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广州到底有多少人在做生意?历朝历代对人口的统计,都是把番禺、南海做为统计单位,而没有对广州府城作单独统计。直到宣统二年,1910年,广东省咨议局做的统计,总算把广州作为一个统计的区域了。
广州警界区域总人品为517,596人,西关地区人口最稠密,达233,144人,占广州人口四成以上。那么,有多少人在经商呢?这份统计显示,广州有27,524家商业店铺,假设一家店铺养活六口人(东家与店员的家庭加起来),往往不止六口),那么,商业便养活了近17万人,约全城人口的三分之一,这还没有把洋行做进出口贸易的商人,走街串巷的流动商贩和穿州过省的行商算进去,这是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大部份商人都集中在南关与西关地区,他们有自已的组织“七十二行”,俗称“九八行”。尽管这是一个松散的组织,没有固定办公地点,没有章程,要讨论什么大事时,各行代表便到文澜书院开会,但这个组织是行商内部联络感情、启发见闻、调解纠纷、调查实业、研究商学的机构,不加入七十二行,很难在广州商立足。
何为七十二行?囊括了主要的工商会行会,包括土丝行、洋庄丝行、花纱行、土布行、绒线行、绸绫绣巾行、颜料行、南海布行、纱绸行、上海绸布帮行、匹头行、故衣行、顾绣班靴行、靴鞋行、牛皮行、洋杂货行、金行、玉器行、玉石行、南番押行、典押行、米埠行、酒米行、糠火行、澄面行、鲜鱼行、屠牛行、西猪栏行、菜栏行、油竹豆行、白糖行、酱料行、花生芝麻行、鲜果行、海味行、茶叶行、酒行、烟叶行、烟丝行、酒楼茶室行、生药行、熟花行、参茸行、丸散行、薄荷如意油行、磁器行、潮碗行、洋煤行、红砖瓦行、青砖窑行、杉行、杂木行、铜铁行、青竹行、电器行、客栈行、燕梳行(保险业)、轮渡行、书籍行、香粉行、银业行、银业公会、矿商公会、报税行、北江转运行、北江栈行、南北行、天津公帮行、上海帮行、四川帮行、金山庄行。(待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