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24日,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桥水基金创始人瑞·达利欧(Ray Dalio)在他的领英(LinkedIn)主页上发布了2万字长文,剖析在长期债务周期中,货币、信贷和债务的相互运作方式,以及它们驱动全球经济和政治变化的方式。

道理很简单:债欠多了会破产,破产了就要重组,人是这样,国家也是这样。
哪怕有个国家比较强(liu)大(mang)。他的GDP只占全球的20%左右,但货币占全球外汇储备的60%,国际交易的55%(欧元25%,日元10%,人民币2%)。
危机总是存在的,这一次是因病毒导致经济休克。风险储蓄耗尽,叠加对经济前景预期变化导致对权益资产估值修正(资产贬值),因而债务违约的风险大大上升。
如果大多数人/公司都陷入债务危机,由于一个人的债务是另一个人的资产,债务违约会减少其他实体的资产,进而要求它们削减开支,总需求和总资产都会减少,从而导致经济收缩。
于是,美联储印了很多钱,买了很多债,钱和债的数量都增加了,其价格就降低了,使得债务人和借款人更容易得到它们。通过帮助个人和企业开支提供资金,降低被迫出售资产所造成资产损失(价格损失和产能损失)。以防止需求减少和被迫出售资产所造成的通货紧缩。
这实际上就是对所拥有这些货币的人把债务危机的风险敞口对冲了,除了本国的经济体量之外,全球外汇储备和贸易结算都会成为美元扩张的安全垫。
债务在每一次危机中还会被放大。在几乎所有情况下,政府都在其行动中积累了债务,并成为了一个大债务人。
货币和信贷在发放时具有刺激作用,而在必须偿还时却有抑制作用。这就是货币、信贷和经济增长如此具有周期性的原因。这些变动导致货币、信贷、商品、服务和金融资产的数量和价格的周期性涨跌。
每一次印钞,减轻债务负担,并也同时削弱本国货币,降低本币购买力水平。资产泡沫累积到一段时间总有个危机触发,上次是次级贷,这次是病毒。资产债务比在这个过程不断循环,一直恶化到经济体即将破产,无以为继。最后带来矛盾激化和债务重组。
货币是存储购买力的凭证,货币的等价共识使得他可以交换到商品与服务。“印钞”过于激进,没有得到有效利用,会照成衡量购买力的下降,人们将不再把它用作财富的储藏手段,而是将财富转移到其他东西上。
美联储和其他中央银行创造大量以美元计价的货币和信贷,导致了上世纪70年代的通货膨胀,其特点是从美元和美元债逃向商品、服务以及黄金等可以对冲通胀的资产。对美元债务的恐慌还导致了利率上升,推动金价从1944年设定的每盎司35美元的水平升至1980年每盎司670美元的峰值。
用一个人所拥有物资的市场价值来衡量他的财富,会给人一种财富变化的错觉,而这种变化实际上并不存在。
事物的内在价值并不会因为货币的价格变化。如果你有一套房子,政府创造了大量的货币和信贷,你的房子的价格会上升,但它仍然是原来的样子,价值没有变化,你的实际财富没有增加,只是你计算出来的财富增加了。
尤其在在短期债务周期和长期债务周期(次序重建)切换时所拥有物资的市场价值会重新计算。
几千年来,一直有三种货币制度:硬通货(如金属硬币)、“纸币”和硬通货挂钩,以及法定货币。在每一轮次序重建的时候都会完成三种货币制度的循环。
三种货币制度的转换有局部隐性的,也有全局显性的。局部隐性在短期债务周期切换中发生。
在短期债务周期切换中,假使大家对某资产的投资性需求或使用需求,在周期前后可以维持,该资产在就可以完成价值继承。
这个东西还要有足够的容量,需求稳定,在周期前后依然是“XX梦"的体现。
在长期债务周期切换中,极有可能会涉及货币制度整体切换,在新旧周期之间,只有硬通货可以继承价值。
国与国的硬通货是黄金、通用结算货币、关键技术....?
人与人的硬通货是生存必需品、土地、黄金?
你准备持有什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