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小山村里,这里山青水秀、人杰地灵。甜水香山的地方女儿们出落得一个比一个俊俏,琴默是出众者的一位。她身材高挑柳眉大眼微长的小方形脸。说起话来声音柔和干脆清凉略带一些质感就像幽幽弹出来的琴声,但她的性格沉稳、内含、安静。人们看到她就像看见行走着的柳琴一般。
女儿大了,总是留不住人的。何况她又是家里的大姐,东家长西家短的煤婆瞧见妙龄女郞都要追根究底的找到人家的家中盘根问底。那笑颜如花的媒婆脸上的笑纹皱也在问的时候一会紧绷一会松开。琴默的爹爹是村里食品站上的,食品站里的事自然是琴默爹说了算。琴默还有一个大爷是省里的干部但不常来。论起长相和家庭琴默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面对这样的好女子媒婆的脚跟生了风一样,琴默的家成了一个固定的手电筒让媒婆在跑路中射出无限的光芒。终于在邻村找到一家人,男孩的爹是城里的工人,男孩本人生就得清秀、老实、能干。对于这样的婆家是再好不过了的。于是,中秋节、年几个节礼送过之后,琴默就风风光光地嫁出去了。一辆小骄车扎着大红花吹着大喇叭风风光光地开到村里。琴默穿上红衣,红衣是自己做的,合身体贴。长发上扎了红头绳戴了小绒花,脸上涂了粉脂再加上她文文静静的性格走起路来如一路飘来的红花。村里人看着笑着:好姑娘坐了好汽车。随着一声“嘀嘀”的喇叭响声,小汽车开远了。琴默的娘坐在床上擦着泪水,都说姑娘嫁出去就像泼出去的水。女儿就成了人家的人了,不会像在家一样随便了。进得婆家第一顿得会干面条,吃了新媳妇做的面条日子过得长长久久、水水润润。琴默娘在琴默出稼前没少教她擀面条,面条细长细长的,琴默娘也就放了心到婆家不至于遭到婆婆的难为。嫁过去之后,琴默男人处处疼惜琴默,婆婆看到自己从小生养的儿处处关心儿媳,不由心生闷气。婆婆没少给琴默小鞋穿,琴默有时忍着有时也说出来,只要琴默把话说出口婆婆是声音高八度、气势更张扬。琴默是小泪经常流,亏气时时咽。琴默担心给娘说了心疼又得闹起大乱子省得让别人笑话,让弟弟妹妹们笑话。终有一日,在吵闹中琴默一时没有忍住回了娘家告诉了娘。琴默娘一听,那还了得,自己闺女受了如此大的气。于是琴默娘就邀了几个能说会道的人去讨理。去了之后,热话冷言献上,琴默婆婆的脸红一阵黑一阵。事情过去之后,婆婆着实少了以往的嚣张气焰。
春夏秋冬交替,琴默有了一双儿女。
俗话说: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公公单位里要分一套住房,婆婆说:你们要是想要房子得拿钱。琴默和娘家人商量之后决定出这部分钱。这样也算县城里有一房子不是。虽说拿钱紧凑点一家人高兴得合不拢嘴。娘家两个弟弟也相继在大爷的帮助下找到了好单位。妹妹也嫁往了县城里。 一切都是好的开始。琴默的小叔子也接了公公的班成了城里人。因为琴默家的要了城里的房,所以老二呢就接父亲的班这也算父母不偏不向一碗水端平了。房子是期房,过了十年,房子才交到手里。就因为这套房子竟引起了轩然大波。
老二也买了房,父母也贴济一些。起先公婆是跟着老二住的,但是自从老二娶了媳妇,媳妇不愿意了:你们有房也该回你们的房子来住。二老扭不过老二媳妇,就收拾行李来到琴默家。来就来呗,进屋住不了几天二老发话了:这间房子是你公公单位分下来的房子,要给你们也得我们住一辈。你们搬出去吧,等我们百年之后你们再来住。琴默一听,气就上来了。丈夫是极其孝顺的父母说什么 就是什么。琴默流着泪心里攒着志气:日 子是人过出来的。咱们走吧。琴默两口带着一双儿女在城里租了一间屋子,开始了一家人的奋斗生活。琴默跟 着丈夫出车,千里路遥遥琴默舍不得吃 一点好的,有时一顿饭能省则省。把好吃 的都给了丈夫。每每回娘家,琴默娘看孩子瘦了一圈又一圈,急忙到集上买些肉给琴默做着吃 。“日子就这样过吧,家人安康,丈夫疼爱孩子听话还有什么 不知足呢。”琴默一方面安慰着自己,一方面心里还生着公婆的气:哪有这样的公婆待人的?唉!
气大伤身,压力跨人。不到五十的琴默容颜没有太大改变,身体渐渐跨了下来。妹妹心疼姐姐陪着医院去查:琴默得了绝症。一家人都慌了,平时忙得顾不得大姐的弟弟们都急切地出钱为大姐救治。弟弟说了:花多少钱,都给大姐治。可是这世上晚来的病是用金钱换不来的。
丧礼上,弟妹们哭着说:姐姐一生善良,照顾爹娘,护好孩子,到底犯了什么罪竟然落到如此地步。
难道善良有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