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一》笔记29

读《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一》笔记29

作者: 本来美丽 | 来源:发表于2023-10-06 16:00 被阅读0次

    下篇:四气调神大论

    二、夏三月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夏三月,指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这六个节气。

    1、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

    “夏三月,此谓蕃秀”,蕃,指树叶茂盛。秀,是谷穗抽穗。天,指阳,地,指阴,此时阴阳气交。春三月是天地俱生,此时是天地气交。真正的天地气交,是夏至。夏至叫一阴生,冬至叫一阳生,这两个节气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养生节气。

    所谓阴,是指事物凝聚的力量,所谓阳,是指事物宣散的力量。开,就是阳;合,就是阴。

    夏至一阴生,就是代表阴的力量,也就是凝聚的力量开始发挥作用了

    宣散就是开花,凝聚就会结果。阳气生于前,为花;阴气收敛于后,为实。

    所以,以夏至为界,夏至前开花,夏至后结果。这就叫“万物华实”。

    2、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

    夏三月养生,还是先说睡觉,依旧是“夜卧早起”—— 但此时不可以那么宣散了,稍微早睡一点,黎明即起。早晨必须要早起,因为夏天阳气早早地就生发了,如果你不跟着天一起生发,一整天都会生发不起来。

    “无厌于日”,就是不要讨厌太阳,不要讨厌热。夏天是最好的宣泄时节,如果夏天没有痛快出过汗,冬天一定会有大病。要想不怕热,首先一条是“使志无怒”—— 就是不要让自己的情绪憋着。“使志无怒”的“怒”,是指“憋”这种情绪。愤怒一词,愤,是指发出来的情绪。怒,是憋着、忍着,像奴隶一样的心,这个很可怕。汉字表达情绪,凡是“竖心旁”(比如愤、恨、快)的字,都是表示情绪发散出来的;凡是心沉底的字,比如怒、思、恐等,都属于憋在身体里了。

    春生、夏长,夏天就是养“长”,养“长”就是散。不散就是不养,情绪也得散,不生气,不憋着,人才能舒服,麦子才能抽穗,这就叫“使华英成秀”,秀,指抽穗。

    春天是养“生”之道,夏气则是养“长”。“逆之则伤心”,夏天,对应五行是火,对应人体是心。火性就是散,如果憋着了,自然伤的是心。

    汗为心液。夏天出汗对心脏好还是不好?答案是,夏天出汗对心脏既好,又不好。汗为心液,不出汗,不符合心散、火散之道,心里的瘀滞也宣不出来。反过来讲,能不能出汗这件事,功能也在心。冬天常有这样的病人,吃点热的、辣的,身上跟针扎一样,就是汗出不来。这里有两个问题,第一,夏天空调太过,把皮毛憋住了。第二,心血无力,也不能化成汗。《伤寒论》里有个方子叫“麻黄附子细辛汤”对治此症颇有良效。麻黄宣肺,也宣皮毛;炮附子固摄少阴,细辛散性最强,又宣督脉。此方,虽只有三味药,但配伍得当、力量非凡。

    怎么出汗算好?一定是从头到脚微微出汗。有的人出汗只出上半身,这是上下交通的能力差了。有人只是头上出汗,脖子以下不出汗,这属于阳虚。心主血脉,心脏就像一个泵,这个泵可以把血一下打到所有的末梢,这个泵往头上打,也往脚上打。如果是腿不能出汗,脚不能出汗,甚至手脚冰凉,说明心力弱。小婴儿身上有香气是身体好,年轻人身上有味道、有臭脚,也是身体好。如果身上没味了,或淡淡的腐味,说明气血已衰败。

    “汗为心液”这件事特别重要。如果成天到晚大汗淋漓,甚至夜里睡觉都出汗,这就是阴阳俱虚,要得大病。夏天最应该防的是猝死,所谓猝死就是心梗,有人在健身房就猝死了,先前没听说得过什么病,其实这就是大汗猛耗了心液,心脏病突发。

    夏天心火当令,我们专门谈谈心脏病的几种表现。心脏的问题在中医看来有几种表现:心肌缺血,会恍惚、心悸、心律不齐。心阳不振,会胸闷,总想当胸捶几下。膈肌不降,不能深呼吸,会憋闷,常叹息。肺气不肃降,感觉憋闷,脸赭红。还有肾精不足导致的期前收缩、间歇,心包的“心澹澹大动”等。很多问题最终要靠脉象判断,哪怕同样的症状,也会有不同的治疗方子。总之,中医的五藏,非血肉的五藏,一切都要细细辨证,方能下手。

    对心脏疾患,西医基本以心脏支架或搭桥作为缓解症状的方法,但这只是缓解,不属于治愈。人的血管由于斑块的堵塞而造成冠心病,通过安装支架,将狭窄的血管撑大,是可以缓解冠心病的症状。但支架只是缓解了冠心病的症状,血管中的斑块还在,也就是说病因还在,若控制不好,还会继续恶化。再说,支架也属于瘀血,激发人体排异反应,会促使元气快速耗散。而现代中医提倡—— 活血化瘀,扩充血管,也是一个急功近利的方法。久之会使人虚弱无力。速效救心丸等药只能应急,不可长期服用。更有医生主张大量服用三七粉,其实非常危险,会因过分活血而出问题,这种方法也只是通下游河道,而不知下游淤堵是因上游植被被破坏的结果,所以,真正解决心脏疾患的方法是应该在上游植树。

    关于心脏期前收缩、间歇这件事,就好比给自行车打气,正常的心跳是一起一伏,现在我们没劲儿了,肝不足,血不足,只能压半桶气,这时就会出现一个现象,就是要靠加速来打满气筒,这种加速就叫期前收缩。如此加速,还会中间突然又没劲儿了,停下来喘口大气,这就叫间歇。所以期前收缩是间歇的轻症,如果出现间歇,你再出现规律性的间歇基本上就危险了,比如3下一间歇,5下一间歇等。从脉搏上来讲,只要出现规律性间歇就基本能算出寿命的长短。像这种人一定要告诉他吃完药再来诊断一次,因为要把他的脉,要知道他现在是不是从规律变成了不规律,若变成不规律就进步了,再慢慢吃药调理,间歇就不存在了,再慢慢地,脉搏就正常了,人也就没事了。

    中医所谓治疗,一定要先挖病因。心脏病的病因主要有一、心主血脉,血液黏稠,动力阳气不足,阳气不足阴血不生。阳易骤生而阴难速长。二、心在志为喜。人一紧张、郁闷,都会造成心脏压力。三、心与小肠相表里,营养不足,精华少,比如长期食用垃圾食品。四、心藏神(两精相搏谓之神),胃、肾不足,也会造成心脏问题。五、脾,营养过剩造成湿邪,心下急痛。六,心脏动力源于肾,发电机动力不足,血液流速慢则产生瘀血。

    治疗心脏疾患的要点在于兴心阳、肾阳,疏通血脉、恢复元气。

    3、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就是忤逆了夏气会伤到心脏,伤到心脏就会出现上面那些病症,到了秋天还会“秋为痎疟”, 就是火熔金,夏天心没养好,秋天就是痎疟病。“奉收者少”,“奉”这个字,就是两手捧着一个东西,秋主收气,这句是说夏天如果没养好,给秋天的东西就少,“冬至重病”,到了冬至时节,人就会重病。

    什么叫“冬至重病”? 为什么冬至前后死人多?比如:生命好比种粮食,春天下种子,好比春生;夏天植物抽穗,要想抽穗,气就要得泄。这就好比人出汗,里面的瘀滞不宣出来,种粒就不饱满,这就是夏长。秋天要把谷物收仓进库,这就是秋收,到冬天要冬藏,什么叫藏?难道把谷物放到粮仓里就是藏吗?不是,藏,是把谷物变成“精”的过程才叫藏。夏天谷物若不饱满,收进来就不足,变成“精”时,就更不足了,等到“冬至一阳生”这一天,微薄的这点“精”,一生发就没了。老人储备不够,就可能死了,年轻人若不好好睡、不好好吃,这点精也不足,就会生病。

    再比如身体,夏天出汗是排垃圾,身体若在夏天没出汗,垃圾就没走,垃圾没走成,秋天该收营养,就收不进来,冬藏就无精可化,人体就会出问题。“冬至一阳生”时,无精可生发,就是“冬至重病”。

    治病也是同样的道理,一定要先泄后补,一定要先宣通,里面若不空,补是补不进去的 没有消化吸收的能力,是无法补进去的。

    夏至当天还有一个养生大法,就是灸法。到了夏至这一天,基本上前后四天,加上夏至当天,一共9天,用艾灸,可以治疗很多病。但要注意,血虚的人,女子月经期和怀孕期都要慎灸。

    夏至灸是治病,冬至灸是养生。用艾条灸,这叫熏灸和悬灸。夏至灸,基本上有两个很重要的穴位,叫中脘和关元。

    中脘穴,在两肋与胸间的交接处,与肚脐连线的中点,就是中脘。很多人这里是硬硬的,这跟郁闷和过食生冷有关。每晚睡觉前最好按揉此处,会打嗝和放屁,久之,脾胃就会舒服好多,脾胃好了,全身都好。因为胃是生气、生血之所。

    灸中脘,可以治疗中焦一切病,比如腹胀、气喘、隔噎、食不下、食不化、胃疼、脸色差(因为胃经主要走脸部)、肚子疼,甚至癫痫等症,都可以灸中脘中脘属任脉,又是足阳明胃经的募穴,又是八会穴之一(腑会中脘,也就是六腑的病根都在中脘),所以这个穴位可以治疗一切脾胃病,髌骨软化症(胃经走膝盖),重灸中脘穴,可以快速恢复脾胃的功能。

    关元穴,是在肚脐和下面耻骨连线的中点。关元,就是说这个地方是元气的关口。关,可进可出之地。所谓关元,既可以关住元气,又可以出入元气。关元穴主管胞宫精室,为元阴元阳闭藏之所,出入丹田之门户,故称关元穴。这个地方是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又是小肠的募穴,灸之,则阳生,即增加消化功能;灸之,则阴长,即吸收的营养物质多阳为气,阴为血,故补气又补血,主诸虚百损。灸关元穴,几乎可以治疗所有妇科疾病,可以治疗大小便失禁、溏泻、便秘、尿频、遗尿、遗精、阳痿、白浊、闭经、不孕、癃闭、便血、尿血、少腹瘀血等

    所有节气最好的养生方法就是休息。

    具体怎么灸呢?

    第一种灸法是拿艾条悬灸中脘、关元。

    第二种是天灸。夏至的正午时分,找一露天阳台,地上铺好艾绒,裸体趴下,另外找人帮忙把艾绒铺遍全身,晒到全身微微出汗最好,此法甚驱寒,大爽。专治骨节疼痛、产后风等。但起来时千万不可吹风,最好擦干身体再起。古代历史上写过有这么一个人,肚子里长了个碗大的东西,于是用天灸法直射肚子,一边灸一边狂泄,越拉越臭,越拉越黑,最后那个东西就不见了。可见这个方法的厉害。

    第三种就是疤痕灸。就是把艾绒弄成小窝头状,直接放在中脘穴和关元穴处烧,最后烧出个洞,流脓,这叫疤痕灸。这个方法虽然特别有效,而且特殊,必须要有专业人士指导着进行,何时停灸,灸后怎么护理,都非常讲究。

    夏至灸为何能治大病?因为夏至是阳多阴少,要靠阳气把阴邪赶出去。夏至灸疼,还是冬至灸疼?一定是夏至灸特别疼,因为夏至气血全在体表,所以特别疼。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曲黎敏精讲【黄帝内经】一》笔记2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ndb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