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的翅膀与鹰的翅膀,差别不在大和小。只有鹰的翅膀,才能站在风的肩膀上。
再次翻看之前看过的一本关于如何写出好文章的书,发现写文章,花多少功夫都不为过,应该是精益求精加历久弥新。
今天我学习的主题是“宁为刚健不痴肥”,写文章、写好文章,落笔之前,心里得先装下一个“简”字。
文贵简,不喜奢。
如何理解这个“简”字呢?
一是简短,不仅是文章的篇幅要短,而且句要短,词要短,要修炼自己锤字炼句的功夫。
二是简洁,杜绝空话、废话、套话。
三是简明,力求言浅而思深、意微而词显,文章意贵透彻、语意洒脱,不可拖泥带水。
四是简朴,要多讲事实,少讲道理。
在写法上也有两点:
首先是段落的化繁为简。段落分段,除了视觉上让人觉得简洁、清爽外,还可以契合读者快速阅读的心理,可以增强阅读者对文章的亲和感。但是长段好藏拙,段落一短,有些臃肿冗长的毛病就自然暴露出来。
其次是善用短句,长句中一定要有短句,要做到长短错落。文字简洁,句式简短,文章就有了跳跃感,文笔才能流动起来。
“莫将画竹论难易,刚道繁难简更难。君看萧萧只数叶,满堂风雨不胜寒。”明人李东阳这首题竹诗,形象地道出了求简之难。
难归难,却非不可为。“安得奇峰做笔挥,宁为刚健不痴肥"。要想写出好文章,不仅要敏于思考,更要勤于实践,持之以恒。
最后,分享两个写作技巧:
第一,方言在作品中的双向作用。适当运用方言,一是可以强化语言表现力,为文章增色;二是方言寓意丰富,现象生动,普通话往往无法表达到位。
著名作家陈忠实对写文章如何用方言,有精辟见解。他说,写作时“表述语言中掺进方言,有如混凝十里添加石子,会强化语言的硬度和韧性。”但他紧接着又说,“从字面上让外地读者猜不出七成意思的方言,坚决舍弃不用,用了反倒成了阅读障碍。”
所以说,方言在作品中的作用是双向的,处理得当可以为作品“添彩",处理不当则有可能给读者“添堵”。
第二,品读蕴含在数字里的意义。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一定质量表现为一定数量,一定的数量又反过来表现一定的质量。写评论常常要用数据说话,因为说理的重要方法之一就是算账,它通过对事物数量的分析、描述、推导、计算,揭示其本质、规律及意义。这个时候理所应当要用到数据,用得好,文章会生出一种不容置疑的说服力,可用得太多了,不免让人感到枯燥,须得仔细斟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