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着写着突然发现进步不大,又没有了写的欲望,有没有了写的动力,但是看到简书“日更120天”这样的信息时,又动摇了,我真的又要半途而废?我真的又要有始无终?我真的又要忘记年终日更365篇的初心吗?
一个声音悄悄告诉我,不,坚决不能放弃,坚决不能给自己贴“三分钟热度的人”标签。
那么我为什么觉得写作进步不大?从哪里觉察到写作进步不大?写作进步不大,这120天又是如何走过来的呢?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我为什么觉得写作进步不大?
1.前天侄子让我修改一篇作文,可是我思考了半小时也没有思考出好的内容,就按侄子写的走了。过后我想,我天天写,为什么连四年级学生的作文都写不好呢?
当时,其实是不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写,因为小宝哭闹,给大宝也要讲故事,还要洗锅,而那会公公也回来了,所以静不下心来,而曾经我指导女儿写,也得了个三等奖。
再说了,什么样的作文才是“好”,没有统一的标准。
2.一只我手写我心,没有变现,没有涨粉,所以写着写着疲惫了,看来,我太重视结果。对“钱”看的太重要。
3.看到简书推荐文章“付费”,看到那么多付费的文章,不由得怀疑自己的能力了,我怎么就写不出付费文章呢?所以越写越没信心。
4.写作真的没有进步吗?经过这些天的写作,我觉得物质虽然没有,但是精神上的收获还是很大的,通过每天的写,我都能与自我进行一会儿对话,经过对话所有的烦恼会暂时烟消云散,会暂时归零,也让我更专注于当下,就像如果没有写作,我这会肯定是睡觉,或着刷抖音。而有了写作我会每天腾出一小时的时候去写,把今天想不通想不透的问题,经过一写,就慢慢梳理清楚了,烦恼也就减少了。
就像今天为了没有日更而烦恼,为了自己写的没他人好而烦恼,为了写作不能变现而烦恼,但是经过一写,我才发现,所有的烦恼都是大脑中无意义的一个念头,行动就会破除烦恼。我容易犯模仿的毛病,其实呢!人要学会效仿,而不是模仿,模仿就是看到一个结果,我也去这么做,比如,看到别人写作变现,那我我要也写作变现,这就是模仿。而效仿就是多问一个为什么?比如,别人为什么能够写作变现?是怎么变现的?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模仿更容易让人陷入迷茫,而效仿更容易辨别真伪,让你走想成功的道路。
所以,所有写作变现的人,他们每天阅读三小时,持续写作十余年,一年就能写几十万的字,而我自己呢?只写点成功日记,记录点生活,就想写作变现,这不是痴人说梦。
但是,不长期的写,而想着就能写作变现,那就真的是痴人做梦。而如果天天写,说不定还有朝一日,真的能写作变现呢?
所以,写永远错不了,不问结果,写下去就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