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一样的曾国藩(114)

不一样的曾国藩(114)

作者: 洋光雨露 | 来源:发表于2022-06-30 06:50 被阅读0次

    不一样的曾国藩(114)

    第十七章

    大获皇恩庶吉士 恩师改名“曾国藩”

    曾郭二子结伴返湘乡

    话说,曾子城与郭嵩焘也没想到竟然峰回路转,经劳崇光的一顿操作,一不小心既攀上了权臣拜了恩师,又逢皇恩浩荡,出人意料的被点了翰林,自是喜不自胜。再又受恩师提携,还给改名“国藩”。这名一改,确实顿显器局,仿佛使人真的一下子成了国之藩篱一样的,让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焕然一新了。

    这郭嵩焘做人也坦荡,似乎曾国藩之喜比自己中了进士点了翰林般还高兴,丝毫没因自己不中而影响心情,又真心实意的为曾国藩庆贺了一番;曾国藩也极为感动,心想,这换贴的兄弟果然真诚,竟然到了忘我的境界全然为我欢庆;转而再想,自己不能只顾自己高兴而太过自私,于是,也推心置腹地安慰鼓励郭嵩焘:“筠仙,多谢昆弟为我忙前跑后,才有今日之幸运。弟也不必气馁,想想为兄科举之路亦多曲折,往往是好事多磨(此时上岸的人,说话的态度已完全不一样了)。郭嵩焘知是安慰自己,也没放在心上,仍然沉浸在欢快的氛围中。曾国藩一看筠仙如此潇洒,也就不再无病呻吟状的多说什么。

    二人分开后,各自忙些各自的事。当郭嵩焘想返乡告知曾国藩时,曾国藩也说正想请假回乡。郭嵩焘一听赶紧说:“涤兄也有意衣锦还乡?”

    曾国藩说:“筠仙快别这么说,别人说‘衣锦还乡’尚可理解,你自不必这么说,诸多原因不说也明。”

    “好,我也不想与你说话有什么改变。”郭嵩焘不客气地说,“从今往后,若哪里说话不知轻重,你也别多怪就是。”说完,给曾国藩做了一个鬼脸。自此说定八月份一起结伴返湘。

    转眼到了八月份,天气虽然慢慢转凉,曾国藩想,先请好假,反正回家路向南,自不必多带衣物,只简单收拾些随身穿着的衣物即可。到了约定时日,与郭嵩焘等人一路南下,到了襄阳、安陆时,途中还遇大风,邻船皆坏,但他们乘座之船却是无恙(或许是船上有“巨蟒”镇定,大概雷公电母风神识得,由此而“公舟独无恙”)。

    然后,进入湖南境内,过岳州、穿长沙,一路向南,郭嵩焘路过湘阴时也不急于返回,仍然陪同曾国藩南行,再经湘潭,又向西南方向行约80里左右,到达了湘乡的蒋市街。

    到了蒋市街后,曾国藩告诉郭嵩焘,这蒋市街的来历,曾国藩说:“相传三国时期,这涓水河畔山青水秀,有处叫伊家湾的地方。此处住着一对年过半百、膝下没有子女的蒋姓夫妇。”

    曾国藩觉得自己已在家附近,差不多算是到了自己的家乡,也想好好地把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说与好友知。于是,就拉开了家常,慢慢介绍起来:说是,有一天晚上,蒋妻梦见一颗明星直落床头,扑入怀中。按湘乡俗话:“星子兴子”,乃是得子吉兆。果然,不久即孕,夫妇甚是高兴。

    于一旭日灿烂、朝霞满天之晨,蒋妻生下子。婴儿刚刚落地,一道祥光忽从后厅直射天空。顿时,屋顶瓦片纷飞,后山百鸟飞舞,池塘鱼儿欢跃,湾里牛嘶马叫。蒋父想,妻子得梦为吉兆,子生吉兆再现,便为子取名为“琬”(以美玉寓吉兆)。

    这蒋琬小时眉清目秀、聪颖过人,湾里男女老少皆都喜欢。自此,蒋琬发奋读书,苦练武艺,弱冠(十几岁)即以才识渊博、武功高强而闻名乡里。后,蒋琬随刘备入蜀,为诸葛亮所器重,任丞相长史。诸葛亮数出秦川伐魏,因山道险阻,运粮不便,终难取胜,蒋琬曾筹画由汉、沔水路袭击上庸、魏兴(今湖北陕西交界处),后因旧疾复发,未能实行。蜀汉延熙九年(公元246年),蒋琬逝世于涪县,谥封恭候。

    蒋琬曾于伊家湾栽桑种麻,养鱼做菜,与乡邻们同甘共苦。他还在涓水河右岸兴建一条小街,让当地百多户无房之人居住,易货为生,养家糊口。自此,蒋氏家族和乡邻们集此繁衍生息,亦农亦商,渐成街市,随之,便得名“蒋市街”。

    蒋市街,处在湘中以及湘西之南岳朝圣必经路上,漫长岁月里,蒋市街规模逐渐扩大,渐成荷叶塘附近古老之唯一小城镇,是湘乡中里(现双峰县境内)最早的墟场。蒋市街有座关圣殿,属香客们给关圣爷进香之处。涓水源头之黄巢山下有座建于南朝、重修于明洪武年间的云溪寺,还有一座碧云观。故,蒋市街历来香客栖居、香火旺盛、商贾云集、店铺林立,商业十分活跃。

    蒋琬(168-246年)其人,字公琰,东汉零陵郡湘乡县(今属双峰县井字镇)人,故里因其荣而名为蒋市街。今双峰境内的黄龙大山上有蒋峰岭,岭上有寺,名蒋峰寺,是后人建寺以纪念蒋琬少时在这里读书的。

    蒋琬作为有成就的三国名士,其人其事对乡里产生重要影响,尤其对年轻才俊成长提供了极好的学习榜样,激励着年轻人立志上进、忠君报国。

    曾国藩介绍完蒋琬后,又对郭嵩焘说:“此处还有铜梁山,筠仙有无兴趣一游?”

    “恭敬不如从命。”郭氏也是好游之人,因也觉得不急于返乡,自是喜欢到处走走看看。

    于是,便同意与曾国藩铜梁山一游戏。曾国藩很是高兴,便又对郭氏说起此山之故事来。

    曾国藩说:“相传古代曹家坳西面山圫里有一古寺——新庵,因无人住持,殿堂失修,屋宇破烂,当地人便想将其拆除。拆屋时,发现屋梁为铜梁所架,且突然一声巨响,发出万丈光芒,铜梁腾空而飞。人们惊讶之际,只见铜梁迅速降落于山下响水潭中。从此,人们便把这山叫做铜梁山”。

    曾氏说到这儿,也如眉飞色舞般滔滔不绝,接着说:“据传,元末时,汉王陈友谅之湖广参政易华,曾屯兵于县西乌石寨,并于周围建立48寨,抵抗明军。其中,就有铜梁山的香炉寨及周围的周公、牛皮、石矶、兜公等5寨。此5寨,峰连峰,寨连寨,构筑成一道古代军事‘长城’"。

    曾国藩看郭氏也不说话,又继续介绍:”此山险峰峭立,幽谷悬泉,杉竹茂密,云雾环绕,风光十分秀美。春日,百花吐艳,万紫千红;盛夏,气温只20余度,实乃避暑佳境。此地有两条为乡人踩出的土道登山,一条从北麓石龙口福星亭至南麓双峰县蒋市街,上七下八,全长15华里,是乡人从外地回乡之必经之路。“

    说到此处,曾国藩一声慨叹,郭嵩焘正疑问间,听曾国藩说:”说起此路,晴时还好,路尚可行走;若是下雨天,则是泥泞不堪,煞是难行。若有机会,定想法筹集财力修缮,以利乡民“。

    一说起有志修路,郭氏也来了兴致,赶紧问:“另一条呢?”

    曾国藩说:”另一条是从东麓塘湾里蜿蜒上山,至西麓双峰县土地冲;这两条石梯路都陡峭难行,上下运物,全凭肩挑杠抬。遇冰雪,便无法攀登,几乎中断。若平时晴好之日,人们于此徒步登山,逐级上升,则别有一番情趣“(据说,曾氏显达亦未食言,将此二路修缮硬化。是清代曾国藩所修,也是曾国藩从外地回乡的必经之路。如今,山枣——花石公路则傍山而过,也有简易公路盘旋而上,直达顶峰)。

    曾国藩还介绍说:“铜梁山上景点颇多。沿石板路由北向南,入口处便是石龙口。据康熙、乾隆《湘潭县志》载:石龙口还是宋进士廖宋民读书和隐士李半村隐居之地。由石龙口拾级南登4里许,便是一"之"字大弯。由此登山,即现一山排,排下是悬崖陡壁,百丈深渊,游人如站此处下看,惊险之感,油然而生”。

    二人游了铜梁山后,又在街上逛了逛,对井字街也有了个大概的了解。曾国藩还告诉郭嵩焘,这蒋市街按湘人的口音还称着“井子街”。次日,二人就了娄星铺的茶园与刘蓉相会,小住几日后,则分开各自回家,曾国藩则快到十二月时才到荷叶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一样的曾国藩(114)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ugvu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