两种风格,但就能这么奇妙的联系在一起自己都觉得着实有趣!有时你在找寻的问题往往就能在下一秒给你答案!
类似能让我凑到一起的,还有米兰昆德拉的那本《生活在别处》和电影《死亡诗社》。其实这只是因为看的时间点契合了。读到一半的《生活在别处》,正在为这个无为迷惘的所谓诗人感到压抑的时候,开始看了一部《死亡诗社》——影片用诗歌来是宣扬自由,结局的灰色倒也觉得隐约贴合上了主题!
心下在想,还真是巧合啊,其实你也不知道书本或者电影的内容是什么,但拾起来一看, 原来主题是契合的,而这种巧合却是在同一时间段呢——是有多奇妙!
而这种奇妙更多的是让我体会到信手读书而引申开来所带来的点点乐趣——
前段时间先是读了白先勇《纽约客》,醉心于其文笔的细腻悲凉,于是欲罢不能的去追他的《台北人》。读完其中《游园惊梦》一章,其中描绘的钱夫人亦幻亦梦的饮酒片段高潮迭起,精彩万分,实在不能用我有限的言语来表达了!——《游园惊梦》出自《牡丹亭》这点常识还是有的,反正以前也没读过,不如就去把古人汤显祖的《牡丹亭》也找来一起扫盲了罢。
不读不要紧,一读才真正体会到原汁原味《牡丹亭》的曼妙来(当然要深切品味,还得细耕)!
首先是那些个诗句简直是乱花迷人眼,着实令人沉醉啊——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
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便赏心乐事谁家院
(再扯远一点,这莫不就是王菲那首《致青春》里的歌词出处么——“良辰美景奈何天,为谁辛苦为谁甜”)
随之又找到那句“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熟的不能再熟的诗句之出处,如今无意间找到,简直令我欣喜万分!
而书里的描绘的满园春色仅仅几笔就呼之欲出,古人功力简直是出神入化!单单那句“书要埋头,这景致则要抬头望”也觉得精彩至及,和那些个所谓“春天不是读书天”不就是如出一辙的道理么!
心头又一想,读这本《牡丹亭》的时节,还恰好是现在草长莺飞的四月天!这一句句心驰荡漾的诗句正是对这春光最好的注释——哎呀哎呀,真是不早也不晚,读书时节刚刚好呢!
紧随着,自然又想起来那部《游园惊梦》的电影来了,王祖贤吴彦祖主演的,也可以一起补习了(片中还有一首好听的主题曲,是林忆莲的《明明》……)
再然后,顺着一起,把最早梅兰芳大师所饰演的杜丽娘也一并见识一下吧……
——这一下子,简直是开了挂的大串联啊!这种信手读书随心赏曲的时光真是太美妙啦!
所以呢,谁说读书晚了?真要想起来读一本书,不用刻意,在你想到的时间里翻开来,一切都是正正好——这世界上的事情也许真有隐喻,包括扩及到任何想做的事情,从何时起步都不晚。
或许在这里我应该轻轻叹一句:“哦,原来是机缘啊”!——(是不是和爱玲奶奶说的那句“哦,你也在吗”有所呼应呀,机智的我忍不住开始哈哈哈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