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艺大观园成长励志一上就成爆文的简书首页
《绿皮书》:请把自己培养成问题解决专家

《绿皮书》:请把自己培养成问题解决专家

作者: 倍蓓 | 来源:发表于2019-03-26 10:40 被阅读102次

沉浸在麻烦里怨天尤人总是比解决麻烦来得更容易。这是成功只属于少数人的主要原因吧。

其实,无论对个人成长还是组织发展来说,问题解决专家肯定优于归因专家。组织需要培养一批善于解决问题的人;而我们个人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是问题解决能力不断提升的过程。

1    托尼是真正的问题解决高手

正在上映的美国电影《绿皮书》,男主角托尼就是一个处理麻烦、解决问题的高手,或者说是一个真正的问题解决专家。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60年代,在美国还有着根深蒂固的种族歧视意识。黑人钢琴家唐准备去南方城市巡回演出,需要招聘一个司机。很多人都给唐推荐托尼。他们认为托尼是这个城市里最适合这个工作的人选,因为他拥有与生俱来的麻烦处理能力。

图片来自“遇见开始”公众号

唐知道自己的巡回演出之旅会面临非常多的困难和麻烦,而且越往南走情况就会越糟。因为越往南走,种族歧视会越严重。因此,尽管托尼不接受在随行途中还要兼职给唐擦皮鞋和熨衣服的工作,在面试时拒绝了唐。但唐还是同意了托尼不做“仆人”只做司机的要求,以高薪挽留并聘请了托尼。唐看中的正是托尼善于处理各种各样麻烦的能力。

托尼不负众望。在南方巡回演出途中,用自己独特的处事方式,把黑白两道的事情都替唐摆平了。在与唐相处的过程中,托尼逐渐摈弃了种族意识,开始从心底钦佩唐。唐也接受了这个一路上升级打怪,仿佛无所不能,但略显粗俗的托尼。俩人最终发展出一段跨越种族和阶级的友谊。

图片来自“遇见开始”公众号

不仅是唐,对于任何一个组织来说,问题解决专家都是必不可少的。他们放眼未来,把精力聚焦在处理矛盾和解决问题上,而不是纠结在寻找原因和推诿责任上。

2    过于关注归因不利于解决问题

如果托尼只是个善于查找原因而不解决问题的人,那他一定会把巡演路上遇到的所有麻烦归结为“唐是个黑人”。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一个,就是他会从心里更加歧视和排斥黑人。果真如此,《绿皮书》这部由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可能就与你我无缘了。

图片来自“遇见开始”公众号

归因,只能加重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并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如果一个组织里都是擅长归因而不解决问题的员工,很可能会把组织推到互相猜疑、推诿和扯皮的境地,最终无人愿意也不敢承担责任。

心理学家海德认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会像科学家一样对周围的事件进行分析、理解和推断。他认为,人有一种基本的需要,那就是预测和控制环境。达到这个目的的最好方式之一就是寻找事件发生的原因。因此,不能否认归因在人们认识世界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且不可或缺的作用。

但社会心理学同时总结出影响归因的因素。其中,最受关注的一个就是“自我价值保护”,既将成功归因于自己,将失败归因于外在条件,以便确立个人价值。譬如,学生对于考试成绩的解释。考得好,归因为自己学习用功、复习全面;考得不好,归因为考试题目比较难,或者考点比较偏。员工对于工作业绩的解释也是一样的。业绩好,归因为自己能力强;业绩不好,归因为组织的问题或者经济形势不好。

图片来自“遇见开始”公众号

由此可见,归因所得出的原因只是个体的一种主观解释,未必是引起事件的真正原因,是有一定局限性的。尤其在处理矛盾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过于关注归因,就容易忘了初心,使得原本可以妥善解决的问题,因为所有人都把精力集中在查找原因和推诿责任上而不了了之。这无论对于个人成长还是组织发展来说,都是一个灾难性的后果。

3    把自己培养成问题解决的高手

当问题和麻烦来临时,我们要做的首先是把思路从“为什么”变成“怎么办”,培养自己聚焦答案的思维模式。如果把成长路上遇到的每一个困难,都比喻成一次考试。那么一次考试没有考出好成绩就无端的懊恼,后悔自己没有认真复习,或者抱怨考题出的太偏。这都无益于问题的解决,还会使情绪消沉,影响下一次的正常发挥,从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相反,这次考试没考好,问问自己“怎么办”,答案很快就出来了。“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图片来自“遇见开始”公众号

要成为问题解决的高手,好的和必要的做法是构建一个有利于问题解决的沟通机制。路易斯·卡夫曼在《不懂带人你就自己干到死》这本书里这样阐述:在会议或者谈话中,讨论行之有效的方法,而不是追究问题之所在,这样参与者能够以建设性的态度发表意见,而不是僵持在常见的“谁对谁错”的争吵中。

他认为,分析问题是如何开始和进一步发展的,结果通常会导致问题进一步加剧。聚焦答案的方法则不同。它聚焦于问题的终结,可以带领我们找到解决问题的捷径。

图片来自“遇见开始”公众号

事实上,无论在生活中还是工作中的沟通都是如此。把谈话最终引导到解决问题而不是查找原因,可以避免矛盾进一步激化,引领大家向前一步,找到理想的解决方案。

同样的,在遇到问题时与其做个“怨妇”或者“怨夫”,不如转变思路,从“怎么办”入手,以更加积极和阳光的心态对待人生中面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最终把自己培养成为问题解决专家。这样,无论对个人成长还是所在的组织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本人文章皆为原创,如果你喜欢,可关注“遇见开始”公众号。如需转载使用,请联系本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绿皮书》:请把自己培养成问题解决专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owv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