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详注《随园诗话》(1029)

详注《随园诗话》(1029)

作者: 真老实人_425a | 来源:发表于2023-05-24 19:30 被阅读0次

【原书卷十·一三】

王菊庄孝廉,名金英,性孤冷而工诗,有“残雪坠仍起,如尘空际盘”之句。余尤爱其《杨柳店梦归》云:“征骑尚栖杨柳岸,归魂已到菊花庄。杖藜父老闻声喜,停织山妻设馔忙。生菜摘来犹带露,新醅得已闻香。堪怜稚女都齐膝,羞涩牵衣立母旁。”《掌教永平书院》云:“生徒散后庭阶静,知己逢来礼法疏。”《邗沟》云:“负郭人家堤下住,酒帘扬出树梢头。”

王菊庄,即王金英(生卒年不详),字澹人,自号菊庄居士。江宁人。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有《冷香山馆诗稿》。

杨柳店,无考。应是指在地名称“杨柳”之处的驿店。

杖藜,音zhàng lí,释义:1、谓拄着手杖行走。藜,野生植物,茎坚韧,可为杖。《庄子·让王》:“原宪华冠縰履,杖藜而应门。”宋·苏轼《鹧鸪天》词:“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2、藜杖;拐杖。宋·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宋·秦观《宁浦书事》诗之五:“身与杖藜为二,对月和影成三。”

山妻,音shān qī,本指隐士的妻子,后多用为自称其妻的谦词。晋·皇甫谧《高士传·陈仲子》:“楚相敦求,山妻了算,遂嫁云踪,锄丁自窜。”唐·高适《宋中遇林虑杨十七山人,因而有别》:“耕耘有山田,纺绩有山妻。人生苟如此,何必组与珪。”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一回:“牛王道:‘扇子在我山妻处收着哩。’”清·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之一:“戏与山妻谈故事,试吟断送老头皮。”

篘,音chōu,释义:1、一种竹制的滤酒的器具。元· 范康《竹叶舟》:自酿下黄花酒,亲提着这斑竹篘。2、指酒。宋·苏轼《溪堂读书》:“近日秋雨足,公余试新篘。”3、滤酒。宋·苏轼《江城子》:“今夜巫山真个好,花未落,酒新篘。”4、无底竹筐。用于将酱油与酱分离,便于抽取。

掌教,音zhǎng jiào,指主管教授。汉·徐干《中论·治学》:“故先王立教官,掌教国子,教以六德。”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练字》:“《周礼》保氏,掌教六书。”《新唐书·百官志二》:“淑仪、德仪……掌教九御四德。”明、清以“掌教”称府、县教官及书院主讲。明·汤显祖《牡丹亭·腐叹》:“杜太爷要请个先生教小姐,掌教老爷开了十数名去都不中,说要老成的。”

永平书院,疑似指永平府致胜书院。敬胜书院位于直隶省永平府,乾隆十二年(1747)永平府知府卢见曾创建于武学旧址,取董仲舒丹书“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之句。乾隆五十二年(1787)知府单煃、嘉庆十二年(1807)知府阮常生、同治十二年(1873)知府游智开均重修;光绪二十八年(1902)奉诏改称永平府校士馆,废止科举后改建为永平府中学堂。永平府,明清时期的一个府级行政区划,地域包括现唐山市大部地区、秦皇岛市大部地区和辽宁西南部地区,府治在今秦皇岛市卢龙县。永平府辖一州六县,即滦州、迁安县、抚宁县、昌黎县、乐亭县、临榆县、卢龙县。按:王金英与袁枚相熟,且是江宁人,而袁枚与卢见曾关系密切,或许卢见曾也与王金英相熟。卢见曾在担任永平府知府时创立了敬胜书院,且又担任两淮盐运使,介绍举人王金英到书院任教应该不是问题。这是笔者推测的,没有任何直接史料证据。一笑而已。

邗沟,音hán gōu,又名渠水、韩江、中渎水、山阳渎、淮扬运河、里运河,是联系长江和淮河的古运河。在今江苏境内,南起扬州以南的长江,北至淮安以北的淮河。

负郭,音fù guō,亦作“负廓”,意思是靠近城郭。本条诗话引“负郭人家堤下住,酒帘扬出树梢头。”真实描绘了江淮一带的特殊景象。由于水网密布,时有洪水泛滥,故在城郭、村庄、田地周围都筑有堤坝,形成一个特别的地貌“圩“(音wéi)。居民都在圩里居住、生活,而走在堤坝顶上的人一般看不到下面的情况,所以,卖酒的酒帘一定要挂的很高才行,于是有了“酒帘扬出树梢头”的奇景。

相关文章

  • 详注《随园诗话》(925)

    【原书卷八·三四】康熙戊戌探花傅玉?先生,名王露,年八十余,同在湖船,自诵《陪申尚衣游西湖绝句》云:“正是金牛纪瑞...

  • 详注《随园诗话》(927)

    【原书卷八·三七】或戏村学究云:“漆黑茅柴屋半间,猪窝牛圈浴锅连。牧童八九纵横坐,‘天地玄黄’喊一年。”末句趣极。...

  • 详注《随园诗话》(926)

    【原书卷八·三六】孙补山尚书,先以中翰从傅文忠公征缅甸。《见虏氛日恶口号一首付诸同事》云:“军容荼火盛,不戢便成灾...

  • 详注《随园诗话》(923)

    【原书卷八·三一】近日诗僧甚少,余游天台,得梅谷;到净慈寺,得佛裔;游九华,得亦苇;游粤东,得澄波、怀远、寄尘。亦...

  • 详注《随园诗话》(924)

    【原书卷八·三三】吾乡任武承太史,名应烈,出守怀庆。中年乞病,买鉴湖快阁以居,乃陆放翁旧地。作诗四首,和者如云。先...

  • 详注《随园诗话》(932)

    【原书卷八·四五】黄石牧先生以翰林中允,督学闽中,因公落职。吾乡徐文穆公,荐举博学鸿词,与余同试保和殿。先生年过七...

  • 详注《随园诗话》(934)

    【原书卷八·四九】余行路见远树,疑为塔尖。高翰起司马云:“平畴见喜塍成绣,远树看疑塔露尖。”每见门神相对,似怒似笑...

  • 详注《随园诗话》(931)

    【原书卷八·四三】儿童逃学,似非佳子弟。然唐相韦端己诗云:“曾为看花偷出郭,也因逃学暂登楼。”文潞公幼时,畏父督课...

  • 详注《随园诗话》(933)

    【原书卷八·四七】孝感程蔚亭先生,名光钜,甲辰翰林,出为杭州粮道。有《闺词》云:“东家姊妹与西邻,听说相招去踏春。...

  • 详注《随园诗话》(928)

    【原书卷八·三八】尹文端公妾张氏,封一品夫人,与内廷恩宴。大将军某与忠勇公在上前戏尹云:“张有贵相,十指皆箕斗,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详注《随园诗话》(1029)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zio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