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约翰 纳什——生平事迹(1928.6.13-2015.5.23)
1928年6月,出生美国西维吉尼亚州。
1945年6月,18岁,就读卡耐基梅隆大学。
1950年,22岁,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博士学位。1950年发布开创性论文《n人博弈的均衡点》,1951年发布原创理论《非合作博弈》。
1952年,24岁,任教麻省理工学院,证明“非合作博弈及均衡解”,纳什均衡点和纳什嵌入定理。
1957年2月,29岁,和艾莉西亚结婚(物理系学生,粉丝)。
1958年,纳什获评天才数学家。
1959年,31岁,患精神分裂症,就医。
1963年,34岁,nash和艾莉西亚离婚,但艾莉西亚一直照顾nash30年。
1970年,41岁,nash出院,病情好转。
1994年,65岁,纳什获得诺贝尔奖。
2001年,72岁,nash和艾莉西亚复合。
2015年,86岁,出车祸去世。
2、纳什均衡论(非合作博弈均衡)
纳什均衡是指博弈中的这样局面,对于每个参与者来说,只要其他人不改变策略,他就无法改善自己的状况。
纳什证明了在每个参与者都只有有限种策略选择并允许混合策略的前提下,纳什均衡定错在。
案例:以两家公司的价格大战为例,价格大战存在着两败俱伤的可能,在对方不改变价格的条件下。①即不能提价,否则会进一步丧失市场。②也不能降价,因为会出现赔本甩卖。于是两家公司可以改变原先的利益格局,通过谈判寻求新的利益评估分摊方案,也就是纳什均衡。
个体追求最大利益不一定是团队最大利益。即在团队中,合作比单干获得的利益更大。
3、囚徒困境(两个囚徒的特殊博弈)
① 囚徒困境博弈说明了即使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
② 囚徒困境是博弈论的非零和博弈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反映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队最佳选择。
③(1950年,数学家take任斯坦福大学客座教授,在给一些心理学家讲演时,讲到两个囚犯的故事)
假设有两个小偷A和B联合犯罪,被警察抓住。警方讲两人分别置于不同的两个房间内审讯,警察知道两人有罪,但缺乏足够的证据。
警察告诉两人:如果2人都抵赖,各判刑1年;如果2人都坦白,各判刑8年;如果2人中1个坦白而另1个抵赖,坦白的无罪,抵赖的判10年。
于是每个囚徒都面临2种选择:坦白或抵赖。
2个囚徒可以有4种选择组合:①2个人都坦白,各判8年;②其中1人坦白无罪1人抵赖判10年。③2个人都抵赖,各判1年。显然最优解是2个人都默契的合作选择都抵赖,只需判1年。
但往往结果是双输的局面,2个人都选择坦白,期待无罪释放,然而对方也是这么想的,所以变成了2个人都坦白,各判8年。所以个人最佳选择并非团队最佳选择。
④ 《企业教练cp》中的红黑游戏就是典型的囚徒困境,都出黑牌才能双赢,否则就是双输。
⑤ 案例:美苏冷战的军备竞赛(中美军备竞赛),可以用囚徒困境来描述,两个都可以声称有两种选择:增加军备(背叛)、或是达成消减武器协议(合作)。两国都无法肯定对方回遵守协议,因此两国最终会倾向增加军备。似乎自相矛盾的是,虽然增加军备会是两国的“理性”行为。
4、亚当史密斯
纳什均衡首先对亚当史密斯的“看不见的手”的原理提出挑战:按照史密斯的理论,在市场经济中,每一个人都从利己的目的出发,而最终全社会达到利他的效果。
我们可以从“纳什均衡”中引出“看不见的手”原理的一个悖论:从利己目的出发,结果损人不利己,既不利己也不利他。
5、普林斯顿大学
① 一所私立研究型大学,创建于1746年,位于美国东海岸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市,常青藤联盟成员。
② 普林斯顿大学出过2位美国总统、12位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以及众多美国国会议员、69位诺贝尔奖获得者、15位世界数学最高讲菲尔兹奖得主、14位世界计算机最高奖图灵奖得主。
③ 爱因斯坦、约翰纳什、费曼(费曼大定律)等母校
6、约翰纳什的幻想物
第1个(友情):大学舍友查尔斯。他对nash友好、理解、关心,经常给予鼓励和开导。nash一直研究认真、有责任心和使命感,学术压力大,很焦虑,这种巨大压力的反面就是轻松的向往。社交属性查尔斯,对比nash内向寡言不受欢迎。
第2个(事业):国防部长—老大哥william威廉。这是对自我的肯定,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体现纳什渴望成功的一面。
第3个(亲情):查尔斯外甥女玛西。这小女孩是对亲情的期盼、对美好的期望。
与谢良清的相关性
1、我发现对事比对人容易一些,我更倾向解决需求。
2、对于女孩子(nash和艾莉西亚),nash是被动的吸引和寻求确定的答 案,确定的爱情证明或关系。
冯诺依曼《博弈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