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5650307/e1a26506cfcb7a87.jpg)
1.分床睡对孩子不好
澄儿出生至今一直和我们合睡,两年下来,我越来越觉得,合睡就是我最早踏进去的坑。
记得孕期纠结过要不要买婴儿床,后来听了我妈的话:“那么小的孩子自己睡多可怜哪!”
确实,我们姐弟俩都是跟我妈睡大的,我老家那边几乎没听过还有人给孩子单睡的。基于情感认同,我打定主意:合睡。
两年体验下来,觉得合睡弊端太多了。
一是捆绑式入睡,每睡必陪,渐至不陪不睡。
二是衍生出奶睡、哄睡等一系列问题。
三是影响了孩子发展自主入睡能力。
此外,认为分床睡对孩子不好的,其实存在对亲密育儿的误解。
亲密是一种感觉,并不是时时刻刻和孩子绑在一起就好。亲子互动的质量比陪伴的时间多少更重要。
所以若白天跟孩子的互动很好,给足了孩子的安全感,亲密的感觉就建立起来了,并不存在只有合睡才亲密。
合睡当然也有好处,比如确实方便哺乳和夜间安抚,促进母婴亲密。但是,日日夜夜捆绑着入睡,对妈妈的消耗太大了。
两年下来,我真觉得,再选择一次,我会和孩子分床睡。
2.奶睡
澄儿一直是母乳喂养,打小就是困了吃奶睡觉,夜里醒了直接奶睡,那时我也确实省事,不用夜里老是起来。
可是,随着他长大,就凸显出来了问题:他把吃奶当成了睡觉前的必经程序,好像吃奶是睡觉的因,不吃奶不睡,再困也不睡。
哺乳既私密又有期限性,你不能随时随地吃奶,也不能一直吃下去,但睡觉是会随时随地发生的啊!带来了很多麻烦。
最大的麻烦还在于夜醒频频,他一岁半时,还睡不了一个整夜觉,每晚醒来好几次。真是太累人了。
后来,为了让孩子戒掉夜奶,我又花费了不少时间和精力。
(相关阅读:《接觉靠哺乳,夜醒频频,娃的顽固夜奶我是怎样断掉的?》)
3.顺其自然,想睡就睡
这也是我们传统的认识误区。
首先,睡觉对儿童来说,是一件非常重要的的事情。
《教养大震撼》里用科学研究给出结论:
少睡一小时等于失去了两年的认知成熟与发展。每晚睡一小时,智商测试下降7分。
缺觉是儿童肥胖症的罪魁祸首。
青少年情绪化、容易冲动、自由散漫,都是长期缺觉的表现。
固然,育儿书都有点高高在上的说教意味。可养过孩子就知道,如果环境里有什么刺激了他,比如新玩具、书,特别是出去玩时,他真的会一拖再拖,死扛的。
这种死扛就不知不觉耽误了睡觉。虽然他最终还是会困,但失去的睡眠时间是补不回来的。
所以,最好的就是从小培养娃的规律作息,到点就睡觉,当然有一套睡前仪式娃更配合。
这样,无论长期还是短期,对孩子还是家庭,都是非常幸福的事。
关于不同年龄段儿童的睡眠量,美国国家睡眠基金会发布参考标准。
![](https://img.haomeiwen.com/i5650307/3874fafc60682c24.jpg)
4.早睡早醒,晚睡晚醒
这真是坑了多少新手父母。
我以前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晚上他玩的嗨,我也不急着催他睡,以为多玩会儿会更容易睡,而且晚点睡晚点起床就是了。
但实际情况是,孩子一旦过度疲劳,也不容易睡着。另一方面,不管睡得早睡得晚,他都会在六七点之间醒过来。
朋友家三个月的宝宝也是这种情况。
后来,我买了专业睡眠师的课程,才知道晚睡也不一定晚醒。因为绝大多数孩子都会在早上六七点之间醒。
所以,为了保证孩子的睡眠量,还是要让孩子早睡。很多书里都推荐,娃夜里最佳入睡时间是7点-9点。
之所以写这篇,真的觉得在围绕养儿中的所有吃喝拉撒睡里,睡眠是最容易被家长撒手不管的事,因为认识里太多误区了。
我经历过了,有些经历都是带血的。所以,能够提前了解一些睡眠知识,从小就留意娃的睡眠能力,长远看,实在是一件于娃于己幸福无比的事。
谁不想除了孩子,多有一点个人时间呢,读本小书,看场电影,和老友煲个电话粥,小两口耳鬓厮磨一下……哪怕只是一个人呆呆坐坐,也是对琐碎日常的调味。
可是,这很大程度上需要你家有一个睡眠天使。
有一种幸福叫娃睡着以后。
谁家孩子能躺下就睡,一觉睡到天亮,那简直是拉仇恨啊。
我了解的事实情况就是,很多家长和我一样,为了孩子睡觉不知道有多少折腾。
所以,我觉得有必要把我跳过的坑写出来。
给有需要的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