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天的视觉笔记训练营就要结束了,小助手cici问我可不可以出来分享。得知这个消息时,心中有些狂喜,有些忐忑,更多的是惊讶!这个时候脑子里出来两个小人开始斗争。就是这样子:)
最终还是勇敢的接受了。(心里总是有些担心,不知道自己要讲什么,生完孩子总觉得自己反应慢,孕傻三年,结果要白白的傻六年)
15天对我来说,是什么呢?我想是一次新的尝试,新的体验,我不知道这15天能带给我什么,为我创造什么利益,我只知道我将要做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而且过程将是有趣、创意、思维爆发的。
初遇的疑惑
初次结识视觉笔记,很偶然又似乎是冥冥之中的安排。当时我刚从吴思老师的思维导图训练营结业,往期优秀学员作品中的绘制技巧,让我心中好生羡慕,但同时又产生了一个新的疑问,思维导图仅仅停留在概括文章,生活规划或者说提高记忆效率吗?它的背后会不会有一个更大的支撑力量?
在翻阅公众号的时候,我看到了第三期视觉笔记训练营的招募。
“视觉笔记是什么?”
一张图画的东一块西一块,花里胡哨的能看懂吗?
“既然都让人看不懂,为什么要做这样的笔记?”
带着疑惑加了老师蔡蔡为好友。
经过一番了解,认识了这位可亲、友善、温柔美丽的年轻老师。
和大多数初学者一样,我问老师的第一个问题是:“我没有绘画技巧,在短短的15天内能画出这样的笔记吗?”老师的回答是肯定的。(当然事实也是如此)
于是,15天的视觉笔记训练营就这样在疑惑好奇中开营了。
第一堂课内容是视觉呈现、手绘工具、并且推荐了一些学习用书。课堂上蔡蔡老师的ppt都是精致的手绘版本,生动有趣,语音课程讲解深入浅出、清晰简洁明了,每一章节都会进行小结,让人一目了然。顿时,心中油然升起一种敬佩感。第一课作业作总结回顾,于是刚学的思维导图技巧就派上了用场,我是这么画的。
接下两天是收集自己喜欢的视觉笔记,看着眼花缭乱的笔记,对于一个门外汉就是一句好:“好看,可是看不懂?”
生活的色彩
在学习过程中,我是带着私心的。平时除自己的本职工作外,周末还是故事义工,同时要给几位一、二年级的同学进行阅读指导,为了更好的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每次课前我都要绞尽脑汁想出各种点子。想如果有机会,把ppt用视觉呈现的效果传达给孩子,会不会更加激发大家的兴趣呢?接着,我就作了我人生中的第一张视觉呈现图。
有些幼稚,有些傻,但能充分体现我内心的那份渴望。虽然最后还是没有勇气去用。这一步,却让我更加坚定。
记得有一晚,女儿问我妈妈自来水是什么?是怎么来的?我刚开始说:从水龙头里来的啊。“突然一转念,紧接着说“妈妈画给你看吧”,女儿兴致来了,“好啊”。于是我画了这张图。
尽管不是很完整也不知道女儿听明白多少?起码我进行了又一次的尝试。
从爬学走
随着学习的进展,每一次课程设计都是层层递进,深入浅出,从基本元素运用到基本排版,从分块练习到笔记整合,从课程总结到文章摘要,从转化训练到自我思考。逐渐的,目标清晰起来,尽管中间跌跌撞撞、坑坑洼洼。
每一个夜晚我都期待明天的作业,和猜想老师今晚会讲些什么呢?(晚上带孩子没法听课)。到了中午休息都是最兴奋的时刻,奶完孩子,和婆婆交接完,就开始听课绘制笔记。一个小时左右的课程,从头到尾没有一丝走神。由于自己的技能不够熟练,元素积累的太少,每一次作业从记录,打稿绘画,都要花费一个中午或者更久的时间(主要是自己的技能太弱)。当一幅幅不完美的但是几乎完整的笔记呈现出来的时候,总是兴奋好久。然后打卡上传,等待老师的回复,因为老师每次所指出的问题以及互评过程中小伙伴的点评,都将成为我下一张笔记绘制的基础。同时,从其他学员的作品中,也总能看到不一样的创意和优势,让我暗暗佩服,产生学习的动力。
15天我争取每天按要求按时完成作业,正是因为每天的坚持,让我逐渐对时间的概念更清晰,(自身的原因)也产生强烈的渴望对时间进行管理。高校利用碎片时间进行,进行阅读输入,再用视觉笔记和思维导图作输出。下面是我的两张笔记,后面那张是不是看上去比前一张更好。
每画完一张图,整本书的脉络观点就浮现出来。
前方的路慢慢清晰,每走一步,周围都会出现解决问题的答案,这或者就是吸引力法则吧。
回到最初的疑问,思维导图背后到底有什么?我想应该是视觉呈现,它可以包含更多地元素,更加开发、包容,扩散以及不约束的表达和内容记录。
最后一天的视频笔记,尽然全部展示出15天的学习效果。
15天就在今晚结业了,我想这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感谢蔡蔡老师的信任和悉心指导,感谢小助手cici以及阿旺吉耐心的解答,感谢我的搭档给我的细心评语,感谢其他学员作品呈现。15天我学会了观察,学会了坚持,学会了专注,15天我学会了倾听自己的心声,学会了换种方式表达自己。15天我认识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生活从此有了色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