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唐诗鉴赏《赠孟浩然》

唐诗鉴赏《赠孟浩然》

作者: 蕙宁长公主 | 来源:发表于2023-03-18 09:24 被阅读0次

赠孟浩然

李白〔唐代〕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作者】

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人称“诗仙”。

【译文】

我是如此的敬重和喜爱孟先生的潇洒和庄重,他的为人高尚,品格风流倜傥,早已经是天下闻名了。

孟先生在少年的时候,就选择了放弃了当官,离开了仕途,他的一生如闲云野鹤般潇洒,所以当他年老的时候,仍然在山间云中逍遥自在地生活着。

在皎洁的月光下,他常常把酒临风,在美酒的芬芳下而沉醉,他不愿意去侍奉君王,而选择了沉醉于自然的美景当中。

他仿佛象高山一样的品格,我怎么能够仰望得着他?因此,只有在这里,向他高雅脱俗的品格致敬了!

【创作背景】

本诗是李白到襄阳游历时,拜访孟浩然后所写,表现了李白的内心是极其推崇孟浩然的。

李白潇洒自如的诗人性格,孟浩然超然尘世的隐士风范,使他们成为了知己好友,他们之间的友谊,也是千古以来流传至今的佳话,这首诗也是他们之间友谊的写照。

【赏析】

首联“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直接点题,抒发了诗人心中对孟浩然的钦慕之情。诗中的一个“爱”字为本诗奠定了基调。因为孟浩然年长于李白,他生性潇洒才华横溢,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令李白非常的仰慕,所以以“夫子”来尊称。

颔联“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描绘了孟浩然的生平,“红颜”对“白首”,说明了孟浩然人生的时光旅程,而“轩冕”对“松云”,象征着仕途和归隐、人生富贵与淡泊名利。再现了孟浩然放弃仕途而选择归隐,“轩冕”指的是车马上的伞盖,而“松云”指山中流云。从中可以看出孟浩然淡泊名利的品德。

颈联“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这一联继续刻画孟浩然的形象,这一联描写他的隐居生活:皎洁的月光下,把酒临风,醉卧花丛中,再现了孟浩然高雅脱俗的隐士风格。

尾联“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诗人直接采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在读者面前,充分展现了孟浩然甘于淡泊名利,不计得失的高尚情操。

在李白眼中,孟浩然是他高高仰望的山峰,这座山峰实在是太高了,从而让诗人有了“安可仰“的由衷感叹,因此,他只能是向孟浩然高洁的品格致敬拜揖了。这一联中,李白用“高山”来比喻孟浩然了,生动地体现了孟浩然的形象,使人感到一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本诗语言自然朴实,情感真挚动人,诗人通过描绘孟浩然不慕富贵荣华,甘于淡泊名利的高尚情操,表达了自己无限的敬仰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了自己对归逸山林的向往。诗人用行云流水、舒展自如的语言,展现了他直率坦诚的个性,令人感到十分的真实。

相关文章

  • 读唐诗《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李...

  • 唐诗之《赠孟浩然》

    作者: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 山水田园熏人醉—唐诗共读5月打卡第11日,共度小结

    山水田园熏人醉 文/笑春风 《唐诗鉴赏》第五单元编排了一组山水田园诗歌,王维四首,孟浩然两首。但在分类唐诗中,却罗...

  • 20170303

    古诗:赠孟浩然

  • 读《唐诗三百首》(123)

    《唐诗三百首》第123首,李白的“赠孟浩然”。 【原文】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

  • 「唐诗三百首」赠孟浩然

    赠孟浩然 唐代:李白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

  • 读唐诗 学写诗 《赠孟浩然》赏析

    赠孟浩然 李白(唐)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

  • 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 · 孟浩然 ...

  • (332)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

    浩瀚诗海中的一个过客 ——读《唐诗鉴赏辞典》有感 因为疫情的原因,我也借此机会开启了对《唐诗鉴赏辞典》阅读。这套鉴...

  • 赠孟浩然

    2017年2月12日10点(元宵节之后一天) 吾爱BK子,可爱网上闻。 掩卷明意理,落笔涂浪奔。 奆X谦称小,宅心...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唐诗鉴赏《赠孟浩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tybc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