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是个后知后觉的人。
直到自己做了父亲多年,才逐步试着去了解自己的父亲;直到临近不惑,才意识到父亲不仅是我生命的导师,更是一部厚厚的书。
或许是因为太熟悉父亲,或许是因为太不熟悉父亲,有很长一段时间,他虽陪在身边伴我成长,但我对其所言置若罔闻,对其所行熟视无睹。我走过了一些路,阅过了一些人,读过了一些书,但对于父亲这样一部巨著,却将其安放在人生的书架多年,高阁以束。
这实在是令人羞愧的一件事。
想来起初并不是这个样子。少年不识人生路,父亲又恰好是老师,所以,小时候曾经多次翻开父亲这本书,如饥似渴的阅读。
初读父亲,是为了踏上人生路。那时的父亲,是有字之书。
我在书中读到了纷杂的知识,读到了世界的样子,读到了人生的大道理。但是,对我而言,父亲又像是教科书,有些章节读完就丢了,有些段落读完就忘了,有些散乱的册子随手弃到风中,随时光四散而不见。
或许就是从高考开始吧,我像每个考生一样,扔掉了所有的教科书,一不留神,有意或者蓄意,把父亲这部书也随手扔到了一边。
大学是一扇门,我兴致盎然地冲出了门,却随手把父亲留在了门内。
因为时代的原因,父亲没有上过大学,后来这屡屡成为我取笑他的理由——我曾经笃定地认为,如果我生在那个时代,一定会像老三届那样参加高考,而不是像他一样,回到自己出生的地方,当一个普普通通的乡村教师。
因为大学,我和父亲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大学里有高大上的图书馆,有轻松闲适的读书时光,有同气相应的同学,我读着各种各样的书,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发现了不同于以往的新世界,无形中忘记了给我启蒙的教科书,父亲那本教科书。
即使偶尔相遇,漫不经心的翻阅,发表的也多是“爸,你又瞎说什么呢”“根本不是这回事儿”等等的读后感。
那天看电影《摔跤吧爸爸》,女主角吉塔从国家训练学院回家。看到她对于父亲训练方式的指责和批判,看到她和父亲的角力,我心如刀绞泪流满面,多么熟悉的感觉,多么似曾相识的画面!
每一代人之间,似乎都需要历经这样一个对抗的过程,或是身体的较量,或是语言和思想的交锋。
在学校温润的环境中混了八年后,我只身一人来到京城,随后求职,工作,买房,娶妻,生女,完成了从一个男孩到父亲的转变。而我和父亲,也在阔别八年之后,再度生活在同一屋檐下。
因为年龄的增长,因为身份的转变,我开始反思与父亲的关系,反思青春的莽撞,反思曾经的幼稚,如同初入人生路时一样,在成为父亲这条路上,我对于父亲这部书再次涌起如饥似渴的需求。
再读父亲,为了成为一个合格的父亲。这时的父亲,是无字之书。
是啊,对我而言,有字之书已经读了太多太多。我已经不再需要教科书了,我已经成了女儿的教科书。此刻的父亲,已经成为一本伦理书和哲学书,我在其中读到了家族的基因,读到了每一个中国家庭中流淌的那份深邃而又莫可名状的情感;亦从中读懂了矛盾,读懂了对立统一。尽管有的时候,父亲可能忍不住,跨界履行教科书职责,尽管这仍然不可避免地触发我们之间的矛盾,但是,做父亲越久,读父亲越深,就越懂自己的父亲。
我和父亲之间,早已经没有了那扇门。纵然他不是一个大学生,但是他对于整个家的贡献,比我这个研究生,都更重要,更意义非凡。
去年年底,父亲过生日,八十五岁的大伯父给比他小二十八岁的弟弟祝寿,这一幕触动了我心底最柔软的那个部分。那一晚,我动笔给父亲写了一篇文字,这是人生中的第一次。
对我而言,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次心灵之旅,而这一次,我的旅伴是父亲。
彼时的我,正在痛苦的咀嚼人生。一个人在暗夜里执着前行多年,突然有一瞬间,我有些沮丧,有些彷徨,有些不得已的苦衷,我看到有些人已经走向别处,有些人已经奔向他途,而我却不知道该去往何处。
归根结底,我在这个纷乱的世界中,迷失了自己。此刻,我需要眼睛向内,看清自己。
别无他途,我只能回归生命的起点,去找回初心。而此时母亲已离开多年,守护我以及我初心的,只有父亲。
又读父亲,不只是为了阅读父亲,更是为了阅读自己。父亲于我,是心灵之书。
我逐字逐句地翻阅父亲这本书,朗读他普通却不平凡的人生,默读他曾经历的酸甜苦辣,精读他生活阅历背后的心路历程,悦读其中不时闪烁的我的影子。
我读到了人生的艰难,也读到了艰难处再努力一下的坚持,比如,虽然回归乡里,但是父亲在抚养孩子照顾家庭的同时,依然坚持读了师范,进修了函授……
我读到了时代的印记,读到了父辈与大学失之交臂的彻心之憾,也读到了多年以后,受益于高考新政,我为他圆梦时未曾表露的自豪……
我读到了前所未有的责任,读到了爷爷奶奶为这个家镌刻的文化,读到了伯伯和父亲为这个家付出的奔波,读到了我身体、思想和心灵中流淌和涌动的使命……
父亲是我们这个小家的缩影,小家是整个家族的缩影,整个家族是中国的缩影。
父亲这部书啊,写满人生的事理,写满传统的积淀,写满时代的印记;
父亲这部书啊,记载着祖辈的历史,记载着自己的奋斗,也记载着孩子的成长、叛逆和成熟;
父亲这部书啊,有字时铿锵,无字时婉转,是我心灵的起点,亦是归处。
父亲如书,我愿一读再读。
———————————————————
后记:这是第一次挑战“高考作文同题写”,是天津市和浙江省高考作文题目的混编版。
【天津卷】我们在长辈的环绕下成长,自以为了解他们,其实每一位长辈都是一部厚书,一旦重新打开,就会读到人生的事理,读到传统的积淀,读到时代的印记,还可以读出我们自己,读出我们成长时他们的成长与成熟,读出我们和他们之间认知上的共识或分歧……十八岁的我们已经长大,今天的重读,是成年个体之间平等的心灵对话、灵魂触摸,是通往理性认知的幽径。请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深入思考,围绕“重读长辈这部书”写一篇作文。
【浙江卷】有位作家说,人要读三本大书:一本是“有字之书”,一本是“无字之书”,一本是“心灵之书”。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文章,对作家的看法加以评说。
幸得高考作文题的灵感,也让我可以在父亲节前夕,写下这样一篇文字作为礼物。
祝愿我的父亲以及普天下的父亲健康平安,寿比南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