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的日子被院子里的那棵遮天蔽日的老槐树影着,整日是阴郁的。
只有我们小p孩,或许好一些。
我说或许,是因为我本人当时就几乎没有阳光。仿佛我总是给奶奶找麻烦,惹得她总是和左邻右舍吵架,然后呢,便是牵了我的手,去十几里路外的烈士陵园,我爷爷去世后埋在那里,后来尸骨火化了仍然寄放到那里。
奶奶牵着我,来到爷爷的坟前,呆坐片刻,突然像开了闸的洪水,号啕大哭。
我很害怕!
或者,奶奶牵了我的手,去花上珍贵的几毛钱,坐上南去的绿皮车,一站,下了火车,出站西行,十几里路,到一个微山湖边上叫种口的村子,那是奶奶的娘家。
在村外,种家老林里,奶奶找到她父母的坟头,坐下,十分累乏的样子,呆着片刻,然后就是洪水奔泄一般的号啕大哭。
我很害怕!
我的童年,就是伴随着奶奶的叫我害怕的哭声长大的。这,成为了我生命中的重要的基因!
以前我说过的,那个四合院是清朝高翰林家的一门亲戚家的,后面就是他们家的后花园。这是高翰林的嫡孙炯浩先生亲口告诉我的。那时,炯浩先生已经不再是盲流份子,而成为了西部诗人三剑客之一的名士了。
所以说,时势造英雄,或许真的有道理。
我们住在别人家的院子里,委屈的生活着。成长了一代人。
我与他(她)们都没有什么联系。
后来,我的一个表弟过来到一个权势单位争取合同,带了两个美女,其中一个,竟然是当时的西邻两姐妹中的姐姐。
彼时,她应该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因为我已经四十多岁了,而她,要大我一点点。
此后,我和那四合院里的孩子,任何人,都再也没有过交集。
但是,四合院的阴霾,却是挥之不去的,在生命的过程中。比如,此刻的回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