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明代公务员考试的内容与形式
面对任何考试,最痛苦的莫过于不确定考试范围。公务员考试更是如此,如果不确定考试的范围,就需要准备非常丰富,才有可能过五关斩六将,步入仕途。明代之前的科举考试范围并不不固定,唐代科举考试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明算(数学)等多种科目,考试内容有时务策、帖经、杂文等。宋代科举考试有进士、明经科目,考试内容有帖经、墨义和诗赋,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考试内容决定了科考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训练的方向。考试内容不确定对于考生是莫大的挑战,但是对于统治者而言,科举考试内容的科目多,适用性强,更能选拔具有适用性的人才,以满足统治需求。
然而到了明代,科举考试内容被固定下来,只考“四书”,所有的考题都从《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中来。不仅考试内容固定,答题形式也有严格要求,必须分为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分股、收结这几部分,其中在分股中要将文章分为八大段,一段话叫“一股”,八股两两相对,形成四组对仗,因此称为“八股文”。每一部分都非常重要,文章开头的破题就是要用自己的话解释考题,如果“破”得不好,你就直接出局了;承题是文章的摘要;起讲是把全文的意思概括一下;入题是过渡段;收结就是文章结尾。
要做好八股文必须要熟读“四书”,因为考题经常会是“四书”中掐头去尾的一段话,而且是硬掐,比如“王速出令反”,这段话出自《孟子》:“王速出令,反其施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大概意思是:大王赶快发布命令,把被抓的老人孩子遣送回去,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同燕国人商量,选立一个新国君,然后撤离燕国,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动兵。如果没有熟读《孟子》,就有可能认为考题是“大王令你造反”,按照这个思路答题就不单纯是能不能考上的问题了。另外一个难度在于答题的时候还要像作诗一样对仗工整,这种文字游戏确实考验功力。
二、 为什么明代科举考试八股化
对于统治者而言,科举考试的八股化有利于扩大的选拔范围。拔优秀的人才是统治的基本需求,选拔的范围越广,就越有可能选拔到优秀的人才。这一点不取决于统治者,而取决于读书的成本。如果降低读书成本,那么寒门庶人还是豪门望族都能承担起读书成本,这样就扩大的备选对象的范围,更有利于选拔到优秀人才。降低读书的成本,需要明确考试的内容和范围,并且这些考试所需的教材也是大众能负担得起的。从这一点来看,将考试内容限定在《四书》,确实能够降低成本。
降低教育成本。考试内容不确定,考试范围广泛,在一定程度上会缩小选拔范围。因为只有非富即贵的家庭承担起全面、正统教育的负担。这样一来肯定是富家子弟在科举考试中占优势。为了把大家都拉到同一条起跑线上,因此选择这四著作,严格来说,《大学》《中庸》都不是单独的著作,只是从《礼记》中摘取的文章。这“四书”加起来总共五万多字,如此简单的教材,最大范围地照顾到了贫寒的读书人,这也给封建社会中底层的读书人提供了一条相对公平的进阶之路。
平衡南方与北方人才选拔。明代的南北经济差异和文化差异导致了两地士子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南方士子的文化素质整体比北方好,因此北方有一些地方为了照顾本地考生会“放水”,基本上破题能够完成,整体文章能过得去就行了。南方有很多江南士族都是书香门第,竞争异常激烈。通过统一标准的考试内容和答题形式,为北方人入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三、 科举考试八股化的结果是什么?
明代科举考试的初衷是为了扩大选拔范围,降低教育成本,实现南北人才选拔的平衡。但是科举制的运行并没有按照皇帝的计划运行。
首先,明代科举考试体制导致了官僚治理能力的弱化。在明朝中后期八股形制完全确定下来之后,科举考试导致选拔上来的官员有不少人了“书呆子”。他们并不是适合国家统治的有能力的官僚,而是科举的目的本来是要选取进入国家机器的官吏,然而选上来的人却是满口“之乎者也”的学究。比如崇被初期的内阁中,很多大臣都没有实干之才,逼得皇帝走马灯似的给内阔换血。在地方上,很多官员行政能力甚至不如自己的“师爷”,这也是明清两代“绍兴师爷”特别出名的原因。这些不具备行政能力的官员在任期间往往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导致了“懒政”现象越来越严重。
其次,考试内容限定于四书,并没有实现寒门庶人与豪门望族的平等。考生们都在一个起跑线上,反而收窄了阶级跃层的门槛。因为不管在哪个时代,书香门第和豪门望族总是可以提供寒门无法企及的教育资源,这些豪门后代一旦登科入仕,又会想尽一切办法“惠泽乡里”。这实际上是任何朝代都普遍存在的现象,豪门望族比寒门庶人有更多资源进入仕途。
第三,尽管明代的科举制度设置是为了确保南北平衡,但实际上是难以实现的。南北差异巨大是人口分布不均造成的,也是历史的原因。由于北方经常战乱,财富和文化一方面向南方迁移,另一方面则由于战乱而被打断。有明一朝,浙江、江西、江苏、福建是出进士最多的四个省份。这几个省份是瓷器、茶叶、丝绸的主要出产基地,发达的商业经济让这些地方的人赚得盆满钵满,有钱的大户人家反过来就用资金搞精英教育,让他们的子孙赢在起跑线上。另外,为了让子孙能够入仕,甚至还进行“公务员考试移民”。南方的大户人家搬迁到北方,参加公务员考试。可惜当时没有户口检查制度,否则也可以清退一大波“考试移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