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小鬼连幸福都会害怕,碰到棉花也会受伤,有时还会被幸福所伤。”
——太宰治
总有些书值得一读再读,只是喜欢;也有一些书值得收藏各种不同的版本,只是喜欢。
人生的路不能回头重走一次。重读一本书,却可以重温一个故事,不同年纪不同心境之下品读出不同的味道。
重读太宰治的《人间失格》。上一次的阅读可以推到五年前,第一次的阅读时间更早了。
《人间失格》这是我看的第N回了。这本书也是我有多个版本的书之一,我自己的藏书中,《世说新语》有很多个版本,《人间失格》也有很多个版本,《月亮与六便士》有几版本。拥有几个不同版本的书,说明了我对她的喜欢。
日本文学中,我最喜欢的书,还有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等。
在江南的梅雨中,临完《赤壁赋》的几百字后,重读这本书,有一种特别的感觉。
太宰治,39岁和女朋友一起自杀的家伙,一生有五次的自杀,说起来这个人也真是匪夷所思。这本书被冠了低俗,颓废到极点的书,初看的时候让你感觉的确是这样,再看的时候,你会在书中发现很多的自己。
“我的不幸,恰恰在于我缺乏拒绝的能力,我害怕一拒绝别人,但会在彼此心里留下永远无法愈合的裂痕”。我们一样为了取悦别人,做着小丑的事情,我们一样那么在意别人的感受而不做个小丑。在内心的深处,我们一样有这样悲伤的时刻。我们都想简简单单地做一个人,却做成了一个丑陋的自己。
“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这也是这本书的最好解释——丧失了一个做人的资格。这本书,借用主人叶藏的角度,说的是作者自己的故事,是一部滴血的灵魂的自白。主角叶藏生性怯懦敏感,对人类生活充满恐惧与不安,再加上世道的混乱、人情的炎凉,以及家人之间的虚伪和欺骗、校园生活的无聊与无奈、社会现实的冷酷残忍,这一切都使他痛感成为了人世间的“异类”,失去了为人的资格,最终他走向了毁灭的道路。
在人一辈子的路上,我们也是那么在意着别人的感受,而最终失去了自我,最终无法找到自我。但我们无法有这样的勇气,将自己剖析得如此透彻,如果痛快淋漓。
这需要拿着一把刀,将自己内心的丑陋血淋淋地剖析。这世界很少有人做得到。
太宰治做到了。我觉得自杀的人不是畏惧,胆小,而是勇敢的。当太宰治第一次与女招待一起自杀的时候,他是勇敢的。我们大多数的人,无法面对一个真实的自己,也无法面对眼前的困难和挫折,也无法面对着死亡等。这也让我想到了中国的鲁迅,他说的“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徐志摩也写过几篇自剖的文章,但终究,没有这部作品来得让人感觉到深刻。
太宰治的一生,他自己说“我这一生,尽是可耻之事”。
这本作品的主人公“叶藏”,里面藏着无数的人影子。人生已经如此之“丧”,你还比得过小说里的“丧”吗?
真的好作家,要写出好的作品,不光是词藻华丽,语句优美,构思巧妙,而是要直击人性,能启迪众人的作品。
去年前年两年,我自己也写了一些关于类似剖析自己的文章,但毕竟也不过是自己的小情绪而已,隔靴搔痒。我喜欢的是阳光,率性而健康的自己,现实中却往往事与已违,内心深处藏着的千年忧伤,总是让自己陷于多愁善感的泥潭。
每个人的内心都会有“叶藏”,所谓的世人,也不就是我们吗?我们也一直尽力在自持着,方不致于颠狂。我们就这样慢慢沦落自己,最终我们总是“如今的我,谈上不幸福,也谈不上不幸”。
我们已经麻木,如行尸走肉。我们缺乏爱,也缺乏了爱的能力。“我知道有人是爱我的,但我好像缺乏爱人的能力”。我们也是不得不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脆弱,接受自己的失败。
我们更多选择委屈求全。太宰治的坚决是另类的疯狂。
“我仍然认为向人诉苦不过是徒劳,与其如此,不如默默地承受。”人越走越孤独,我们就是这样慢慢走向自己一个承受的孤独。
一切都会过去的,生而为人,我们很抱歉,却是要依然热爱生活,爱这世间美好的一切。
作者简介:
桑洛,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西部散文学会会员,项目管理硕士,高级经济师,世界华文散文诗年选编辑,多家报刊特约作者,专栏作家。
《桑言桑语》系列散文集作者,已由新华出版社出版散文集《记忆的画卷》,《稻草人之约》,诗集《相遇不晚》,《左岸新语春》(合著)等。
作品散见各报刊,有作品入选各类年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