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真相

作者: bd33eb86e1f9 | 来源:发表于2017-09-30 11:31 被阅读184次


    唐太宗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丘吉尔说:“能看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多远的未来。”

    01

    受读者之托,写点有关学习历史的文章,尤其是对于读书阶段的年轻人,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如何有兴趣地学习历史?这确实是个问题。

    唐太宗曰:“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丘吉尔说:“能看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多远的未来。

    ”历史就像一面镜子,能真实地反映出过往的成功与失败。小而言之,是个人的成败得失;大而言之,是国家的兴亡更替。

    丘吉尔说的更有哲理,历史决定未来,对历史认识的肤浅,其未来也不会走得太远!

    在某种程度上讲,对待历史的态度,也是对待未来的态度。我认为,历史应该分为两部分,即朝代史和文化史。

    一如滚滚洪流之演进历程,一如生生不息之文明根脉,知其厚重,知其传统,这才是真正的历史观。

    先说朝代史,最著名的还是司马迁的《史记》和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一部纪传体,一部编年体,代表了中华史学最高成就。

    要想真正了解中华历史,最值得读的还是两司马的史书,不论从史学价值,还是文学价值上,都备受推崇。

    《资治通鉴》按照时间顺序,详细地记载了所发生的历史事件,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虽然琐碎,但不拖沓,真实地还原了历史真相,尤其长于人物刻画,可谓传神。难能可贵的是司马光的评价,虽然很少,但非常精彩,一看到“臣光曰”就有眼前一亮的感觉。

    司马光就像一位忠实的“聆听者”亦或是“旁观者”,冷静而睿智,诚实而幽远。在此,和大家分享一段“臣光曰”,领略一下司马光独到而精辟之真知灼见。

    《资治通鉴》记载的真实故事

    02

    在唐开元十四年,渤海靺鞨王武艺准备攻打黑水靺鞨,其弟门艺力谏,武艺不从,欲杀门艺。门艺投奔唐朝,唐玄宗任命他为左骁卫将军。

    武艺派使节上表,列数门艺罪状,请唐玄宗杀了门艺。唐玄宗耍了个滑头,秘密派门艺到安西去,谎称已将门艺流放岭南。

    武艺知道真相后,上表说:“大国理当示人以信用,怎么能做这种欺诈骗人的事情”,坚持请求唐玄宗杀了门艺。

    唐太宗认为是鸿胪少卿泄露了秘密,降职左迁,又派门艺暂时去岭南,以便敷衍武艺。

    司马光的评价

    臣光曰:“王者所以服四夷,威信而已。门艺以忠获罪,自归天子;天子当察其枉直,赏门艺而罚武艺,为政之体也。

    纵不能讨,犹当正以门艺之无罪告之。今明皇威不能服武艺,恩不能庇门艺,顾效小人为欺诳之语以取困于国,乃罪鸿胪之漏泄,不亦可羞哉!”


    王者所以服四夷,威信而已!

    03

    在唐玄宗波澜壮阔的一生中,这件事显得微不足道,但就是这样一件小事,所反映出的是其胸襟和素养。

    “王者所以服四夷,威信而已”,让人信服的是威望和诚信,在这点上唐太宗是典范。

    “贞观之治”并不是靠武力征伐所取得的,是靠唐太宗之威名和诚信而“威服四方”,那种“四夷臣服、海内咸平”的盛世气象亘古未有!

    与之相比,所谓的“开元之治”相去甚远,大唐气象已风光不再。“威不能服武艺,恩不能庇门艺”受到小国的一番奚落,大国颜面扫地,“不亦可羞哉”司马光评价可谓中肯。

    宰相、诗人——张九龄

    04

    在《资治通鉴 唐纪》中,还有一个重要的人物不得不提,那就是开元时期著名宰相张九龄,而我们平常所了解的是著名诗人张九龄。

    张九龄的诗确实不错,脍炙人口的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意境绝佳千古传唱。但张九龄真正对历史有贡献的不是他的诗,而是他正直的品格和为政的作风,他在识人方面可谓远见卓识。

    《资治通鉴》记载:张九龄,开元中为中书令,范阳节度使张守珪奏裨将安禄山频失利,送就戮于京师。

    九龄批曰:“穰苴出军,必诛庄贾;孙武行令,亦斩宫嫔。守珪军令若行,禄山不宜免死。”

    及到中书,九龄与语,久之,因奏曰:“禄山狼子野心,而有逆相,臣请因罪戮之,冀绝后患。”

    玄宗曰:“卿勿以王夷甫识石勒之意,误害忠良。”竟赦之。


    如果唐玄宗听了张九龄的谏言,就不会有其后的“安史之乱”,唐朝享国会更长些,历史也会因此而改变。

    如果换了唐太宗,一定会听从良臣的建议,一定不会让安禄山这样的败军之将逃脱惩罚。张九龄识人之准,确实令人惊叹,不知后世帝王看到这段历史时有何感想。

    这就是历史,告诉人们成败得失的教训,可历代帝王往往是当局者迷,能真正汲取历史教训的毕竟少数。

    唐明皇李隆基的庙号“玄宗”也能说明问题,半生英明,半生昏聩,“安史之乱”使大唐基业几乎毁于一旦,“玄”通俗地讲可能有“很玄乎”的意思吧!

    张九龄对李林甫也看得很准,《资治通鉴》记载:初,上欲以李林甫为相,问中书令张九龄,九龄对曰:“宰相系国家安危,陛下相林甫,臣恐异日为社庙之忧。”上不从。

    其后的历史证明,李林甫这个“口有蜜,腹有剑”的奸诈佞臣,阻断言路欺上瞒下,加速了大唐帝国大厦的倾覆。

    戏说历史非常有害

    05

    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再谈论文化史的演变历程,下次专门写一篇此类文章。

    当今时代,我们对历史的认识非常不够,尤其是年轻一代,大多从历史剧、演义小说,甚至是穿越小说中获取历史知识。

    历史老师袁腾飞戏称《甄嬛传》为“无影传”,除了朝代是真实的,其余几乎全为杜撰。

    这种“戏说”历史的态度是不严肃的,也是非常有害的,如此下去国人对历史的认知越来越肤浅。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缺失了对历史的了解,也就逐渐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根脉。列宁曾经说过:“忘记过去,就等于背叛。”

    不知中华历史,就不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辉煌的历史是我们的荣耀,耻辱的历史让我们刻骨铭心。

    理性看待我们的历史,知史明鉴,开拓前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的真相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xyg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