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怀人录之三:网编娜仁花

怀人录之三:网编娜仁花

作者: 读享客 | 来源:发表于2021-08-11 08:53 被阅读0次

网编自然是互联网编辑也。早期的一些知名互联网站点,曾经是由一些个人网页发展起来的。比如“白桦树下”,就是由一个加拿大籍华人青年在上海创办的。

      我最早知道“白桦树下”是与一个沪上商人的命运有关。那个震旦大学中文系毕业的建筑商人,得了癌症。在他得知自己的生命还有一年的时间里,他决定将自己最后的生命过程与思考写成“生死日记”,并且发布到网络上。那时,博客还没有兴起。于是这位商人就将自己每天的日记发布在了“白桦树下”。一下子,“白桦树下”便火起来了。

      大约又过了半年多的时间。一种被称为网络文学的东西也开始在青年中流行起来。同时,还有一些被称为“网络作家”的时尚男女,在网络上声名鹊起了,当然他们的名字都是一些“网名”,比如什么“美女变大树”啦,比如“安妮宝宝”啦,比如“财神张”啦,等等。

      我那时,在一家出版社作小编辑。平时也喜欢舞文弄墨,写点小诗,散文之类的文字。尽管偶尔也有传统报纸,期刊约稿,但那非常不过瘾:一是发表时间非常慢,有时要等一二个月;二是总被审查,删改,有时干脆发不出来;三是,自己有些私密性话题,只适宜给陌生人看,而不适宜给熟人看。于是,我自己也会将自己写的一点小东西贴到网上。

      我曾经将自己写的一个以大学生活为内容的短篇小说发到“白桦树下”。记得那是一个夏天的傍晚。我在回龙观的家里。当时还是电话线拨号上网。网速非常之慢。我发完小说之后的一个小时,再次登陆“白桦桦树下”,发现我的小说居然有300多人阅读,并且还有10几条跟帖评论。其中,一条评论竟是网站编辑留的。

      不久,我与“白桦树下”网站编辑小薇建立了联系。我们互相加了qq好友。在qq上,我们不仅聊文学,也聊生活,还聊情感,当然只是宏观议论别人的情感。有时白天上班休息时聊不够,晚上回家接着聊。记得有那么几次几乎快聊通宵了。在那些我称之为“甜蜜”的日子里,我们每天都要在网上见面——文字见面。如果某天没有她的消息,我自己就会寝食难安。我想,她也是。有次我出差,火车上不方便上网。第二天到了酒店的网吧上qq,发现她留了好多的言,透着焦急与等待。

      我们网上相识不到一周的时候,小薇主动发过她的一张照片给我。长发飘飘,清秀美丽的江南女子模样,完全符合我的审美想象。她的文字也极感性,干净和漂亮——有张爱玲或者苏青的味道。但她写的并不多,或者说很少。记得她曾经发过来一篇她写的小说,小说以第一人称写她闺蜜的爱情:一个陷入深沉爱情中的女子不得不与出国的男友分离的故事,凄婉,哀怨。我当时怀疑,她很可能写的就是她自己的故事。

      事实上,小薇已经给我讲过她自己的经历。她出生在内蒙古的赤峰。爸爸是蒙古族,一位中学老师;妈妈是汉族,一位幼儿园老师。因此小薇,有一半的蒙古族血统,而且还有一个蒙族名字“娜仁花”。她是在上海读的大学,便因喜欢上海而留下来做了“沪漂儿”。并且,她也已经结了婚,并有了一个2岁的儿子。她的丈夫是家在上海的大学同学,一个外企的高管。自然,小薇也知道我的情况。

      我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北京。她来北京之前,就在网上讲好让我带她去后海的酒吧街喝酒,小薇,也就是娜仁花,是有蒙古血统的,当然有善饮的基因了。可是,让我们不曾想到的是,那是一个周五的晚上,当我开着我的小奥拓带着小薇开进后海酒巴街的时候,一下子就淹没进人的海洋了。不要说没有地方停车,就连行进都十分困难。路两旁霓虹灯闪烁的各家酒吧无不人声鼎沸,摩肩接踵,不时还有高分贝音箱传出嘶哑喉咙演唱的歌声。车子开到银淀桥的时候,干脆就走不动了。我们索性熄火,摇下车窗等待。小薇并没有因为没有喝到酒而失望,反而是异常地高兴,她身子探出车窗,举着她的傻瓜相机,不停地拍照,并向不认识的男女打招呼。突然,她使劲拍打我的肩膀,“快看呐,是张国荣!”我顺着她指的方向,确有一个酷似张国荣的男子,被一帮人簇拥着进入“茶马古道”酒吧。

      快到后半夜的时候,我的小奥拓总算从后海逃出来。赶往亚运村小薇下榻的五洲大酒店。一晚上没有吃东西,也没有感到饥饿。到了酒店的停车场,我发现副驾驭座上的小薇已经睡着了。她睡得是那么香甜,白嫩如水的面庞上洋溢着满足感。我静静地看着她,没有一丝困意,摇下车窗,点了一只烟。单看小薇的文静模样与迷人文字,无论如何是无法与一个叫作娜仁花的蒙古族女子联系在一起的。可是,小薇就是娜仁花。

      那么小薇属于我吗?还是娜仁花属于我?还是她们都不属于我。在北京那个她熟睡的凌晨,我禁不住做着如此不着边际的遐想。

      与小薇有了灵魂般交流的机会,是那一年在新疆的书市。

      当时,我已经是一个资深的图书编辑了,也负了一点小责任。本来事先让同事为自己订了酒店房间。而到了乌鲁木齐报到的时候,却没有单独的房间。我猛然想起,已经作为文学网站总监的小薇,也是应当来新疆参加书市的。于是,我给她打了一个电话,果然她也来了。她知道我的困境后,马上询问她所在的上海展团的会务组,竟轻松地给我订到了她入住酒店的房间,并且居然做她的隔壁邻居。

    在新疆,我们有了朝夕相处的五天。

    白天,我们一起去展览馆参加书市;一起到那拉提草原骑马,到萨克牧民毡房里吃烤羊肉;一起探访游览神秘的喀纳斯湖。

    晚上,在她的房间或者我的房间长谈,或者一起读她带的《张爱玲文集》。她讲她上中学的时候,曾经做过学校广播台的播音员。她的声音确实非常非常好听。她为我朗读《色戒》——那个时候李安导演的电影《色戒》还没有投拍呢。当她读到张爱玲写的“到女人心里的路通过阴道”这句话时,脸上竟闪过一丝淡淡的绯红。当她读完描写佳芝对老易的情感心理那段话:“那,难道她有点爱上了老易?她不信,但是也无法斩钉截铁地说不是,因为没恋爱过,不知道怎么样就是爱上了。”小薇叹气道,“唉,我与先生好像也是这样子呢。”

      我表示疑问:“你们大学就谈恋爱,还不是真爱吗?”

      小薇说,“念到四年级时,感觉再不找个男朋友,就要被剩下了,于是就和他在一起了。其实他原来追求的并不是我。我喜欢的也不是他。”

    “那你喜欢什么样的男人呢?”我当然知道我们彼此欣赏,但仍然问她。

    长久的沉默。小薇用她忧郁的目光看着我,不说话。我也同样报她以沉默的目光。

      新疆之行以后的一个月里,我们不再联系。一个月之后,她在qq上发了一个微笑的表情给我,问“好吗?”

      “还好吧。”我回答她。

      这些年来,我自己换了好几个工作,生活也一直处于动荡中。小薇好像也早已经离开了那家“白桦树下”文学网站了。但是她在我的qq头像的备注里,一直是“网编小薇(娜仁花)”。

      也不知道熟悉小薇的朋友知不知道她还有一个蒙族名字“娜仁花”?反正我是早知道的。

(写于2017年)

相关文章

  • 怀人录之三:网编娜仁花

    网编自然是互联网编辑也。早期的一些知名互联网站点,曾经是由一些个人网页发展起来的。比如“白桦树下”,就是由一个加拿...

  • 微小说《哈士奇》

    文/海芬 在严热的夏季,娜仁花和格桑花姐俩决定把常常看见的像野狗一样的哈士奇狗捡回训养,娜仁花姐姐有点觉得这狗土,...

  • 人本善,还是人本恶?(2)儒家性善论说明

    1. 儒家的核心就是仁,那么我就从解释和思考仁的含义开始。 仁之三义 人之性:人性向善(人皆「可能」为君子)人之道...

  • 余东海著《仁本主义论集》出版暨简介、后记及东海附言2019-01

    余东海著《仁本主义论集》出版暨简介、后记及东海附言 【东海附言】 《儒家网》编友索取《仁本主义论集》后记发表,始知...

  • 人生大事——利命仁(二)

    《论语学习》90102 【思考之三】在《论语》中,孔子谈论仁的频率还是比较高的,为什么说他“罕言仁”? “仁”在《...

  • 怀宇仁

    王得彩云意之上, 怀智敏锐锦宜升。 宇盛佳人吞吐秀, 仁德造化功业成。

  • 《仁礼》

    《仁礼》 仁,为天,地也。言人当法天地矣,代天、人、地三为表。仁从二不从三,即欲化之心,当怀天地心,以性善、坤元...

  • 关于酷匠签约二三事

    自己写的小说《承命录》终于签约了。 前些日子,突然有酷匠网的网编来找我,聊了很久,终于决定签约。 合同也在今天填好...

  • 【日更第4天】,干掉刷网的第二个方法

    楠天下的太阳花/原创 #每天即兴演讲3分钟#,第873天,日更第4天。讲出生活「干掉刷网」系列之三——干掉刷网的第...

  • 向流行歌曲学习写作结构

    回复:娜仁 娜仁故事写得真好。 前面的故事行云流水,还有细节描写,画面感在我脑中就和放电影似的。剧情设计也好,特别...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怀人录之三:网编娜仁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vq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