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爸妈家回来,城市已是一片灯火,穿过喧闹的城市人群,回到家。简单收拾一下,坐下来完成今日的日更。
几经波折总算事办成了百分之九十。之所以这样说,是说这件事百分之九十的费用已交,剩下不到百分之十的费用又要等待。等什么,等这边单位所欠三,四月份的养老金到账。
这也是这件事令人感到蹊跷的地方。
不是说好的补交之前单位及个人所交社保基数的差额吗?怎么又是现单位欠交社保影响缴费呢?到底是交的什么费用,咋也不敢问,咋也不敢说。人家说交什么,交多少,只要咋有能力负担,就默默的交吧!还能怎么样呢?你说他是骗子吧,他是某务大厅的工作人员,你说他不是骗子,怎么这事做的这么令人无语呢?在我们小地方的人眼里,某务大厅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你要和他们多说一句话,都会被人一个白眼打发。如此于事无宜也就算了,闹不好还会吃大亏。
这一段跑某务大厅,我最深的感悟是:谁说世间没有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某务大厅就是。关键是这工作还特别牛,他可以全程拉着脸工作,而你也可以极尽跪舔,人家就是这么高冷,就说你能咋的?爱来不来,嫌看脸色,有本事别来呀。
没办法,终究没有本事不去,那么看脸色也就看了,关键还任人宰割,你又能怎么样呢?
太恐怖了,每去一次,我就对人生绝望多一点。
记得前一段追剧《漫长的季节》,其中刘琳演的桦钢女工李巧云办理退休时的一个镜头令我影响最深。李是个苦命的女人,她家里有罹患白血病的儿子,残疾的丈夫,年迈的四个老人,生活的重担压得她透不过气来。就这样一个灾难深重的女人,被厂里率先定为第一批下岗职工,不公的待遇,苦逼的命运让她在下岗时意气用事,打了厂办主任,被其报复,到了退休的年龄却迟迟办不了退休手续。一想到她在某务大厅奔溃大哭的画面,我的心就揪得生疼,底层人的生活哪有什么容易,他们更多的灾难不是来自命运,来自上天,而是来自他们的同类,一帮披着人皮的狼。不,比狼更可怕的一群人。
七月始,闹心的事一件接一件,努力用忙碌填充生活。早出晚归,风风火火,忙忙碌碌的状态依然无法缓解生活虐我千万遍的烦心。
我常常想,忙碌是生活最好的解药。忙碌,挺好。充实,既有存在感又有价值感。
想想这一生,无能为力的事太多,错失的东西终究太多,也就没什么想不通的。
这几年一个在观众视野里满眼阳光的女明星自杀的新闻冲上了热搜。不由感叹,原来看似风光的背面隐藏着不为人知的伤感。抑郁症,一种流行病,一种令人绝望而又无能为力的病。而这个病在没有类似经历的人眼里,也许是矫情,是无聊。但是唯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它带给人的绝望和无力感。我下岗前后曾有过很长一段时间的中度抑郁症,那种无以言说的无力感,想起来都会让人恐惧,那段时候天天都听到的是恐怖消息,各种负面消息充斥在同事之间,各种丑恶嘴脸充斥在诺大的厂里,而这一切都像催命的魂,时刻压迫着人的神经,不得安宁。而那种压迫时间久了,一如因为无聊高喊“狼来了”的孩子,令人厌弃,也让人产生惰性,直至最终狼真的来了的无能为力。
回家待了一天,陪着爸妈家长里短,吐槽,八卦,父母所有写满孤寂无力的情绪,我都努力稳稳的接着。做不到孝,但顺,必须做到,只要父母高兴。在家的时间除了陪伴,就是帮父母努力多干点家务,淘淘洗洗,菜园里拔草,采摘,能干多少就干多少。
没有谁的人生是容易的。父母一辈子拼尽全力的供我们几个上了大学,又帮忙带大了三个外孙。到头来,我们都在各自的日子里忙碌,没有一个留在他们的身边,说不上孤苦,也算不上伶仃,但空巢老人的称谓却是实实在在的,每每想起,都是心痛。
年轻时,我们都是为了追求梦想不顾一切,错把他乡作故乡,如今,等到再也没有身份回去,才知道,老屋,土墙青瓦,柴火炊烟,还有妈妈的味道,才是一生魂牵梦绕的地方。
离开父母,就不再想那些无能为力的事,不能让自己深陷在许多无能为力的情绪里太久。错错对对,都属于无能为力,而我能做的就是好好生活,抽时间多看看父母,陪陪他们,帮帮他们,对于生活,当下才是最重要的。
孩子已长大,父母渐老。而我们,需要别无选择的,好好活着。尽管活着太难,但有亲人的陪伴,苦逼的日子也能有快乐的点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