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修时,水电改造最常见的就是“水电布局走顶好还是走地面好”?其实这两种装修方式在家装中都普遍存在,存在即合理,因为它们不是完美无缺地,各自也有缺点,我们选择的时候要看到底哪种适合自己家。所有的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没有绝对的对错,今天乌鲁木齐尚层空间小编给大家讲讲走水走电的优劣势。


会有这个问题,主要的争议点是:
走顶好,出现问题漏水易察觉,维修方便,而且与地暖分开,互不干扰。
走地好,管道不容易氧化,寿命长,布线简单,施工方便,用料少,成本低。
1、施工难度及费用
水管走地就是我们最常见的布局方式,校对水电管长度,热熔PPR管,固定管道等等,按照常规步骤施工即可。工人也是最喜欢做的,因为施工简单周期短。同时走地的水管暗埋在水泥层,受到外界的干扰少,稳定性更强。对于业主来说,走地所损耗的材料更少,人工费也便宜,总体造价比走顶便宜许多。
走顶的话,施工的时候工人需要仰头,在梯子上爬上爬下,反复比对长度,打钉固定管卡,热熔PPR管和接驳电管的难度都要大,这些都加大了施工的难度,人工费用大大增加;走顶属于明装,水管的老化速度较快,大家可以稍微注意下有些水管上面就会写,禁止明装的字样;走顶损耗的水电材料(管卡等配件)需要多一点,有时候需要避让排水管等自然要较多一些。
走顶贵,水电走顶的费用是走地的1.5倍甚至2倍以上。有些施工队或者装修公司不想走顶,有些甚至会报3倍的价格让你知难而退……因为如果团队没有熟悉走顶的水电工,这个活不一定有人敢接。走顶的话一般需要做吊顶,所以如果电线走顶,整个房子都要做吊顶。走地由瓷砖或地板覆盖,没有额外成本。
2、维修性
水电走地时,水电管材最容易受伤就是泥水工进场到退场这段时间,因为瓷砖、砖头、切割机等等比较重的建材和工具,如果有放置不当和粗暴施工等情况,很可能对水电管材造成伤害,所以一定要尽量做好水电成品保护。水管走地维修就需要瓷砖地板翻起来凿开地面维修,如果是木地板而且发现不及时,损失会更严重点。
走顶的话不用担心上述问题,毕竟高高在上没谁碰得着,要注意的是如果有新风系统、中央空调等可能位置冲突的电器管道,施工前最好请水电工和相关技术人员进行沟通交底,避免互相影响施工性。水管走顶最主要的优势就是它的维修性问题,漏水等问题第一时间发现和维修,不影响楼下邻居,但如果漏水,自家的用来掩藏的吊顶也是要遭殃的,只是相对来说吊顶返工比地面瓷砖简单。
电管就不必多虑,如果布线合理科学,管材质量过关,可以不需要凿开地面就可以进行线材的返修和检测,走地走顶返修性都差不多。
3、其他因素
水管经过的地方可能有噪音,大家在卫生间也偶尔会听到墙面或者顶面水管的声音,厨卫影响不大,但有水管经过客厅或者走道,要做隔音处理。走地就不需要担心了。厨卫水多,加上现在厨卫吊顶多为铝扣板或者集成吊顶,拆卸比较方便,避免电线受潮都是走顶。而像卧室、客厅、餐厅这些地方不怎么容易积水,从经济角度看走地就比较划算了。
如果是有地暖无法开槽,层高比较尴尬,同时也想简单做吊顶的情况,水电走顶+半吊顶隐藏管道的方式可以一定程度缓解“层高”的尴尬(施工得当可节约出5~10cm)。
水电走地对于厨卫的防水施工难度更大,加上要加管卡打钉固定水电管的位置,防水比较难刷。水电管走地布管如果过于密集,容易引起瓷砖空鼓,需要注意监管。走顶没有这方面的烦恼。
总结
水电走顶价格比较贵(材料费、吊顶费、隔音费、主要是人工费),安全性和维修性较好,解决开发商铺好地暖无法开槽的问题,能够节约一点层高,不担心贴砖空鼓。但要求师傅熟悉施工,业主能接受较贵的费用,可以走顶。
水电走地产生的费用相对少,特别要注意做好水管打压实验,需要做好成品的现场保护尤其是管件连接处,跟泥水师傅打好预防针。
如果卫生间是跨层排水,可以选择水电走顶,防水施工也更方便,漏水的问题容易发现,厨卫多做集成吊顶维护也比较简单。电管遍布全屋没必要走顶,有PVC电管返修换线都可以通过抽线解决。如果交房就有了地暖,也可以考虑走顶,但不是很必要,为了几厘米的层高多花这么多钱要衡量一下是否值得。
总而言之除非你运气差,买到了很差的水电材料导致的质量问题外,关还是看施工和验收(打压实验),只要通过了验收,中期做好成品保护,无论走顶走地,用个几十年应该都不是问题。隐蔽工程确实重要,但只要明白个中原因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就不会成为小部分商家或者施工队“坑钱”的目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