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注意到这么一件事情,就是一个人,一个讲话逻辑完整的人,他们是属于思维比较清晰。如果你的思维是比较清晰的话,那么做出的行动带来的结果就可能会是你想要还会按结果会往你预想的方向发展。
有这样的感受是原因,而我最近考车牌那在考车牌的同时,我学习科目一里面的题目,如果你不仔细读题,会发现,一不小心就会选错答案。

在回头反思自己做题目的过程中,我发现读懂题目所表达的意思是非常重要的。这跟我们一个人的阅读习惯有关。
通过考完科目一之后,我有这么几点的体会。
1.题目往往有两句话。第一句话所说的逻辑与推导出来的结论与下一句话是不一致的。
2.首先,注意题目里面的动词,形容词。然后注意动词和形容词两边的词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有了这种感悟,去看广告,看文章看广告里面的具体文字的时候,又是另外一种感觉。
昨天我在户外的公交车广告看了这么一句话。
我在雅诺达等你。这里雅若达是一个旅游区。
我就不自觉的,用我看题目所总结的技能去分析这句话。
首先找到那个动词等,然后再找出等两边是什么词汇。一个是我,一个是你。然后再具体分析你和我分别表达了什么意思?
我想了一下,里面表达的具体意思是。
你在这里指的是看到广告的那个人。
我在这里指的是发布这个广告的公司,这里不是具体指某个特定的人。
用这个方法,我在阅读中发现也挺有用的。最重要的就是阅读文章的时候发现作者的逻辑不对,逻辑不够严谨。之前也有读文章,但自己从来没有注意到作者的思路是否有问题?逻辑上是否有矛盾?
比如说
长期向好的资产,要拿着不动。
第一步看看这句话。形容词是长期向好的。动词是拿着不动。第二步找出形容词,动词两边的词。
长期向好的右手边只有资产这个词。其实他左手边还有一个词。根据语境推算就是我认为。那你想一想,我认为好的,内心判断好的东西有一个标准,一千个人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就有一千个好的标准。我怎么知道我判断的标准才是对的。
你有一个标准去判断这个东西是好的还是坏的?而且你能确认你的判断是对的。你长期看好,事情也许会往预想的方向发展。
从这个角度看通过各个方面的证据来确认自己的想法是对的,才是最重要。所以回过头来看雷达里奥《原则》中阐述的那几句话里面所阐述的行为,所做的这一切,只有一个目的。确定自己的想法是对的,确定那个我认为......是对的,符合客观现实的。
- 3.1)我干我自己想做的事情,而非他人逼迫我为之。
- 3.2)我把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独立的观点汇聚到一起,用以实现我的目标。
- 3.3)我对自己的观点进行压力测试,把我认识的最聪明的人都找来挑毛病,这样才能找出我观点中错误的地方。
- 3.4)我不敢太过自信,而是想办法有效处理我所不知道的事情。
- 3.5)我同现实展开斗争,反思所做决定带来的后果,从中学习与提高。
用一句话来说就是
我怎么知道我所想的,我所思考的是对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