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月说:“人生是一场负重的狂奔,需要不停地在每一个岔路口做出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将通往另一条截然不同的命运之路。”是的,人生就是在不停地做选择,小到生活琐事,大到人生转折,但有些时候,我们也不禁想问自己一句:“如果当初我选的是另一条路,人生是否会截然不同?”
《战时灯火》,一部关于爱与回忆,战争与选择的小说。小说通过“我”的角度去描写了妈妈的一生,她在战争中经历的生死离别、爱恨苦痛都在“我”的调查中一一展现出来。
小说的作者迈克尔�翁达杰是世界文坛罕见的“诗歌与小说的全才”。所以,整部小说充满了诗歌的浪漫,阅读时既有小说情节的层层推进,又有诗歌引发思考的深层含义。使人沉浸其中,与书中人物一同成长。
妈妈这个角色是这部小说中最让我印象深刻,因为她的人生是纠结的,她不得不在“母亲”和“战士”中做出选择,而这一选择让她的人生也变得神秘无比。
小说中的“我”叫纳撒尼尔,有个姐姐叫蕾切尔,14岁时父母把他们两个托付给了看起来像罪犯的人——“蛾子”来照顾。从那以后,父亲就再也没有出现过了。 而妈妈的行踪也是一个谜,甚至她在姐弟俩面前收拾的行李箱最后却在家里的仓库里。
慢慢地,有很多的陌生人出现在父母的房子里,“蛾子”和这些陌生人都很奇怪,但姐弟俩没有办法,他们只能默默接受这一切。没有了父母的房子,变得肆无忌惮;没有了父母的姐弟俩,变得无法无天。他们开始逃学,过自己的生活,开始接触社会,交男女朋友。这一切都是因为妈妈们选择做一个好战士,而没有履行一个好妈妈的责任。
“父母之爱子女,则为之计深远。”小说中妈妈其实是很爱自己的子女的,她选择远离他们,也是选择一种保护。
【舞池里的人很多,在舞池边缘的某处我觉得自己瞟到了母亲。我朝着那里看过去,可她不见了。那个瞬间我唯一还能抓住的是一张奇怪的、模糊的脸,在看着我】
脑海中浮现了一位想见孩子却又害怕被发现的母亲形象。灯光闪烁、人影攒动的舞池中,她的神色一定区别于他人。
作为一名在战时工作的战士,妈妈无疑是十分出色的。她的工作总是做的滴水不漏,轻松破译敌人的密码,敌人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她的真实身份一直是敌人在暗中追查的头等大事
【蕾切尔对她关上了门。她转而去了另一家她自己不喜欢的寄宿学校。就是为了躲开母亲。“我恨我母亲。”她后来一直把话说得这么狠。】
这个情节就可以看出妈妈把母亲这个角色扮演的太失败了。女儿的恨来的这样强烈,这时我的脑海里只有一个问题:“她后悔吗?”因为这可是亲生女儿啊!
儿子的恨意倒没有如此强烈,但母亲的隐瞒和抛弃还是让他们的关系蒙上一层灰,要到后来纳撒尼尔才慢慢理解母亲。就像书中说:“那段时间母亲和我并不亲密。在她弃我和姐姐而去之前的几星期里那种轻松自在的家庭氛围早已荡然无存。”
我不知道小说中的母亲是否有过一瞬的后悔。她的选择不仅是自己的选择,更影响了子女的一辈子。
【在成长的过程中,省略和沉默一直在围绕着我们。没有说出口的东西好像只能靠猜了,如同我们当年面对满满一箱衣物需要破解其无声的含义一样。】
没有人来告诉他们发生什么,以至于长大后他们也不知道如何去告诉别人发生了什么。而孤独的、没有安全感的生活也让纳撒尼尔变得不爱与人交际,更爱回避一切“生活的困厄”。
无论后悔与否,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得走下去。
王晓明说:“越是主动的选择,对选择者来说就越不容易,因为他要为这选择的后果负全部的责任。”
所以,小说中的母亲只能默默承担所有的后果,女儿的恨和无尽的暗杀。
“人的生命是一个灿烂的过程,每个人都是世上的一个过客,要做怎样的过客,那是每个人的选择。”
是的,人生中的每一个岔路口都需要做选择,你想要成为怎样的人就去做怎样的选择,不要后悔,谁都不会有再来一次的机会。选择了就坚定不移的走下去,一条道走到黑的感受可能也很不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