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孟浩然
李白(唐)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注释:
孟夫子:指孟浩然。夫子,一般的尊称。
风流:古人以风流赞美文人,主要是指有文采,善词章,风度潇洒,不钻营苟且等。王士源《孟浩然集序》称赞孟浩然“骨貌淑清,风神散朗,救患释纷,以立义表。灌蔬艺竹,以全高尚。”
轩冕xuān miǎn:古时卿大夫的车子和服饰。也指官位爵禄以及显贵的人。这里指官位爵禄。
白首:白头,指老年。
醉月句:月下醉饮。
中圣:“中圣人”的简称,即醉酒的隐语。曹魏时徐邈喜欢喝酒,称酒清者为圣人,酒浊者为贤人。中:读去声,动词,“中暑”、“中毒”之“中”,此为饮清酒而醉,故曰中圣。
迷花:迷恋花草,此指陶醉于自然美景。
事君:侍奉皇帝。
高山:言孟品格高尚,令人敬仰。
译文:
我喜爱孟夫子,他风流倜傥闻名天下。
少年时屏弃当官不走仕途,年老时隐逸山间云中逍遥自在。
明月夜常常把酒临风而醉,他不事君王沉醉于自然美景。
高尚的品格怎么能仰望他?只有在此向您清芬的人品致敬。
赏析:
此诗大致写于寓居湖北安陆时期(727──736),诗人与孟浩然交谊深厚。
首联:“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诗人直抒胸臆,“爱”字表达了对孟浩然的敬佩及热爱之情,并引领全诗。如此热烈地表达爱慕之情,恐也只有诗仙一人了,体现了李白率真的个性。次句以“风流”二字高度赞美了孟浩然的风度潇洒,文采斐然。
颔联:“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红颜”与“白首”形成鲜明的对比,寥寥数字已概括孟浩然的一生,年少时不爱官位爵禄,白首时归隐山林只愿做心灵的主人。一“弃”一“卧”间,赞美了孟夫子高洁的情操。语言精炼传神。
颈联:“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中圣”为用典,“频”指多次,经常在月夜,把酒临风,沉醉于月色,不觉间就醉了。迷恋花草,流连忘返,不愿侍奉君王,此联承“白首卧松云”,具体写孟夫子日常生活,体现了孟浩然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中圣”为用曹魏时期徐邈的典故,与“事君”形成鲜明对比,此联对仗工整,“醉月”对“迷花”,“频”对“不”,“中圣”对“事君”,将典故自然融入诗中,贴切而不着痕迹,足见诗人炼字之工。
尾联:“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前一句用典,典出《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 ,景行行止。”诗人加一“安”字,高度赞扬了孟浩然的品格高尚,令人敬仰。只好在此向孟浩然高洁芬芳的品格拜揖。
此诗以“爱”为主线,时间上从孟浩然“红颜”写到“白首”,再加之日常生活的“醉月”、“迷花”,诗人的情感也从爱到敬仰,诗人以朴实的语言,精炼的文字,表达了对“风流天下闻”的孟夫子的敬佩之情。
参考网站:古诗文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