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希望是改变的支点,希望可以被现实折磨,但一定是不灭的。
人生时时刻刻有所选择,不存在无选择之境。这些绝境并不绝对,甚至有人是在面临死亡也能选择一己态度。这些所谓的绝境有,环境的不可改变,痛苦的过去与现在的体验,无法控制与改变的社会,无法改变的家庭与过去等。
找借口很容易,甚至是一个想法,没有根据,却可以暂时安慰自己。找借口也是所谓绝境下的一个选择。
抱怨很容易,甚至是几句话的事情,说完后确实能获得虚伪的快感。抱怨也是通向绝境的一个选择。
欧欧很容易,来源于人的本能,能够获得掌控感与自我满足感,但一个人永远是干瘪的。欧欧很容易,他也是想保护自己,但无法解决问题的一个选择。
凑热闹,赶潮流,瞎糟心。为了虚伪的安全感,所属感,优越感,渐渐出卖自己。这也是一个选择。
心存希望要在潜意识里,跟着感觉走,培养出这种良好的感觉,可以看做是乐观。选择意识是属于理性范畴,确实是个好方向,但需要感觉的配合。另外就是身体本能的直觉,更快捷的方式,更强大的力量,就取决于感觉与理性是否能够训化它。身体的直觉,各种信息交互出来的感觉,以及从属于大脑的理性,各有优缺,需要好好的配合。
成长的前提是理性指导,也就是最好的理性状态是独立思考,有选择意识。在理性层面,培养选择意识的方法论提炼:选择意识是对于当下行动的选择,而非对未来的选择,即使目标于未来,着力点还是在当下。坏的选择并非完全的现实,他不够理想,并且基于现实,是现实的直接反馈,但是可以探求它是真的就那么不够好吗?选择牵动责任感,挑战责任,如果担负起来会比无所事事强很多,担负起来就会转变成为权威或者是资源,逃避责任永远建不起来自己的权利和尊严。要转变思维方式,以前思维方式是:我有选择,而当下并不好,是不是我错了? 于是对错就限制在自己与假想的施害者身上,这个施害者或许是家庭,是社会,是身边的他人。在往下走,就没有任何指导意义了。是自己又如何?那是环境又如何?他人又如何?这些不会因为自己的意志而更改,所以怎么去行动呢?既然产生这种问题,一定程度上已经固化,不可能由因找出果来。所以这种思维方式身就不能解决问题。那思维方式应该怎么变呢?应该把对错的判断改为有用没用上。有用与否强调的是效用,而不是简单的对与错,可以说,有用是最强的链接。
成长需要勇气,要敢于承担责任要敢于和现实发生互动。勇气就是不担心别人会利用自己的那部分不安全来伤害你。
社交可以帮助我们补全安全感,但这个度要把握好。我们不需要完完全全的安全感,因为这与现实不符,但通过社交,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安全,帮我们担负一部分的责任。
成长需要反思,思考与认知,这些是人生底层的逻辑,只有这些有效地改变了,才能说是成长了。
成长和改变的本质是,用行动和现实碰触,获得更有效的认知,更好地与现实共处。
成长的驱动力,改变的能量来自何方?要想成长与改变,一定要与现实发生灵性上的相遇,发生更多的链接,更好的哺养自己,第一步就是去行动。行动可以祛除妄念,勾勒世界,消除无知,消除恐惧,找到意义。那行动的力量来自那里?这种力量深埋于我们的本能的身体,叫做直觉。它是感觉的快捷方式,是一股强大的推进力。感觉作为枢纽,是力量的集散地。而理性常常没有力量,他没有推进的力量,但是有拉动的力量。从表观上来讲,习惯,或者说是刚需是与身体的本能直接相关,它有很强的推进力。这就是成长,或者是改变的内驱动力。
理性拗不过感性,感性拗不过直觉。但被理性视为有用的东西,可以随着时间,被下放到感性层面。这种下放的时间随着这个过程的磨练,更加的短。
那么感性或直觉有什么特点?首先是他们力量大,能够冲破理性,能够带来行动。其次是受情绪的快速刺激,无论是消极还是积极的情绪,都会激发它的运转,可以做好事也会做坏事。最后,它受经验的调整,并不分是非对错,经验的程度刻画出它的路径。
改变或者成长的关键是有效的理性进行下方,经过下放过程后,更有力量,更有效率,更有竞争力。
理性指导想象期望的好处,而感觉指导吸收当下的体验到的好处,即使期望的好处再强大,也不能被感觉吸收。
用新经验来代替老经验,并且不断强化它,是改变的基础。
老经验的固守区就是心理舒适区。舒适区并非舒服的状态,他只是固守的状态,太过顽强难以改变。他已经形成感觉的路径,关联度,连续性都好,这样就深入直觉,更加难以更改。舒适区并非完全是熟悉的环境,而是你与现实交互的惯用手段,这种手段寄存在于关系之中,印在我们脑海里,显示在我们常去的环境里,甚至我们自己会去主动营造这样的环境。改变这种舒适区,走向改变与成长,本质上是改变我们与外界交互的惯用手段,因为这些手段已经出现你想改变的现状,只有改变手段才会更改你和世界的关系。
经验对口感觉,习惯对口直觉,理想对应理性。
我们与现实交互的方式至少有以下这些:解决问题,自责,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
我们的内在关系模式需要观察我们在关系中的位置,在关系中的交互来提取。
我们还有执念,就是自恋。另外还有一种普遍的模式“我(动词),你(动词),否则(表示 xxxxx)”。这些都是舒适区,我们一直惯用的方式。一些是需要改变的,改变的第一步就是充分的觉知,要理解它们,碰触他们。
这种舒适区给我们带来控制感,它是安全感的来源,是摆脱焦虑与死亡恐惧的武器。但这个武器库需要更新换代,因为现状改变得比以往更快。
我们会用常用的应对方式构建生活,而不是基于生活来更改我们的应对方式。
找到自己心里舒适区的方法:原理是勾勒出这个适应性的应对方式的形成过程,心理免疫x光照射技术:步骤有四步,目的就是将潜意识进行意识化,把情绪的力量进行呈现。1.找出目标行为2.找出与目标性行为相反的行为3思考这样做有什么好处,或者问不这样做有什么坏处4.找出自己的心里假设,一般是被刻画在内心的,但是与现实不符的观念。这种观念以前保护我们,思考它现在该怎么样升级。
心里假设可以表述为:如果。。。就会 。。。 。
心里假设光被看见是不够的,需要去检验,检验的唯一方法就是行动,就是求证它的正确性,这就是探寻真理的过程,这些有效的真理会取代原来的假设,会更改我们的心理免疫体系,会更改我们保护自己的方式,于是更改我们应对世界的方式,这才是根本上的改变与成长。
改变原则:第一个:小步子原理。内容是:先进行奇迹提问,这是迈开的第一步,让感觉去摸索,告诉它并不用呢么恐惧。这样不用顾忌责任感的提问,能帮我们的感觉与真正的现实碰触,而不是固守心理假设。这也是斯多葛派的活法,就是改变能改变的,接纳不能够改变的。这一小步可以是很短期的计划,小到可以迅速行动,可以迅速重复。(感觉系统有个保护机制,就是不去尝试改变,这是防止自己失望)就是微习惯来启动自己的内驱力。不要想未来太过巨大的任务,专注于当下的每一个小步,并把它做好就行。
改变的第三个原则:养育环境场。场就是行为暗示。来自于这些熟悉的东西对于行动的激发,比如在某个时间段里通常干的事情,比如在一张桌子干的事情,比如一个社会情景对人的行为角色分配,以及周围人的行为暗示。人们基于往日的熟悉程度,更容易干一样的事情,而且这个场越强,行动的效率越好。主要是我们的感性会直接捕捉这些信息,甚至绕过理性,直接有强大的输出。如何养一个场呢?创造性快乐是理性的乐园,消费性快乐是感性的乐园。根据自己所要养的场找关联的物品,并不断投入时间与精力来哺养这个场。场的一个能量来源于别人在这个空间的行为,第二个来源于之前在这个场产生的行为,第三个来源于纯度,这些预期越独特越唯一不含杂质就越强。总之,不仅你的脑子有记忆,你的每个行为所在你身上刻画的每一个路径,每个简单的部件,以及每一件所连接的物品,甚至是当时出现的人,你的每一丝感觉,都会有记忆,重复下来就会刻画到我们的深层感觉中,连接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效率也会越来越高。唯一缺点是,这个场的效果即有用的地方,是需要由先前的意识控制的,这个方向会固化,也会更加有效。
改变的第四个原则:激发情感。当我们惯用自责内疚时,内疚和自责增加了焦虑与压力,越是自责,就越放纵自己。我们的感觉就会反叛,于是这种方式不管用了。误区:用焦虑与内疚并加上压力与责任是难发生改变的,我们的情感主题是消除恐惧,在当下会演变成紧迫与焦虑,如果可行,有相对应的方法,我们也确信这个结果会成为现实,消除恐惧的过程就是在紧迫的过程,而当现实并没有那么美好,我们又没有足够的信念,我们就会被焦虑所控制。我们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与紧迫与焦虑,痛快与压力博弈的过程,我们的很多行为是围绕焦虑紧迫这些展开。那我们所要改变的这些行为,他们是因为焦虑与压力而存在,所以直接施以压力只会增加这些行为。那个被责备的自己,也是需要承担责任的自己,没有鼓励而是一味地谴责只会让感受变得差劲,于是没有勇气,更会丧失信心,没有了希望的时候,就更难以改变了。爱与怜悯是激发情感力量的正途。特别是来自权威的爱与期待被我们识别内化,转化为我们的自我认同,让情绪的力量自然流露。
第二序列的改变,就是这样的情况:改变是内容,而不改变是应对方式。我们的心理舒适区就是寻求改变,但是应对方式是不会改变的。这种寻求改变往往没有实际的效果,原因就是你的应对方式没有改变。理性上对改变的渴望来自于对自己的不满,你可能理性上知道改变就会让自己不一样,让自己的境遇发生飞跃,但是感性层面上却充满了消极情绪,有对来自于他人的苛责的愤恨,对世界的不满,对压力的无奈等。所以行动上来看,你虽然做出了改变的很多努力,甚至带来麻烦,但是你的本质是没有变的。
自我接纳是改变,而且是更深的改变,并不是不改变。把自我接纳当成手段,它本身就是一个心里的舒适区,一味想着容纳不能容之物,却不管自己的真实感受,违背感受的坏处就是丧失行动力。其实自我接纳是舍弃,而不是追求。我们需要舍弃那些不靠谱的很多心理假设,比如人们的自恋需求,过度的自恋往往会让人有虚伪的优越感。比如人们的从众,过度的控制感,过度的好胜心,过度的完美感。自我接纳的真谛是:带着问题去生存,为所当为。我们常常纠结我们所遇见的问题,产生压力与焦虑,企图你能够完全想清楚完成路线,企图很短时间的解决方案,违背自然规律,自己也是毫无耐心。我们在这样的纠结中,会获得虚伪的掌控感,感觉自己能够获得最优解,可事实上却耽误了时间与精力,这些时间与精力被限制也就无法产出,没有产出就不会与世界触碰就不会汲取能量。其实这些问题有的是可以不解决的,把这部分舍去,并释放精力去投入生活的触碰中,会有更多的选择依据,这才是最优解。
改变有效性的判断依据:看你的改变是会让你更有成长吗?无效的改变或者是坏的改变是糟糕的,他会变成你生活中的恶性循环。
我们寻求改变之前,要确信自己是要改变自己与世界的交互关系,而不是要去做改变来获得优势。一定要问自己这些问题,我所遇见的,是世界的不如意还是真的需要改变的问题。要知道现实就是不完美的,这些不如意是不能够更改的,和他们死磕并不会有什么结果。这些很大程度上违背自然规律的,是很难发生改变的。总之要建立在认清现实的情况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