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丛蕙草水之涯,绿叶阴深半欲遮。
最是清风披拂处,一茎嫩玉九枝花。
“扬州八怪”之一的郑燮(字板桥)最喜画兰,且把草书的书法精神也融入画中,颇有风骨,时人评价他的兰花“六分半书”,“板桥作字如写兰,波磔奇古形翩翩;板桥作兰如写字,秀叶疏花见姿致”。
身为兰痴,他种兰画兰并写了七八十首兰的诗。
“峭壁一千尺,兰花在空碧。
下有采樵人,伸手折不得。”
又
“兰草本是山中草,还向山中种此花。
尘世纷纷植盆盎,不如留与伴烟霞”
折枝兰
“多画春风不值钱,一只青玉半枝妍。
山中旭日林中鸟,衔出相思二月花。”
最脍炙人口是:
“深山绝壁见幽兰,竹影萧萧几片寒。
一顶乌纱早须脱,好来高枕臥其间”
抒发了郑板桥不愿在官场与媚俗同流合污,宁可弃官归隐山林,与兰竹相伴。其高洁的性情让人如沁幽香。
又一首
“素心兰与赤心兰,总把芳心与客看。
岂是春风能酿得,曾经霜雪十分寒。”
郑板桥画兰总与石竹搭配一起画,自称“四时不谢之兰,百节长青之竹,万古不败之石,千秋不变之人”

这是今天刚刚临摹完的一副墨兰,感觉有点进步了。还需要多练习,手底下还是有生涩的线条,墨色有时也掌握不够稳定,加油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