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打开很多次,但是每次都不忍看下去的有两部电影,其中之一是《穿条纹睡衣的男孩》。
今天,终于看完了这部二战背景下,蓝眼睛的柏林男孩布鲁诺随着身为军官的父亲工作搬迁,来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附近的别墅,并与集中营的犹太男孩什穆尔认识、成为朋友,最后阴错阳差的进入集中营,被残忍杀害的电影。
![](https://img.haomeiwen.com/i5227210/eba8a8f4f3c52bb8.jpg)
电影一直很平铺直叙,配乐也低调,没有任何直接杀戮的场景,但那种绵里藏针的残忍,依然像影片最后的大雨一样,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https://img.haomeiwen.com/i5227210/2c7fb40958e4dbfc.jpg)
我最心痛的倒不是故事的最后,布鲁诺和什穆尔一同被杀害。而是影片开始,原本应是犹太医生,却在布鲁诺的家里做仆人的帕维尔。他的眼睛,盛着被欺压的恐惧,被奴役的辛酸,但仍有生活中常见的那种老人的善良。
如果说什穆尔和布鲁诺仍被保护着,不知发生着什么,那这位老人正是那时犹太民族在遭受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5227210/83da8f994a38957a.jpeg)
那残忍杀死帕维尔的科勒特中尉是个十足的坏人么?
饭桌上,他和布鲁诺谈起,他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历史。
![](https://img.haomeiwen.com/i5227210/655356e548abe449.jpeg)
那么他的历史书在教什么呢?
“犹太人诋毁我们,还煽动我们的敌人。”
![](https://img.haomeiwen.com/i5227210/0222bc5b736e349d.jpeg)
电影里,也隐晦的表达了,情窦初开的格雷特(布鲁诺的姐姐)对这个帅气中尉科特勒的好感。我毫不怀疑,格雷特长大会成为另外一个中尉。他们忠于历史,忠于国家,以满腔热血投身自以为救赎的光荣战争中,却不知他们的历史早已背叛了他。
“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但事实真相只有亲历者才知道。”
这是纳粹德国最年轻的上校约阿西姆·派普在战后所说的。
影片的开始,有这样一段话。
“Childhood is measured out by sounds and smells and sights,before the dark hour of reason grows.”
“在生命的黑暗滋生蔓延之前,用以丈量孩提时代的是我们的所听、所闻、所见。”
如果“所听 所见 所闻”尽是为政者想让你“所听 所见 所闻”呢,我们会长成怎样的大人呢?
后来,科勒特中尉因隐瞒自己父亲离开德国去往瑞士的事情,被司令官调离,去往前线。
临走的时候,他与小男孩告别,并摸了摸他的头,是电影里为数不多的温存的场面。
虽然故事的主线是讲两个小孩的友谊,大家更多去喜欢布鲁诺的纯真善良,却忽略了什穆尔也不过是个并没有什么过错的、8岁的男孩。
讲真,我并不希望故事的最后,布鲁诺被救出。当他穿上条纹睡衣,被无差别“处理”的时候,我虽然难过,但是大雨滂沱里,那个自始至终都冷酷理智的军官父亲,在痛失爱子时歇斯底里的痛喊,却让我有……众生平等的慰藉感。
![](https://img.haomeiwen.com/i5227210/ba83c6a4fbee0369.jpeg)
愿世界清明,所有童年都在阳光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