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星光简道想法简友广场
晕轮的迷雾:一俊遮百丑,一丑啥都丑

晕轮的迷雾:一俊遮百丑,一丑啥都丑

作者: 猴得住 | 来源:发表于2021-06-10 08:45 被阅读0次

    有一位主教出访纽约前,听说很可能被采访的记者带入陷阱,所以提前做了一些准备。当他到达纽约机场后,一名记者迎面就问道:“您想上夜总会吗?”主教想避开这个问题,便笑着反问:“纽约有夜总会吗?”

    第二天早上,关于主教出访纽约的新闻,报纸的大标题是:“主教下飞机后的第一个问题:‘纽约有夜总会吗?'”

    对于那些不了解主教的纽约大众来说,通过这个标题,主教自然会被视为一个声色犬马之徒——报纸的标题哗众取宠,只是通过片面的信息使大众对主教进行了管中窥豹般的解读。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诗人,当他遇到被公认为“莫斯科第一美人”的娜坦丽时,为她的美丽而心动,以至疯狂地爱上了她。在普希金眼里,一个漂亮的女人也必然有非凡的智慧和高贵的品格。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他们结婚后,普希金每次把自己的诗读给娜坦丽听时,她总是不耐烦地捂着耳朵说:“不听!不听!”相反,她却总是要普希金陪她游玩,参加晚会、舞会。普希金为了她抛弃了诗歌创作,弄得债台高筑,甚至为了她与别人决斗而失去了生命。

    普希金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千万不能让“一俊遮百丑”蒙蔽了我们的双眼和理智。对一个人或事物,不要急于下判断,不要以偏概全,要做全面的了解,避免“晕轮效应”的偏差。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成见效应”“光圈效应”“月晕效应”和“以点概面效应”,指的是在人际知觉中所形成的以点概面或以偏概全的主观印象。人们对于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这种由个人强烈知觉而形成的他人的品质或特点,就像月亮的光环一样,向周围弥漫、扩散,从而掩盖了他人的其他品质或特点。

    “晕轮效应”最早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这就好像刮风天气前夜的月亮周围会出现的圆环(月晕),其实圆环不过是月亮光的扩大化而已。

    据此,桑戴克为这一心理现象起了一个恰如其分的名称“晕轮效应”,也称为“光环作用”。

    美国心理学家凯利对麻省理工学院的两个班级的学生分别做了一个试验。上课之前,实验者向学生宣布,临时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接着告知学生有关这位研究生的一些情况。其中,向一个班学生介绍这位研究生具有热情、勤奋、务实、果断等项品质、向另一班学生介绍的信息除了将“热情”换成了“冷漠”之外,其余各项都相同。而学生们并不知道。两种介绍产生的差别是:下课之后,前一班的学生与研究生一见如故,亲密攀谈;另一个班的学生对他却敬而远之,冷淡回避。可见,仅介绍中的一词之别,竟会影响到整体的印象。学生们戴着这种有色眼镜去观察代课者,而这位研究生就被罩上了不同色彩的晕轮。

    通过上面的故事,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明星总是有那么多绯闻了,人们总是对媒体关于明星的丑闻爆料十分感兴趣,对此津津乐道,然而事实上,人们所看到的关于明星的形象都是媒体所展现给人们的那圈“月晕”,或许这些故事只是媒体的断章取义,与事实的真相相距十万八千里。

    晕轮效应对人际交往有很大的影响。多数情况下,晕轮效应常使人出现“以偏概全”“爱屋及乌”的错误想法,影响理性人际关系的确立。反之,晕轮效应也可以增加个体的吸引力而助其获得某种成功。

    为了避免晕轮效应的不利影响,我们要善于倾听和接受他人的意见,尽量避免感情用事,全面评价他人,理性和人交往。我们也可以利用晕轮效应的有利面,在与人交往时应采用先入为主的策略,全面展示自己的优点,掩饰自己的缺点,以留给他人尽量完美的印象,扩大自己的“光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晕轮的迷雾:一俊遮百丑,一丑啥都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hue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