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古为今用:历久弥新的国学智慧

古为今用:历久弥新的国学智慧

作者: 浸善浸美 | 来源:发表于2020-02-06 14:48 被阅读0次

责任感、使命感与忧患意识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周易》

君子整日强健,直到夜间还像是遇到危险一样保持着警惕性,这样即使是面临危险也不会发生灾祸。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周易》

君子思虑可能出现的祸患而预先做好防备。

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周易》

所以君子应该在安居其位时不忘记危险的存在,在家国存在时不忘记有可能会遭受灭亡,在天下大治时不忘记会有动乱的隐患。这样,自身才可能安居其位,国家才能保持长久。

《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论语》

《诗经》说:“小心谨慎啊,好像身临深渊旁,好像行走薄冰上。”从今以后,我知道自己是可以免于刑戮毁伤了!学生们!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一个人没有长远的考虑,一定会有眼前的忧患。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论语》

整日吃饱了饭,无处用心,难有出息呀!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

这样以后才知道忧虑祸患可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会致人死亡。

肉腐出虫,鱼枯生蠹(d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

肉腐烂后就会生蛆,鱼枯死后就会生蛀。懈怠散漫,忘乎所以,灾祸就要发生了。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

灾祸,是幸福倚傍的地方;幸福,是灾祸潜伏的地方。

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庄子》

安全与危难相互转变, 灾祸与幸福相互催生, 缓慢与急促相互交接, 聚合与分散相互形成。

惜时与紧迫感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

孔子在河边,说:“流逝的时光像这河水一样呀!日夜不停地流去。”

日月逝矣,岁不我与。--《论语》

时光流逝,岁月不等人啊。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

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骏马穿过一个狭窄的通道,瞬间而过罢了。

修身与律己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大学》

十只眼睛看着你,十只手指点着你,这是多么可怕啊!

是故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大学》

这正如说话悖逆道理,也会有悖逆道理的话回报;财货悖逆情理而来,也会悖逆情理地失去。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中庸》

越是隐秘的事情越是容易显露,越是细微的事情越是容易显现。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独知的时候,更要谨慎。

忠恕违道不远,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中庸》

一个人做到忠恕,离道也就不远了。什么叫忠恕呢?自己不愿意的事,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

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促成别人的坏事。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

他自身立得正,不下达命令事情也能实行;他自身不正,虽然下达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论语》

不要图快,不要顾小利。一味图快反而不能达到目的,顾及小利则不能成就大事。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个字是可以终身遵循的?”孔子说:“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不要施加于别人。”

子曰:“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

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情不忍耐,会毁坏大谋略。”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论语》

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四处传播,这是道德所摒弃的。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

君子施惠于民而自己无所耗费,使唤百姓而百姓不怨恨,有意欲而无所贪求,安泰而不骄傲,威严而不凶猛。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占据道义者帮助他的人就多,失去道义者帮助他的人就少。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孟子》

凡是行为有不能达到预期效果的,都反过来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自己端正了,天下的人自然归向他。

仲尼不为已甚者。--《孟子》

孔子不做过火的事情。

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人匈匈也辍行。--《荀子》

天不会因为人讨厌冷而废止冬天,地不会因为人讨厌辽远而废止广大,君子也不会因为小人的吵闹喧嚷而停止善行。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

因此,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休止就不会出现危险,这样才能保持长久。

 

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老子》

轻易承诺必然很少守信用,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必然遭受很多困难。

踏实、勤奋与意志力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中庸》

别人用一分的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

故不积跬(kuǐ)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

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到达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nú)马十驾,功在不舍。--《荀子》

千里马再快,一跃也不超过十步;劣马十天却能走得很远,它的功劳就在于不停地走。

锲(qiè)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lòu)。--《荀子》

刻一下就停下来,腐烂的木头也不能断;坚持不断地刻下去,金石也能雕成形。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

合抱粗的大树,生长于细微的萌芽;九层高的楼台,起始于积累的泥土;千里的远行,开始于自己的脚下。

 

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百姓做事情,经常在接近于成功的时候却失败了。如果像慎重对待开始一样对待结束,就没有失败的事情。

运筹与谋略

尺蠖(huò)之屈,以求信(伸)也;龙蛇之蛰,以存身也。--《周易》

尺蠖之虫在蜷屈身子时,为的是求得伸展身子;龙蛇在处于蛰伏时,是为了之后更好地动。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周易》

君子随身藏着器具,等待合适的时机而采取行动。

 

故君子时诎(qū)(屈)则诎,时伸则伸也。--《荀子》

所以君子在时势需要自己屈从忍耐时就屈从忍耐,在时势容许自己施展抱负时就施展抱负。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老子》

弯曲才能保全,委屈才能伸直,低洼才能盈满,破旧才能更新,少取才能多得,贪多反而惑乱。

 

将欲歙(xī)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

将要收敛它,必定扩张它;将要削弱它,必定强盛它;将要废弃它,必定举荐它;将要夺取它,必定给与它。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赢若绌(chù)。--《老子》

最正直的东西好像弯曲,最灵巧的东西好像笨拙,最雄辩的人才好像口吃,最大的赢利好像亏本。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

所以,百战百胜,不算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不经交战而使敌人屈服,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孙子》

如果既了解敌人,又了解自己,那么每次作战都不会有危险。

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河。--《孙子》

凡是作战,总是以正兵抵挡敌人,以奇兵取胜。因此,善于出奇制胜的将帅,其战法既像苍天大地一样无穷无尽,又像长江黄河一样奔流不息。

识人、用人与育人

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不见利不劝,不威不惩。小惩而大诫,此小人之福也。--《周易》

小人不知羞耻,不讲仁爱,不畏惧真理,不履行道义,不见到有利可图就不会勉励自己,不受到威胁就不知道有所惩戒。直到受到小的惩罚后才会在大事上有所警惕,这是小人的幸运。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小人以小善为无益而弗为也,以小恶为无伤而弗去也,故恶积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周易》

不积累美善之行就不足以成就功名,不积累罪恶就不足以使自己灭亡。小人把小的善事当作是无益于己的事而不去做,又把小的恶事当作无伤大体的事而不去不做,所以积累下了恶行是不可以遮掩的,罪恶大了就不能得到解脱。

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少而任重,鲜不及矣。--《周易》

德行微薄而居位尊贵,智慧微小而企图很大,力量微弱而任务重大,很少有不遭受灾祸的。

“鼎折足,覆公餗(sù),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周易》

“鼎器折断了鼎足,王公的美食被倾覆于地,地上和鼎器也被濡湿,有凶险。”讲的就是力不能胜任的情况。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大学》

小人在平时为非作歹,做尽坏事,及至见到君子便遮遮掩掩,掩盖自己的邪恶行径,而显示其如何善良。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wū)也。--《论语》

腐朽的木头不能雕刻,粪土般的墙壁不能粉刷。

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论语》

先前我对别人,听了他的话便相信他的行为;如今我对别人,听了他的话还得观察他的行为。

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论语》

有仁德的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做在前,获取成果的时候退在后,这可说是仁了。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论语》

对他举出一个角,他不能推知另外三个角,我就不再教他了。

暴虎冯(píng)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论语》

徒手斗虎,徒步过河,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会与他共事。与我共事的一定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略而能成事的人。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

名分不符其实,言语就不顺于理;言语不顺于理,事情就做不成;事情做不成,礼乐就不能兴起;礼乐不兴,刑罚就不能得当;刑罚不得当,民众就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

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语》

君子不根据一个人的言辞就推举他,也不因为一个人品德不好就全部否定他的言辞。

道不同,不相为谋。--《论语》

所持的道不同,就不互相商议。

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nìng),损矣。--《论语》

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与正直的人交朋友,与守信义的人交朋友,与见闻广博的人交朋友,是有益的。与谄媚逢迎的人交朋友,与当面奉承背后诋毁的人交朋友,与巧言善辩的人交朋友,是有害的。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孟子》

饥饿的人,可以很容易地让他吃饱;口渴的人,可以很容易地让他喝足。

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众也。--《孟子》

做了却不知道为什么要做,习以为常却不知其所以然,终生都顺着这条道走,却不知道这是条什么道,这种人是普通人。

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荀子》

草和树长在一起,飞鸟和野兽总是同群,世间万物大都各从其类。

螣(tè)蛇无足而飞,鼫(shí)鼠五技而穷。--《荀子》

螣蛇没有脚但却能飞,鼫鼠有五种生存技能却常常处于穷境。

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荀子》

能辨别正确的为正确、错误的为错误叫做明智,认为正确的为错误、错误的为正确叫做愚昧。

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荀子》

如果德行与其位置不相称,能力与官职不相称,赏赐与功劳不相称,处罚与罪行不相称,那就成了最大的不吉祥。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荀子》

飞蓬生长在大麻之中,不用扶持自然就能长直。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识别他人的人可谓智慧,了解自己的人可谓聪明。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

真实的话语不华丽,华丽的言词不真实。

且子独不见夫桔(jú)槔(gāo)者乎?引之则俯,舍之则仰。彼,人之所引,非引人者也。故俯仰而不得罪于人。--《庄子》

再说你偏偏没有看见过桔槔汲水的情形吗?人们牵引绳子,它便俯下;人们放开绳子,它便仰起。它是被人所牵引的,不是牵引人的,所以它任人俯仰,而不会得罪人。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庄子》

对于井中之蛙不能和它谈论大海,这是由于它局限在井中很小的地方;对于夏生秋死的昆虫不能和它谈论结冰的事情,这是由于它的生命局限在很短的时间;对于浅陋偏执的人士不能和他谈论大道,这是由于他被世俗之学所束缚。

梁丽可以冲城而不可以窒穴,言殊器也;骐(qí)骥(jì)骅(huá)骝(liú)一日而驰千里,捕鼠不如狸狌(xīng),言殊技也;鸱(chī)鸺(xiū)夜撮蚤,察毫末,昼出瞋(chēn)目而不见丘山,言殊性也。--《庄子》

梁栋之大可以用来冲撞城墙,但不能用来堵塞鼠穴,说明使用的器具不同;像骐骥骅骝一类的良马,它能一日奔驰千里,但让它捕鼠远不如野猫和黄鼠狼,说明各自的技能不同;猫头鹰夜间能够抓取跳蚤,明察秋毫,但白天出来,瞪着眼睛却看不见大山,说明各自的性能不同。

褚(chǔ)小者不可以怀大,绠(gěng)短者不可以汲深。--《庄子》

小袋子装不下大东西,短井绳提不来深井水。

且吾闻之,好面誉人者,亦好背而毁之。--《庄子》

而且我听说,喜好当面夸奖别人的人,也好背地里诋毁别人。

团结与团队凝聚力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xiù)如兰。--《周易》

若两个人能同心同德,其力量就可以如切断金属的利刃一样强有力。心意相同而说出的话,其气味如同兰草一样芬芳。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有利的自然条件不如有利的地理条件,有利的地理条件不如人心所向的内部团结。

创新与变革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大学》

成汤刻在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做到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古为今用:历久弥新的国学智慧

相关文章

  • 古为今用:历久弥新的国学智慧

    责任感、使命感与忧患意识 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周易》 君子整日强健,直到夜间还像是遇到危险一样保持...

  • 文人骚客自成趣——《幽梦影》读后感

    近年来,国内国外都有着国学复兴的潮流,诸多学者翻阅着古代流传下来的学问,企图从中汲取古老的智慧古为今用造福社会。 ...

  • 国学入门:中华传统文化普及丛书(精装版 共13册)

    国学入门:中华传统文化普及丛书(精装版 共13册) 尊重历史,古为今用;内容丰富,深入浅出。 有信仰经典之正,有文...

  • 古为今用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每次上课都是一次再教育,子昂老师的道德经讲解,让我不...

  • 古为今用

    1、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述而》 孔子是活泼的人,通六艺。喜爱音律,总能发现好听的音乐,曾闻《韶》乐,...

  • 古为今用

    经常听别人讲,读书就是与作者的交流,之前不太明白说的是什么意思。一般意义上的交流泛指面对面的交流,那么通过文章和书...

  • 古为今用

    1.如果这件事你必须完成,那么开开心心、有始有终也是做,牢骚满腹、愁容不展也是做,为什么不选择前者呢?至少在这个过...

  • 古为今用

    古为今用 历史不可能太通俗,人们所看的历史剧,都是为了迎合现在的观众口味而编写的现代化古装剧。真正的历史又太枯燥,...

  • 国学的智慧

    一个国家要想立于世界之林,就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底蕴,国学就有这样的底蕴。国学包含了中华五千年的全部文明和智...

  • 《李耳定律》之每篇三定律一

    古为今用,先贤智慧再领悟。天灾人祸,人类生存的惊恐茫然如影相随,需要前行的航标,需要解惑的指导。人类为所欲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古为今用:历久弥新的国学智慧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fu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