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梦想被滥用的年代,一个梦想被商品化的时代,梦想变成了包装纸,变成了麻醉剂,变成了懒人沙发。梦想被每个人都佩戴在胸前,只可惜真正懂得践行梦想的人寥寥无几。
曾经非常惊诧为何时下“鸡汤文学”和“成功文学”大行其道,在我眼中这些文字都可以用“造梦机”来概括。观众和消费者无非只是沉溺在一种一切皆有可能的集体意淫之中,久而久之阅读鸡汤和成功学本身成为一种“上瘾”。
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很多年轻人都喜欢把自己包装成一个自命不凡的人,他们大声宣誓着自己的梦想,仿佛拥有梦想是一种卓越的象征。这就好像把淘宝买的宝马钥匙当做自己拥有宝马车一样,虽然给人的主观感觉很接近,确实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每个对现实不满的人都拥有梦想,梦想只昭示着一种高级的抱怨和牢骚而已。所有人都会觉得自己还没有碰到伯乐,绝对不止是只有千里马这么想,不能因为你没有碰到伯乐就能证明你真的是千里马。设立目标只是一种智力成果,其中需要的思维含量并不比编造一个故事大多少。只有梦想的人比起没有梦想的人,其实只是多了一丝对于现实的酸涩而已。
每一次昭示梦想都会拖延它实际的践行。周围有很多朋友总喜欢把雄心壮志挂在嘴上,每一次酒过三巡总能听到誓词一般的梦想。这些“习惯性的梦想”变成了谈资,变成了下酒菜,随着消化系统排出了体外。其实我们的脑子没有我们想的那么聪明,它并不能区分真正的实现和嘴上的吹嘘,每次吹嘘时分泌的多巴胺让人陷入一种虚假的满足之中。行动唯一的力量就是对于现实的不满,一旦多巴胺让你感到快乐幸福,那会极大削弱你采取行动的意愿。所以,说的越多证明能做到越少。
“梦想”和“梦乡”总被很多人搞错,本该实践的目标变成了逃避现实的庇护所。在被生活不停蹂躏的过程中,无能反抗生活也就只能苟活在梦想编制的假象中。对于工作、对于学习、对于生活、对于爱情,多数人都是想象中的巨人,行动中的侏儒。剥开了层层掩饰,其实他并没有任何胆量去挑战现状,可是为了规避自我否定的沮丧,他对自己高唱着《还有明天》。
看着很多选秀节目多少人在台上潸然泪下谈梦想,我不禁想着那些真正拥有梦想的人都在干什么呢?也许他们在熬夜工作,也许他们在苦苦忍耐,也许他们在爬过长长的下水道完成对自己的救赎。我却很难想到一个场景他们在酒桌之上镜头之前侃侃而谈。这就形成了一种有趣的现象:有梦想的人大多闭口实干,没有梦想的人反而煽情渲染。
其实成功的方法从来都很简单,而且可能每个人都耳熟能详。如果你足够坚持又足够能忍耐,光是这两点就足以达成大部分的成功。成功从来都没有什么不能示人的秘密,知道和做到其实相隔就是很多人的整个人生。真正引人深思的不是为何没有践行梦想,而是看到世人在如何滥用梦想。
很多人以梦为马,希望能走向诗和远方。其实只是一种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睡一觉的自欺欺人而已。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还在现实的苟且之中,无奈只能闭上眼睛继续装睡。百年匆匆,成为了自愚的一场大梦。
别骑了,下来踏实走会吧。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