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上的新词层出不穷,让人应接不暇,又常常觉得莫名其妙。最近在网络上又看到一个词——“轻龄”。
网络一曰:轻龄,是一种生活态度,今天活得比昨天更年轻。网络二曰:70岁的年纪,50岁的面容,40岁的心脏。
基于此,轻龄,应该是每个正常人追求的理想目标。古人追求长生不老,炼丹修行修仙。现代人都知道,人不可能长生不老,但追求长寿也是人之常情,即追求生命尽可能的长度。养生产品、养生讲座、各种养生节目应运而生。被普遍认可的观点是: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心情愉悦。起码从外在看,面容阳光,身体健康,进而乐观向上。
外在是内在的表现,内在决定了外在。“轻龄”需内外兼修。
要实现“轻龄”,首先心态要好,遇事能客观认识,尤其能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能看到人的优点和长处。如果遇事习惯陷入悲观,总是盯着负面不放,用挑剔的眼光看人看事看物,每天必是愁眉不展,或怨气十足,这样何谈轻龄?!
要实现“轻龄”,一定要有行动,且需坚持。心态好要落实到实处,首先,书是必不可少的陪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就如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人眼界开阔,使人心胸宽广。其次,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健康是生活的保证。没有健康就无所谓轻龄。身体健康的途径之一就是运动。与自己相适宜的运动才是好的运动,才有利于身体健康。再次,有宜于身心健康的兴趣爱好。
要实现“轻龄”,一定是有前提条件的。有心情,有精力,有时间,有财力。如果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每天在风吹日晒中劳作,在面朝黄土背朝天中挣命,三四十岁已如五六十岁,又哪来的“轻”?在日夜的劳作中,身体承受着早已超出能承受的极限,各种疾病缠身,但又无力去治疗、不能去治疗,又哪来的“轻”?
“轻”一定是有条件的。“轻龄”只能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轻龄。我希望我能活出“轻龄”,在我现有的条件下,活出我自己独有的“轻龄”。
我喜欢读书,喜欢没有任何负担的懒散的读书。我喜欢走路,喜欢一个人走在空旷的小路上,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我喜欢我的工作,喜欢没有压力的工作。我会非常自觉地把我的工作做好,但不喜欢被人给我压力。这就是我,这样的我会达到“轻龄”的境界么?会实现“轻龄”的目标么?我今天活得比昨天年轻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