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历史的真相

历史的真相

作者: zhouheer | 来源:发表于2021-02-25 21:47 被阅读0次

近来翻阅资治通鉴,读到下面一段的记述,颇有所悟,乃着笔述之。

汉孝昭皇帝 元凤三年(癸卯 公元前78年)

正文

春,正月,泰山有大石自起 立;上林有柳树枯僵自起生;有虫食其叶成文,曰“公孙病已立”。〔《〖胡三省注〗此为宣帝兴于民间之符。〕符节令鲁国眭弘上书,〔《〖胡三省注〗班表:符节令属少府,秩六百石。《续汉志》曰:为符节台率,主符节事。汉改秦薛郡为鲁国,属豫州;唐兖州地。师古曰:眭,息随翻。今河、朔犹有此姓。〕言:“大石自立,僵柳复起,当有匹庶为天子者。枯树复生,故废之家公孙氏当复兴乎?汉家承尧之后,〔《〖胡三省注〗班赞曰:春秋晋史蔡墨有言:“陶唐既衰,其后有刘累,学扰龙,事孔甲,范氏其后也。”而范宣子亦曰:“祖自虞以上为陶唐氏,在夏为御龙氏,在商为豕韦氏,在周为唐杜氏,晋主夏盟为范氏。”范氏为晋士师,鲁文公世奔秦,后归于晋;其处者为刘氏。刘向云:战国时刘氏自秦获于魏;秦灭魏,迁大梁,都于丰。故周市说雍齿曰:“丰,故梁徙也。”是以颂高祖云:“汉帝本系,出自唐帝;降及于周,在秦作刘;涉魏而东,遂为丰公。”丰公盖太上皇父。及高祖即位,置祠祀官,则有秦、晋、梁、荆之巫,世祠天地,缀之以祀,岂不信哉!由是言之,汉承尧运,协于火德,得天统矣。〕有传国之运,当求贤人禅帝位,退自封百里,以顺天命。”弘坐设妖言惑众伏诛。

译文

春季,正月,泰山上有一块大石自己立了起来;上林苑中有一棵枯死倒地的柳树自己立起复活,又有虫子在其树叶上啃咬出“公孙病已立”的字样。担任符节令的鲁国人眭弘,上书说:“大石自己站立,枯倒柳树复起,当有一位平民百姓成为天子。枯树复活,是不是预示着以前被废黜的公孙氏家族应当复兴呢?汉天子为帝尧的后代,有将国家传给别人的命运,应当访求贤明的人,将帝位禅让给他,自己退下,做一个拥有一百里封地的列侯,以顺应天命。”眭弘以制造妖言、蛊惑人心的罪名被处死。

--------------------------------------------------------------------------------------------------------------------------------------

表面上看是记述了一段汉宣帝年间的轶事,然而细细琢磨,总觉得颇有诡异,因为这像是一篇无关紧要的很荒唐的新闻,以前的我一定会当成个故事一笑而过,现在痴长了几岁,遇事终于会多了一些思考:惜字如金的司马光为什么会如此不吝笔墨记述呢?再者,司马光撰写完成资治通鉴是在公元1084年, 距离此事发生,已经1000多年了,这么长时间过去,事件的详细经过还能描述的这么清楚, 说明这件事在当时很轰动,朝野皆知,并且流传后世。 所以这件事绝对不像表面上看起来这么简单,首先这个鲁国眭弘在当时算不小的干部了,而且俸禄是六百石,能做到这样的高官,绝对不是傻子,而由大石自起立,枯柳自起生而联想到匹夫当为天子。我只能说真是全凭一张嘴,是不折不扣的扯淡,其次,在他提出那套fandong言论之前不会想不到后果,身为国家高级公务员,这是赤裸裸的否定dang ju的统治,是挑衅和造反的节奏哈,灭族都是轻的。 既然如此,为什么他还要这样做呢?事出反常必有妖,人都是会趋利避害的,看似不符合逻辑的异常行为背后都有其复杂的利益诉求。在查阅了前后的历史之后,我终于懂了,眭弘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之后汉宣帝刘询起于民间而造势!汉武帝晚年因为巫蛊之祸而逼反了太子刘据,之后刘据自杀,汉武帝死前传位于刘弗陵(汉武帝和钩弋夫人的孩子), 也就是事件发生之时在位的汉昭帝。 刘据死后,他的孙子刘询(也就是后来的汉宣帝)流落民间,成为平头百姓。在汉昭帝早逝之后(无子嗣), 被当政的以霍光为首的一票大臣选中,继承帝业,成为后来的中兴之主 汉宣帝。此为这件事的前后背景。那么回到这件事来看,首先大石自起立,枯柳自起生 的奇异的自然现象应该确实是发生了,只是被有心人抓住,做了文章,古代的平民受教育水平低,并且迷信。这样一个奇异自然现象再配上如此劲爆的言论,具备了话题性,传播性的一切要素。并且在始作俑者眭弘被处死之时达到顶峰。而这无疑给未来汉宣帝上位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大家都有了心理准备。那么有人会问了,既然是为了之后的汉宣帝,为什么眭弘却说汉朝应该禅让帝位?这好像是要否定帝制,要搞共和呢?好像和汉宣帝没啥关系?这也恰恰是其高明之处,很好的隐藏了真实意图,又含糊的暗示(故废之家公孙氏当复兴乎)。如果汉宣帝后来争夺帝位之时,大家一定会“”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更加相信之前眭弘的说法。所以看似荒唐的事件背后是一个复杂利益计算的结果。

讲了这么多,可能有人会说,你这是阴谋论,全凭一张嘴,都是你的意淫,资治通鉴并没有明确的记载。是的,这都是我自己推敲出来的, 那些确凿无疑的史实,那些界限分明的黑白,史学家必然会白纸黑字的述之无疑,然而更多的黑白之间,更多已经无法确认的真相,也在史学家甄别之后,或以春秋笔法,或以平淡无奇的文字 记录下来,静静躺在那里,等待我们的发现。。。。。。

相关文章

  • 历史没有真相

    历史没有真相

  • 历史的真相

    历史, 是一个民族的影象; 是许多人在苦苦追寻的 祖先艰辛的足迹—— 风霜和阳光。 真相, 不是那个 任人精心打扮...

  • 历史的真相

    唐太宗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丘吉尔说:“能看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多远的未来。” 01 受读者之托,写点有关学...

  • 历史的真相

    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明得失。无论历史看上去离我们有多么遥远,历史上的人与我们头顶的是同一片天空,脚踏的是同一片土...

  • 历史的真相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历史的真相经常掩埋在故纸堆里,掩埋在那些史书执笔者的判断中,历史并非全部的真相,有时候也会...

  • 历史的真相

    我们在读历史著作时,经常会问,书中记载的内容,是历史的真相吗? 这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很多历史的真相由于各种原因,...

  • 历史的真相

    司马迁的《史记》里充满了大量的对话,和一些细节描写,人物表现的栩栩如生。我有时就会想:“司马迁是怎么知道他们谈了什...

  • 历史的真相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那段历史我特别好奇,特别喜欢看那部分的历史文献,前几天买书的时候顺便买了本《东周列国志》,不过跟...

  • 历史的真相

    近来翻阅资治通鉴,读到下面一段的记述,颇有所悟,乃着笔述之。 汉孝昭皇帝元凤三年(癸卯公元前78年) 正文 春,正...

  • 历史的真相

    最近读一本书《历史深处的民国》,知道了许多和教科书和影视作品中描述的不一样的历史细节。 以前一直以为袁世凯就是彻头...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的真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cpf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