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算法的时间复杂度表达式为T(n)=an2+bnlgn+cn+d,其中,n为问题的规模,a、b、c和d为常数,用O表示其渐近时间复杂度为( )。
分享一个软设学习交流群【136174991】 点此进入学习交流区获取更多考试资讯、资料
A.O(n2)
B.O(n)
C.O(nlgn)
D.O(1)
参考答案:
A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算法分析的基础知识。
在算法分析中,符号O用于表示算法运行时间的上限。从定义上说,对一个函g(n),O(g(n))表示函数集合:
{f(n):存在正常数c和n0,使得对所有的n≥n0,有0≤f(n)≤cg(n)}
根据上述定义,可以知道表达式T(n)=an2+bnlgn+cn+d在函数集合O(n2)中。对此问题,简单的做法是忽略n的低阶项和最高阶项n2的常系数,故答案应为O(n2)。
2、某一维数组中依次存放了数据元素12,23,30,38,41,52,54,76,85,在用折半(二分)查找方法(向上取整)查找元素54时,所经历“比较”运算的数据元素依次为()。
A.41, 52, 54
B.41, 76, 54
C.41, 76, 52, 54
D.41, 30, 76, 54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数据结构基础知识。
设查找表的元素存储在一维数组r[1..n]二中,那么在表中的元素己经按关键字递增(或递减)的方式排序的情况下,进行折半查找的方法是:首先将待查元素的关键字(key)值与表r中间位置上(下标为mid
)的记录的关键字进行比较,若相等,则查找成功。若key>r[mid].key,则说明待查记录只可能在后半个子表r[mid+1..n]中,下一步应在后半个子表中再进行折半查找;若key<r[mid].key,说明待查记录只可能在前半个子表r[
1.mid-1」中,下一步应在r的前半个子表中进行折半查找,这样通过逐步缩小范围,直到查找成功或子表为空时失败为止。
在题中,以中间元素41为界将数组元素分为12, 23, 30, 38和52, 54,76,
85两部分,显然54在后半部分,该部分的中间元素为54(向下取整)或76(向上取整),在52,54构成的子查找表中,向上取整的中间元素为54,因此查找元素54所经历“比较”运算的数据元素依次为41,76,54。
3、( )不属于知识产权的范围。
A.地理标志权
B.物权
C.邻接权
D.商业秘密权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
著作权、邻接权、专利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和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属于知识产权的范围。物权不属于知识产权的范围。
4、计算机要对声音信号进行处理时,必须将它转换成为数字声音信号。最基本的声音信号数字化方法是取样一量化法。若量化后的每个声音样本用2个字节表示,则量化分辨率是()。
A.1/2
B.1/1024
C.1/65536
D.1/131072
参考答案:
C
试题分析:
声音信号是一种模拟信号,计算机要对其进行处理,必须将其转换为数字声音信号即用二进制数字的编码形式来表示声音。最基本的声音信号数字化方法是取样一量化法,分成如下3个步骤。
(1)采样:把时间连续的模拟信号转换成时间离散、幅度连续的信号。在某些特定的时刻获取声音信号幅值叫做采样,由这些特定时刻采样得到的信号称为离散时问信号。一般都是每隔相等的一小段时间采样一次,其时间间隔称为取样周期,其倒数称为采样频率。采样定理是选择采样频率的理论依据,为了不产生失真,采样频率不应低于声音信号最高频率的两倍。因此,语音信号的采样频率一般为8kHz,音乐信号的采样频率则应在40kHz以上。采样频率越高,可恢复的声音信号分量越丰富,其声音的保真度越好。
(2)量化:把在幅度上连续取值(模拟量)的每一个样本转换为离散值(数字量),因此量化过程有时也称为A/D转换(模数转换)。量化后的样本是用若干位二进制数(bit)来表示的,位数的多少反映了度量声音波形幅度的精度,称为量化精度,也称为量化分辨率。例如,每个声音样本若用16位(2个字节)表示,则声音样本的取值范围是0~65536精度是1/65536;若只用8位(1个字节)表示,则样本的取值范围是0~255,精度是1/256。量化精度越高,声音的质量越好,需要的存储空间也越多:量化精度越低,声音的质量越差,需要的存储空间也越少。
(3)编码:经过采样和量化处理后的声音信号已经是数字形式了,但为了便于计算机的存储、处理和传输,还必须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数据压缩和编码,即:选择某一种或者几种方法对其进行数据压缩,以减少数据量,再按照某种规定的格式将数据组织成为文件。
5、某企业职工和部门的关系模式如下所示,其中部门负责人也是一个职工。职工和部门关系的外键分别是()。
职工(职工号,姓名,年龄,月工资,部门号,电话,办公室)
部门(部门号,部门名,负责人代码,任职时间)
查询每个部门中月工资最高的“职工号”的SQL查询语句如下:
Select 职工号from职工as E
where月工资=(Select Max(月工资) from职工as M())。
A.职工号和部门号
B.部门号和负责人代码
C.职工号和负责人代码
D.部门号和职工号
A.where M.职工号=E.职工号
B.where M.职工号=E.负责人代码
C.where M.部门号=部门号
D.where M.部门号=E.部门号
参考答案:
B|D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关系数据库中关系模式和SQL查询方面的基础知识。
试题(1)的正确答案是B。因为,作为主键其值能唯一地标识元组的一个或多个属性,主键通常也称为主码。所谓外键是指如果关系模式R中的属性或属性组不是该关系的码,但它是其他关系的码,那么该属性集对关系模式R而言是外键,通常也称外码。根据题意分析,职工关系中的主键是职工号,部门关系中的主键是部门号。显然,职工关系中的外键是部门号。但是,部门关系中的外键是负责人代码,为什么?因为题中说明部门负责人也是一个职工,这样负责人代码的取值域为职工号,所以根据外键定义部门关系中的外键是负责人代码。
试题(2)的正确答案是D。正确的查询每个部门中月工资最高的“职工号”的SQL查询语句如下:
Select 职工号 from 职工as E
where月工资=(SelectMax(月工资)from职工asM whereto.部门号=E,部门号);
此题子查询“Select Max(月工资)from职工as M where M.部门号=E.部门号”意为找出M.部门号最高月工资,主查询“Select职工号from职工as Ewhere月工资=”意为该职工的月工资等于最高工资。
6、下图所示为( )设计模式,属于( )设计模式,适用于( )。
A.代理(Proxy)
B.生成器(Builder)
C.组合(Composite)
D.观察者(Observer)
A.创建型
B.结构型
C.行为
D.结构型和行为
A.表示对象的部分一整体层次结构时
B.当一个对象必须通知其它对象,而它又不能假定其它对象是谁时
C.当创建复杂对象的算法应该独立于该对象的组成部分及其装配方式时
D.在需要比较通用和复杂的对象指针代替简单的指针时
参考答案:
C|B|A
试题分析:
代理模式(Proxy):为其他对象提供一种代理以控制这个对象的访问。
生成器模式(Builder):将一个复杂类的表示与其构造相分离,使得相同的构建过程能够得出不同的表示。
组合模式(Composite):将对象组合成树型结构以表示“整体-部分”的层次结构,使得用户对单个对象和组合对象的使用具有一致性。
观察者模式(Observer):定义对象间的一种一对多的依赖关系,当一个对象的状态发生改变时,所有依赖于它的对象都得到通知并自动更新。
按照设计模式的目的可以分为创建型、结构型和行为型三大类。创建型模式与对象的创建有关;结构型模式处理类或对象的组合;行为型模式对类或对象怎样交互和怎样分配职责进行描述。每种设计模式都有其适应性,描述适用于解决的问题场合。
常见的创建型模式主要有工厂方法(Factory Method)、抽象工厂(Abstract Factory)、单例(Singleton)、构建器(Builder)、原型(Prototype)模式;
结构型模式有适配器(Adapter)、组合(Composite)、装饰(Decorator)、代理(Proxy)、享元(Flyweight)、外观(Façade)、桥接(Bridge)模式;
行为型模式有策略(Strategy)、模板方法(Template Method)、迭代器(Iterator)、责任链(Chain of
Responsibility)、命令(Command)、备忘录(Memento)、状态(State)、访问者(Visitor)、解释器((Interpreter)、中介者(Mediator)、观察者(Observer)模式。
7、以下4种路由中,( )路由的子网掩码是255.255.255.255。
A.远程网络
B.静态
C.默认
D.主机
参考答案:
D
试题分析:
主机路由和网络路由是由目的地址的完整度区分的,主机路由的目的地址是一个完整的主机地址(子网掩码固定为255.255.255.255)。网络路由目的地址是一个网络地址(主机号部分为0)。当为某个目的I
P地址搜索路由表时,主机地址项必须与目的地址完全匹配,而网络地址项只需要匹配目的地址的网络号和子网号就可以了。
8、某公司数据库中的元件关系模式为P(元件号,元件名称,供应商,供应商所在地,库存量),函数依赖集F如下所示:
F={元件号→元件名称,(元件号,供应商)→库存量,供应商→供应商所在地}
元件关系的主键为( ),该关系存在冗余以及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元件关系分解( ),分解后的关系模式可以达到( )。
A.元件号,元件名称
B.元件号,供应商
C.元件号,供应商所在地
D.供应商,供应商所在地
A.元件1(元件号,元件名称,库存量)、元件2(供应商,供应商所在地)
B.元件1(元件号,元件名称)、元件2(供应商,供应商所在地,库存量)
C.元件1(元件号,元件名称)、元件2(元件号,供应商,库存量)、元件3(供应商,供应商所在地)
D.元件1(元件号,元件名称)、元件2(元件号,库存量)、元件3(供应商,供应商所在地)、元件4(供应商所在地,库存量)
A.1NF
B.2NF
C.3NF
D.4NF
参考答案:
B|C|C
试题分析:
本题第1空的正确选项为B。根据题意,零件关系的主键为(零件号,供应商)。
本题第2空的正确选项为C。因为关系P存在冗余以及插入异常和删除异常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将零件关系分解。选项A,选项B和选项D是有损连接的,且不保持函数依赖性故分解是错误的,例如,分解为选项A、选项B和选项D后,用户无法查询某零件由哪些供应商供应,原因是分解有损连接的,且不保持函数依赖。
本题第3空的正确选项为C。因为,原零件关系存在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零件号,供应商)供应商所在地,但是供应商→供应商所在地,故原关系模式零件非2NF的。分解后的关系模式零件1、零件2和零件3消除了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函数依赖,同时不存在传递依赖,故达到3NF。
9、下图所示为观察者(Obserrver)模式的抽象示意图,其中( )知道其观察者,可以有任何多个观察者观察同一个目标;提供注册和删除观察者对象的接口。此模式体现的最主要的特征是( )。
A.Subject
B.Observer
C.ConcreteSubject
D.ConcreteObserver
A.类应该对扩展开放,对修改关闭
B. 使所要交互的对象尽量松耦合
C. 组合优先于继承使用
D. 仅与直接关联类交互
参考答案:
A|B
试题分析:
Subject(目标)知道它的观察者,可以有任何多个观察者观察同一个目标;提供注册和删除观察者对象的接口。
Observer(观察者)定义一个更新接口,在一个被观察对象改变时应被通知。
Concrete Subject(具体被观察对象)存储具体观察者,Concrete Observer有兴趣的状态。当其状态改变时,发送一个通知给其所有的观察者对象。
Concrete Observer(具体观察者)维护一个对Concrete Subject对象的引用。
观察者模式的最主要特征是使所要交互的对象尽量松耦合。
10、 相比于TCP ,UDP的优势为( )。
A.可靠传输
B.开销较小
C.拥塞控制
D.流量控制
参考答案:
B
试题分析:
TCP与UDP区别:1、TCP面向连接(如打电话要先拨号建立连接);UDP是无连接的,即发送数据之前不需要建立连接;2、TCP提供可靠的服务。也就是说,通过TCP连接传送的数据,无差错,不丢失,不重复,且按序到达;UDP尽最大努力交付,即不保证可靠交付;3、TCP面向字节流,实际上是TCP把数据看成一连串无结构的字节流;UDP是面向报文的;UDP没有拥塞控制,因此网络出现拥塞不会使源主机的发送速率降低(对实时应用很有用,如IP电话,实时视频会议等);4、每一条TCP连接只能是点到点的;UDP支持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和多对多的交互通信;5、TCP首部开销20字节;UDP的首部开销小,只有8个字节;6、TCP的逻辑通信信道是全双工的可靠信道,UDP则是不可靠信道,整体来看UDP开销较小。
本文转载于希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