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于运动”,这无疑是真理。
但有个关键的先决条件:在精力充足的状态下进行运动。这样才有利于生命健康。
“精力”,由“精神”与“体力”合成。我们通常会一边倒地夸大精神的力量,而忽略了体力的重要性。
在短时间里(通常是三天或五天),精神的力量看起来颇为强大,似乎只需立flag和喊口号就能做得到。
但是,若要持续长久,无疑需要体力的补给与支撑。
充足的精力,并非我们自以为“虽然已经上了一整天班,但我觉得我没问题,我还能跑上5公里”的想法(幻想)。
下班后你是否还能跑5公里,不能只看精神状态,同时也要掂量掂量自己的身体状态。
在极大程度上,精力取决于身体的承受力,也就是说,即便你意志强大,也需要过问身体能否吃得消。
打个比方:当你饱餐之后,看到另一盘令你垂涎的美食,你的食欲(意志)会认为自己还能吃。这时候,你就必须考虑到肠胃(身体)的承受力。
作为人或动物的食欲容器,肠胃非常理性,它永远不会贪心。因为它是干活的,而不是指挥的。
身体是承载欲望(梦想、憧憬)的机器,每天的睡眠,就是这台机器的汽油与润滑剂。我们不能期待它只运作而不休息。
假如休息不好,却指望通过每天超负荷的锻炼来提振精神,那你必然会大失所望。
时有上班族晨跑或夜跑时猝死的新闻,长时间的睡眠不足正是罪魁祸首。
压榨自己的身体,这与你平时控诉老板压榨你的劳动力,一样的逻辑。其实你的身体也经常控诉你,只是你充耳不闻。
身体已经随时准备着撂挑子不干了,用时下的热门词汇来形容,就是“躺平”。而你选择无视,还在危险的边缘疯狂试探。
我理解的“躺平”,就是尊重身体的生物钟,劳逸结合,该睡睡,既要投入工作,也需踏实休息。
个人认为,优质睡眠比超负荷锻炼更为重要。能做到每天8小时的良好睡眠,身体绝对会比大多数人要健康。
每时每刻都精神亢奋,不是好事,身体真的承受不起。
别动不动就拿那些商业大亨每天睡四五小时的传说来打鸡血。他们有私人健康保障团队,我们有什么?
何不量力而行,珍惜健康,不给自己和家庭添麻烦?
如果我们是家庭的顶梁柱,千万别让自己坍塌。
不要相信薪酬数倍于你的上司给你灌输的所谓“狼性理念”,别执着于成为狼而错过成为自己。
不要受困于类似996或007之类的幽灵工作方式,别让自己成为这浮华世界的炮灰。
尤其不要受到贩卖焦虑的文章的影响。它们以传道授业解惑的名义,行收割流量与财富之实质。它们推荐你(在线或到现场去)听/看各色“大咖”的课程,无中生有一大堆冠冕堂皇的理论塞给你。
结果会怎样?
除了浪费你的血汗钱,占用你的休闲时间,毁掉你珍贵的睡眠,还有“不便与外人知”的失望与懊悔。
何不给身体与生活减负?
无论外界因素还是主观意愿,都尽量不熬夜,就是最好的减负。
每天“躺平”8小时,至少别低于6小时。抛开一切烦恼、没心没肺地睡上一觉。每天如此。
只有这样,当我们醒来后,才能真正地满血复活。
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大概率醒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