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1.6:孝悌为本,学文为末

《论语》1.6:孝悌为本,学文为末

作者: 尘若渝 | 来源:发表于2024-01-21 08:30 被阅读0次

原文:“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钱穆先生在《论语新解》中指出,这一章是孔子教导弟子如何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首先,“入则孝”是指在家庭中要孝顺父母,“出则弟”则是指在家族或社会中要尊敬兄长。这两点是儒家伦理的基础,也是个人修养的起点。

接下来,“谨而信”强调了在日常生活中要言行谨慎、诚实守信。这是一个人在社会中立足的根本。

“泛爱众而亲仁”则进一步扩展了爱的范围,不仅要爱自己的家人,还要广泛地爱所有人,并特别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做可以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也有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

最后,“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在前面几点都做到的基础上,如果还有剩余的精力,就可以去学习文化知识。这里孔子把学习文化知识放在了相对次要的位置,说明他更注重的是弟子的道德修养。

《朱子语类》中也强调了这一点,朱熹认为孔子的教导体现了“德行为先,学问为后”的教育理念。在当今社会,这种理念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孔子的教诲不仅是对弟子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每个人的期望。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过于追求物质利益和知识技能,而忽视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然而,一个人的成功并不仅仅取决于他的知识和技能,更取决于他的道德品质和人格魅力。

因此,我们应该把“孝悌为本,学文为末”作为自己的人生指南。首先要注重道德修养,做到孝顺父母、尊敬兄长、言行谨慎、诚实守信、广泛爱人、亲近仁者。在此基础上,再去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提升。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德行、有学问、有人格魅力的人。

相关文章

  • 华杉讲透《论语》感悟2—孝悌即为仁之根本

    华杉讲透《论语》感悟2—孝悌即为仁之根本 今天继续读经典—华杉讲透《论语》,学习了学而篇中的孝悌是为仁之根本,原文...

  • 教和育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夫孝悌之道,为仁之本欤”。——《论语.学而》 这就是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教...

  • 共赢社•博古通今读书汇——《论本末》

    有子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为兵者,杀敌为本,苟活为末; 为将者,士卒为本,士官为末; 为帅者,致胜为本,...

  • 【论语导读】1.2 孝悌为仁之本

    【论语导读】1.2 孝悌为仁之本 在《论语》学而第一篇第二章,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

  • 《群书治要360》务本

    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百工者,以致用为本,以巧饰为末;商贾者,以通货为本,以鬻奇为末。三者孚本离末,则...

  • 《论语》读书笔记:孝悌,为仁之本

    有子是孔子的学生,他对“仁”作了一番解读。其中最关键的一句就是“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意思是说,君子专心做好基础...

  • 《论语•学而篇》|| 孝悌为仁之本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

  • 【道】 悟为本,修为末

    记得儿时唱国际歌的时候,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满腔的热血已 经沸腾,要为真理而斗争。”那时候,虽然感觉到“真理”二字很...

  • 君子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论语》读书笔记 1.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

  • 2022论语分享第189篇:人还需追求更美好的东西

    【论语原文】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6) 【释义】 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1.6:孝悌为本,学文为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xd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