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说古代抄袭

作者: 舜真如心 | 来源:发表于2023-11-29 12:08 被阅读0次

最近孩子爸沉迷于书法,特别热衷王勃的《滕王阁序》,写了一遍又一遍。

千古第一骈文的美称不是盖的,王勃的才华让多少人汗颜。不说那“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名句,就连全文最后结束的诗,“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也成为许多名家争先恐后模仿的存在。

说是模仿,是不是还有点轻了,其实应该算抄袭。但古代没有知识产权这一说,所以抄袭之风盛行。就连诗仙李白也未能避嫌。

“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李白《送别》这首诗中,七个字就有五个字和王勃一样,这样的查重率是下不去的。

到了宋代,王勃的这句诗,有的直接被原文照抄, 身为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他的《南乡子·自古帝王州》中就有“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而没有那么有名的陈允平,他的《钱塘旅舍》中,去头掐尾就留下了“目送千帆远,长江空自流。”呵呵,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的。

古代的人估计没有料到,现代大数据时代,想查以前留下的墨宝,还是轻而易举的。谁谁谁有没有弄虚作假,不是光凭一张嘴,改个名字就可以的。当然,那些大文豪们,例如杜甫,苏轼,有不少作品就是信手拈来,化腐朽为神奇,说白了,也存在很大的抄袭嫌疑。

如果仅仅只是抄袭一下诗歌,在原作者不了解的情况下,可能就蒙骗过去了。也试过有抄袭者直接将作品送到原作者面前,然后还要大放阙词。好在原作者不做追究,不然就得打官司了。

最有名的抄袭者应该数宋之问,一表人才的宋之问为了讨女皇陛下欢心,侵占外甥刘希夷的《代悲白头翁》,活生生将其杀死。那句“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估计就是这件惨案的导火索。

古代的著作权没有保障,就连现代,也常常存在抄袭现象。有人大胆承认了,那是昆汀,有许多人含糊其辞,那是某身高显著的80后作家和某编剧。作为喜欢文字的人,当然希望自己的文字得到尊重,拥有保障。知识产权的道路上,任重而道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戏说古代抄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cf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