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我们做任何事情,都是在动用我们的底层思维能力。
同样是学习,有的人轻轻松松就能通过考试,而有的人花费了好多时间,结果仍旧不太理想。
这还真不是一句他脑子聪明,我脑子笨就能概括的。 其实我们普通人还远没有到拼智力的时候,大部分人的成功靠的是成功的方法加勤奋。 努力勤奋已经是大家公认的,没有不努力,没有人不勤奋。 但是大家思考做事的方法确是天差地别的。
举个例子,就比如说现在好多上班人士都在考相关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 有的人学了好几年没有考过,而有些人几门课程一年全通过了。 如果和他们交流,你会发现他们学习应付考试的确有自己一套方法。 简单的说就是, 这种方面的学习不是为了拿了用,而是为了应付考试。 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通过考试。 一本书好几百页, 你不可能花时间把整本书都背过。 你得研究出题者都是出了哪些题,这些题考的是书本上哪些内容,还有就是考的这些内容哪些分值高,哪些内容分值低。 这样一算,你大体就知道整本书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非重点了。 对于非重点,你大体看看有个印象就行。 对于重点,你不单单是能记住内容,你还得研究出题者在考试中采用了哪些考试手段,比如是选择题,简单问答题, 改错题, 图形题,补充题等等。 有些同学明明是知识都背过了,但是考试的时候就是答不出来,考不了高分,就是因为他们对试卷出题的方式不适应,没有针对性的练习,再加上到了考试,比较紧张,有时间限制,好多背过的内容也记不起来了。
学习分好多种,上面我只是介绍了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的方法。 如果你真是对某些方面感兴趣,想深入的学习,我建议你采用精读的方法。 你可以针对这方面的内容列一些提纲。 一般去网上搜,去专业网站看,或者请教这方面的前辈,你都能了解到好多这方面的书籍。 抽时间把这些书籍都找出来,然后花时间去看。 看的过程中,你可以针对某个问题,看看不同的作者是怎么描述怎么解决的,把它们整理出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量的积累,你慢慢的就会对这个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 看的书越多,你了解的越深,逐渐的你会探知到这方面的历史和最前沿的知识。 几年以后,你会成为这方面的行家,再过几年,你会成为这方面的专家。 大家常说的刻意练习就是这个意思。
学习和做事情的方法论是想通的,归根到底就是你的底层思维能力是对的,你才能找对适合自己的好的方法论,执行起来才能有好的结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