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素老师的语文教育叙事
生活是美的听了两节课,一节是蒋老师的初三习题课,讲评了契诃夫的小说《在故乡》,一节是初二张老师的《昆明的雨》,意识到了一个问题,即使是公开课,也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在这节课中的所得。
要有所得,首先要让他们真正参与课堂,两节课中,第一节课是浅层的问题学生似乎都在回答,难度稍微大一点的问题,由于教师将其分散成了很多零散的小问题,学生还是在浅层次上去回答,而且由于个别同学过于积极,导致其他同学还没开始思考,他已经开始抢答了。如何改变这样的现状?初三的习题讲评比较多,我个人认为还是要让学生从发现问题入手,发现了问题他们才有解决问题的需求,这时候教师再搭脚手架,采用课堂内外的勾连,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另外就是要跳脱固有题目的限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出题的点,自己再去做参考答案,建立起他们的答题规范。
初二的《昆明的雨》,我觉得做得比较好的是拓展阅读这一块,让学生对汪曾祺的经历了解得更全面,能更好地理解他的情感。课堂的总体推进层次也是清晰的,但同样存在学生所得不均衡的问题,组织讨论时,很多学生没有真正参与讨论,这是因为讨论要完成的任务并不是非他不可。另外,口头的表述鉴赏,更多地锻炼了个别同学的表述能力,其他同学能落实在笔头的东西很少,学完一篇课文,学生会有一种好像学了又好像没学的感觉。不如抓住一条主线,比如语言的角度,在感受汪曾祺平淡而深厚的语言表达的魅力中,引出他的情感,像一条小溪流过,旁边的小草都会得到滋润。
当然,现在精彩的公开课实在太多,优缺点也各有各的看法,但语文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文字本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