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的这趟列车终于到站了,在十七点最后一场英语考试结束铃声响起的那一刻,我知道,自己这短暂而又漫长的高中岁月结束了,我放下笔,看向窗外,下了点小雨,然后学校的广播就放了那首听了将近六年的歌,忽然很想哭,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可能是高兴自己终于考完了,也可能是感动高中三年坚持下来的自己。我用初中三年的努力来到这所高中,又用了三年拼了命的想离开它,到更远的地方去,是的,人这一生都在奋斗着离开自己刚开始的地方。我记得高一军训的时候,班主任就跟我们说:“别看现在你们刚来,三年很快就会过的。”现在想想,就感觉在昨天一样。
曾在高考前无数次地担心自己高考前失眠,怕自己过度紧张。现在想来都觉得好笑,也没有想到自己会那么平静,可能这就是高三的魔力吧,就好像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促使你不断往前走,不再去怯懦什么。记得会考的时候听到考前放的那些纯音乐,说是让我们轻松,可是我听到却紧张的要死,然后就把那些歌找出来,晚上学累了就听一听,果真到了高考前听到那些歌就不紧张了,反而觉得无比地放松,那两天也没有别人说的那么痛苦,就是平平静静地进去,一门一门地考完。
走过高三,细细回想这一年来,刚开始我以为它是热血的,它应该是像燃烧青春一样去为之拼搏的。后来才发现,那些不过是青春电影里的狗血剧情罢了,大喊一声想要考的大学就开始没日没夜地刷题,然后梦想成真等等这些都是没经历过高三的人自己幻想出来的。真正经历过高三的人都知道,高三是平静的,“宁静致远”用来形容高三再合适不过了。它的每一个夜晚都需要一个人静心地去思考,去总结,它的每一道题都需要一点一点地去啃下来。走过百日誓师告诉自己,乾坤未定,你我都是黑马。走过成人礼,又仿佛觉得高考是一种担当,是一种责任,它承担着自己未来的方向,家长老师的希望和面对这个社会、国家的勇气。可是高三的每个夜晚终究是要靠孤独去喂养。那些害怕辜负了自己青春的无声的夜晚,那些走在学校红色跑道上畅想未来的日落的黄昏,那些因为一道题不会而绞尽脑汁去思考的课堂,那个写下自己豪言壮语决定破釜沉舟的落笔……都渐渐随着初夏的那阵穿堂风消失殆尽。
考完回到自己的房间,看到满屋子的书跟试卷,我有的不是轻松,而是那种被人们称之为不舍的情怀与感动。被总结了无数次的生物化学易错知识点,数学错题本上标注着的不同级别难度的错题,因为总是记不住而特意总结的化学方程式,被老师一次又一次讲解的物理电学力学实验,还有手机里装着的背单词、练听力的软件,因为觉得有诗意有道理而摘抄下来的某某名言,不想看却视之如宝的又红又专的时政热点……这一年也不过就是12个月,365天,4380个小时而已,为什么可以承载这么多东西,因为……因为它叫高三啊。
其实最想说的不是告诉别人高三的苦与累,这些都不重要,我认为最最重要的是自己真真切切地去体会高三给我们带来的改变,甚至是蜕变,就好像水流过山川以后对其无声的塑造。曾经在课桌上写过这么一段话:我可以一落千丈,我偏要一鸣惊人。刚开始大家都觉得自己就是那头黑马,就是那个以后班主任用来激励下一届学生的那个人。在高考这段没有硝烟的战争中,谁都想成为那个走过独木桥的人,可是粥多僧少也未免显得过于尴尬,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没有坚持到底的毅力,没有优秀的学习习惯,谁又会来为你加冕。是的,每个人都有梦想,可是梦想这种烂大街的话题拿出来跟别人强调是不是觉得可笑了。说真的,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但是每个人都有能力去靠近自己想要的样子,这样在垂垂老矣之时也可以对自己曾经的岁月说声:青春无悔。就像现在的我打开高考前写给自己信,《至将高考的自己》:
别人告诉你,上海的外滩很美,夜景也很动人。那不是你一直想要去的地方吗?亲爱的,我知道最近的你很累,很想好好休息,还有两个月就要高考了,理综成绩真的要提一提了,英语进步了很多,继续加油,数学这段时间莫名其妙下降了很多,没事的,我知道你一定会赶上来的。你不是一直都相信努力的人生一定不会差嘛,没事的,还有两个月,真的可以的……
其实我写了很多,现在看到,都是满满的回忆与感动。那真的是一段特别神奇的时光,虽然结果没有想象的那么好,但是经历过了就足够了嘛。真的,高三需要的从来不是热血,而是平静就足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