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生存还是要尊严,要想吃饱饭还是想要有尊严的活着,或许你会想要有尊严的活着,还要能吃饱饭,当我们的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时候,无法去想到要满足尊严的需求,这是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们都需求分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宿与爱的需求,求知和理解知识的需求,尊重和自尊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
而作为最强烈的需求就是生理需求,包括衣食住行,性和休息的需求,是人们需要最先去满足,也是愿望最强烈的需求,若我们吃不饱饭,睡不好觉,连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都无法满足,那么后面的高层次需求就很难去期盼,故而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先想到去吃饱饭,再想到需要有尊严。
生命短暂,我们只能先想办法活下来,再想办法活好,作家余华说到活着是一个非常有力量的词,这是一个他自己非常喜欢的书名,仅仅是因为我们活着,去体会活着给我们带来的种种生活体验。《活着》的主人公福贵,从家有万顷良田的富二代落难的老农民,亲人一个个离去,依然热爱生活,依然咬牙坚持,与老牛相依为命,耕田,对话,反思,面对种种艰难困苦,依然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这样的生活方式就是一种尊重自己的生命,面对生活困境百折不挠的精神。
一个人潮汹涌的农贸市场,入口和出口都挤满了平凡的普通人,也挤满了进进出出的富家子弟,平民百姓扛着提着干瘪而不起眼蔬菜,富家子弟拼命的按着汽车的喇叭,希望别人赶快给自己让出一条道,不管是生活在底层还是在金字塔的顶端,人们都有柴米油盐的需要,不走进农贸市场,无法感受人生百态,或许你会问为啥富家子弟需要亲子走进农贸市场,不是有专门人员负责采购,负责饮食起居,他们无需担心柴米油盐的生活,而很多时候却恰恰有这样的场景出现。
富人开着跑车去买菜,饥饿难忍的流浪汉,离家出走的儿童,他们忍受着饥饿,想要挤进人潮汹涌的农贸市场,保安大哥在指挥交通,在核对健康码,流浪的人们被一次次阻挡在门口,跑上跑下,只想挤进去那脏乱臭的垃圾方房边,去寻找人们丢弃的食物,去挖掘有用的物品,这是生理需求的强烈愿望,他们没有干净的食物,却没有去偷去抢,只是用自己的生活方式满足自己的食物需求。
千辛万苦挤进去的农贸市场,好不容易找到的垃圾房,房门却上了锁,兜兜转转饶了一个大圈,只能从一个楼梯口拼命的爬上去,原来这里有挤满了人,好不容易爬到房顶,想到食物即将到来,食物就在眼前,忽然间这个大大的垃圾房却动了起来,首先是垃圾房被抬得高高在上,正准备着倾倒里面所有的垃圾,包括垃圾和对于这群人需要的食物,而为了这样的食物拼尽全力的人却迎来了生命的尽头。
拾荒的人和垃圾一起被倒进了垃圾车,即将到来的是被挤压,被毁灭,他们没有想到千辛万苦找到的垃圾房却是一个即将被垃圾车倾倒的垃圾桶,为了食物而冒险,为了食物放下安全和自尊,却也为了食物让自己走到生命的尽头。
操作垃圾车的人没有注意到这里既然有一个人的存在,被当做垃圾一样的旧衣物被倾倒,没有受到重视,这样的生命如此的轻,轻飘飘的被人摆弄着。
拾荒者从梦中醒来,原来自己梦以为真的垃圾房既然是一个小小的垃圾桶,他拼尽全力爬上去的并不是一个垃圾房,当垃圾桶被抬起,被倾倒,才意识到自己是如此的渺小,如此的不堪一击。
那些走失的儿童,担心,畏惧,不敢回家,不敢找警察,在垃圾桶里寻找食物,避风避雨,躲避坏人的追赶,这往往只是电视剧中的桥段,而生活中也出现这样的情况,为了生存,为了活着,他们拼尽全力。
并非大吃大喝才是有尊严,并非拾荒就没有尊严,人们在安逸的时候总忘记痛苦,忘记贫穷,随意浪费粮食,随意丢弃物品,许多好的宝贝总能被被拾荒者挖掘,总能变废为宝被利用。
有尊严的活着却不懂珍惜,艰难的活着却知道变废为宝,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而为了生存,为了尊严,到底如何去权衡,或许我们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而生存着就是在不断探索这样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