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同学

作者: 小酿不喜欢深蓝 | 来源:发表于2020-02-24 21:05 被阅读0次

1.

“喂,你好...?”

“诶您好,您找哪位?”电话另一边是很干净的男声,短短一句里咬字和语调都透着一股地道的北京腔。

“嗯...我喜欢吃水煮肉片。”

对方顿了一下,笑了笑接道:“我喜欢吃葱爆羊肉,你好啊,徐同学。”

“你好,李同学。”

认识李同学的时候我还差两个月满十八周岁,李同学四舍五入一下三十岁。

李同学很好看,身形单薄却没有瘦弱之感,五官棱角分明,略有沧桑却不失儒雅秀气。

李同学挺有钱,帝都三环以内一套房,五环外六环内还有一套,跟某位前女友在一起的时候半年花在那女孩身上六十万。

李同学特有才,电影阅片量两千部以上,社交软件主页尽是影评书评,喝多的时候会跟朋友大谈特谈西方哲学史。

对于这位大叔而言,这幅长相与生俱来,这点资产不算什么,这些才华也不过一句“个人爱好而已”即可带过。有些有趣的人总是优秀而不自知,而这种“没什么”的态度却并不是所谓的谦虚或是矜持,更多的是一种优越感,而且比常人更加强烈。

跟这种人相处的时候,我常常不知道要如何表达自己对他的崇拜——如果我仅仅因为那些“没什么”的小事儿就对他倾心,恐怕在他眼里我立刻就成了一个没有见识的人。

所以我想,我应该避开他熟悉的领域和他擅长的话题。

但事实证明我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李同学压根就没有谈及他的爱好相关,就像这没什么好聊的一样——这让我更加确信我的,有关他优越感的想法是对的。

让我有些意外的是李同学的话题总是与我相关。

“这位徐同学,我本来想夸你漂亮,但想了想觉得还是清秀这个词更适合你。”

“嘴角有颗痣的徐同学你好,我是相同地方也有一颗痣的李同学。”

“请问徐同学想要玩一局真心话吗?”

“晚上好徐同学,已经到了晚饭时间,请你好好吃饭并且拍照片发给我。”

“小徐同学,你知道其实有关你的病,看书或者练字会很好的帮你稳定情绪吗?”

“小丫头,等你来北京了我第一件事就是带你去书店买一本海明威的《丧钟为谁而鸣》,然后再带你去挑个你喜欢的砚台。”

“这是我号码,难受了随时打给我,接线暗号是你说‘我喜欢吃水煮肉片’,然后我说‘我喜欢吃葱爆羊肉’。 ”

“丫头,随时联系,注意安全,好好休息,按时吃饭。”

李同学知道我是那种喜欢听大叔笑话的女孩,知道我会喜欢他,而我知道他会这么想,也知道自己确实喜欢他。

2.

李同学好酒,这是我知道的为数不多的他的爱好之一。

或许是工作性质和人际相处模式双重因素所致,他几乎每晚都要喝酒到凌晨,宿醉到第二天中午才起。

如此恶劣的作息习惯——跟当时的我一模一样。

精神问题导致的顽固性失眠似乎已经被我兼容,我拒绝使用镇定、催眠类药物,那些个跟某些毒品只差半个分子式的玩意儿常常让我变得迟钝。

毫不客气地讲,我一直都觉得早睡的人们是不幸的,他们永远不知道深夜的冰镇啤酒配凉烟能开启什么人间梦境。

作为李同学一定意义上的同类,我有幸接到过几次他喝醉后发来的视频通话,并且听了几场酒仙儿李老师的西方哲学史深夜讲座。

似乎已经忘记了镜头存在的李老师叼着雪茄,对着一众死党和屏幕对面的我,讲的那叫一个热烈澎湃,慷慨激昂。

然后他突然挂了视频,接着又拨了个语音过来。

“怎么啦?”

我试探性地问道,电话那头安静了几秒,然后突然冒出一句老北京炸酱面味儿的

“Don't worry ! I , I , I'm okay !”

我被他逗得发笑,明明应该是有点丢脸的醉状在我当时理解完全就是可爱。

“徐同学,”

上一秒还在飚英语的醉酒大叔这一秒突然很正经的叫我,让我莫名紧张了起来。

“嗯?我在,怎么啦?”

“我大你八岁,”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停顿了几秒继续说道:

“你大学毕业那年,我而立。”

“徐同学,我喜欢你。”

我习惯了听李同学讲大叔笑话,那些高情商的关心和问候,总是基于年龄差距而产生出更加强烈的暧昧气息,同时掺着一些宛如对小动物一般的怜爱,总能给我一种虚幻的安全感。

相比之下这次的笑话过于认真了些。

事实上包括我在内的一些人很奇怪,总是太容易陷入喜欢,而一旦这种肤浅却真实的喜欢经过日积月累终于变得有了重量,我们这种人,就开始变得胆怯,压抑自己的感情,生怕一不小心就覆水难收。

所谓情不敢至深,恐大梦一场。

我知道我遇到麻烦了。麻烦就麻烦在,我本来可以及时把自己从这段喜欢里拉出来,可李同学的表白就像一床柔软细腻的被子,覆在我疲倦的身体上。

我过得好辛苦,我好难熬,我需要他。

所以大概从他说喜欢那一刻起我们就开始恋爱了,可我们的关系本身,却不是基于喜欢。

我为自己总是过于较真而感到难过。这种感觉就好比是好色之人长了一双透视眼,饱览美人的聘婷婀娜,同时也偏偏甩不掉眼里那皮囊之下的白骨。

人生快乐小秘诀:不要推敲人际关系的本质。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想事太多,那段时间我发作的很厉害,颓废至极。巧的是李同学似乎也遇到什么糟心事儿了,我们俩从一开始的随时联系,变成中午互问早安,晚点时候我经常能收到他的消息,告诉我一声他去喝酒了叫我早些休息。

直到半个月后我坐上回北京的火车,那时候我俩已经几乎不说话了。

我望着窗外匆匆掠过的风景正出神,列车行驶过一片村庄,挨着路边儿上有一座房子起了大火,连着房边儿的小树一块烧的火光滔天,却没见一个救火的人。 车上的人都纷纷趴在窗边看热闹,没人报警,我也一样。

我拿起手机给李同学发了一条消息告诉他我们就快能见面了,十几分钟后他回复:

“路上注意安全。”

3.

如果有人问我一场约会里,有什么事是比被人放鸽子更令人苦恼的,那我一定会说:是等待一只鸽子。

我在十点过九分的时候成功挤进四号线的人群中,约好的时间是十二点半,一切都在我的计划中。

我侧身挤进车厢中间,周围人几乎都在摆弄手机,我于是也低头随便划拉几下。微信、QQ,没人说话,我关上手机,突然有种莫名的心虚。过一会我又打开屏幕,社交软件还是一片安静。

我反复查看消息列表,反复刷着朋友圈和QQ空间,我感到自己陷入到一种无聊的紧张之中,我知道这样做毫无意义,可除此之外我也无事可做。

李同学为什么不给我发消息呢?他是不是还在睡觉?他不会放我鸽子吧?

脑海里的这些问题让我越来越烦躁不安,在这种情绪堆积到顶点的一些瞬间里我甚至想掉头回去,逃掉这场约会。

可我还是在该下的车站下了车,去洗手间补了个妆,然后跟着导航慢慢朝李同学昨晚定位给我的那家店走去。

我几乎是一步一步在挪,我已经知道我注定要等他很久,或者可能会被放鸽子,但我还在给自己一种侥幸的心理暗示,好像我走的慢一点他就会赶在我前面到或者跟我在店门口碰面,又或者至少我不进店的话,就算被放鸽子也能稍微体面一点。

我心情差到极点了。

“丫头抱歉!我记错了时间!我这就出门,二十分钟左右到!”

离目的地还剩最后五十米的时候我收到李同学的消息,我抬头看看近在眼前的店面,思考如何把五十米走出二十分钟。作为一个正常人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出来这种非人类的问题,所以我硬着头皮走进店里。

我说待会点单,服务员点点头然后贴心的给我端来一杯柠檬水。五十米走不了二十分钟但是一杯柠檬水可以喝很久,我这样安慰自己,然而我并不知道李同学正在经历什么人间劫难。直到我喝完了第三杯柠檬水,我旁边桌位的人已经买单走人了我才意识到:

我等了一个多小时了。

你妈的。

“徐同学?”

我应声抬头,他穿了一件橙色的防晒服,真人看起来比照片更单薄一些。待他走进了我看清他额头上渗出细小的汗珠,整个人都有点狼狈。

“丫头你是不是生气啦?对不起是我不好,本来可以赶上的,但我打的车在半路上抛锚了......”

“没事,只是你再晚个五分钟可能我就走了。”我打断他的话说道,然后对他笑了笑,之后我们点单,吃饭。

或许是他一路不顺很累,我一直等他很烦,又或许是我们没彼此想象的那么健谈,也没彼此照片上那么好看。总之见面之前我以为我们坐在一起可能会谈论很多话题,电影、哲学、书和酒,但仿佛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才实现的这次见面却只是一顿价格有点贵过程却很穷的午餐。

“丫头等我一下,我出门接个电话。”

李同学说着拿起手机往外走,我抬眼看着他的背影,把盘里最后一块肉放进嘴里,然后看了看时间,三点过五分,我开始确信,这四十五分钟里我吃掉的不仅是这块牛肉,还有我俩算不上爱情的爱情。

有时候做出一个决定其实并不需要思考,你甚至不需要意识到自己正在干什么,决定就会把它自己安排的明明白白。

那天出了餐厅我们好像再就无处可走,三十度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欲言又止的尴尬。他背着我的包,不知道该去哪,我拿着他的外套,想不出该干嘛。

所以我说:

“我妈叫我回家。”

我想沉默大概是我和他的默契,无论是那顿午餐还是送我回家的路上,他会叫我趴在他腿上睡觉,会像抚摸一只猫一样捋顺我的头发,但他不会说喜欢我,我也不会让他知道,其实我没有睡着。

下了车,挥了手,我跟李同学就此再没联系。

我偶尔还是会去看他的社交主页,我见他删掉了他写的书评影评,他不再言辞犀利锋芒毕露,他不再熬得很晚喝的很醉,可我知道他过的不太好,就像当初他知道我很煎熬。

那时他说:

“丫头别怕,你要相信所有的苦难都会过去,等你考来北京我们就同居,等你毕业我们就结婚。”

我说好的,会有那么一天的。

我不傻,李同学也不傻。只是生活太冷,太多人点燃孤独,有些人抱团取暖,有些人却扑进火里,再也没有出来。

End.

徐酿

相关文章

  • 李同学

    1. “喂,你好...?” “诶您好,您找哪位?”电话另一边是很干净的男声,短短一句里咬字和语调都透着一股地道的北...

  • 李同学

    学期初,我把班级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任命一个组长,由组长监督组员背诵默写古诗词。 在名单公布之前,我特地找李...

  • 同学李逗逗

    同学建新,是因为一段吃豆腐乳视频走进大家心里而被所有人关注的。从那一刻起,同学们给他起了一个好听的外号,“李逗逗”...

  • 同学李超

    ■文/从前慢 我约么记得幺河人不该来此上初中,因为那村近旁有着当年的“六中”,而李超这个幺河的后生却来了,来的挺“...

  • 同学李杜

    ■文/从前慢 去舅舅家必须从李杜家门口过,这让我开始关注起他。想起来,我是上六年级后才有了关于李杜的印象,突然觉得...

  • 李沙龙同学

    我看到一个陌生电话号码打进来的时候,还猜想了一下: 这是谁呢? 接听起来,对方说:“请问,您是赵医生吗?” 我对这...

  • 再见,李同学

  • 你好,李同学!

    很幸运,遇到嘎藏,组织这次“暖星计划”,感恩他的无私付出,同时还有机会和我的援助人取得联系,现在是深夜12点。 我...

  • 李志同学

    听到李志的歌就想到他了,一个我说不出是什么关系的同学。本来我以为高中毕业之后,我们再也不会有什么交集,直到今年...

  • 同学李锋

    上初三时,我们班上有两位同学都叫李锋,为了便于区分,老师和同学们只好根据两人的年龄和身高来加以区别,称之为大小李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李同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jewq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