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望鲁台

作者: 海底浪花 | 来源:发表于2022-07-26 18:50 被阅读0次

登望鲁台

        几年前去千阳听课,利用休息的时间匆匆游览了国家级千湖湿地公园。听说千阳还是孔子72贤才之一燕伋的故里。县城有非常著名的燕伋先生望鲁台,本想去瞻仰燕伋大师。可是,遗憾的是,因时间关系却未能如愿,匆匆而归。

        正值暑假,何不了却心愿。于是在一个夏雨初晴的清早,我们全家驱车前往千阳县望鲁台。一个多小时候 到达目的地。下车后,一个偌大的广场上燕伋石塑矗立在眼前,远看,庄严肃穆,燕伋先生手捧书卷,谦恭和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走近石像,仔细瞻仰,燕伋先生深邃的眼睛里透出智慧的光芒,他好像在凝思,又好像在教诲学生,或者想起了远在鲁国的老师。

        同为人师,岂能不在大师前留张照片?与大师合影,人生一幸事也,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石像后面,刻有介绍燕伋先生的文字。燕伋(前541年-前476年) ,字思,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渔阳(今宝鸡市千阳县水沟镇燕家山)人。燕伋22岁师从孔子,壮年返乡办起私塾,执教18年。其间,他想念恩师时总要登高望鲁,并用衣襟掬一些黄土堆在脚下,日久便堆成了十余米高的土台,人称“燕伋望鲁台”。现陕西宝鸡千阳县有燕伋望鲁台,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被世人称为“中华尊师第一人”。

        看了上面的文字介绍,才知道望鲁台的由来。先生对老师的尊敬,对老师的思念,对老师的感恩,对老师的敬仰都凝聚在这高台之上。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国自古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尊师重教,利在千秋。望鲁台,不仅仅是燕伋先生当年的遗址,也是引导后人尊师重教的象征。

        再往前,就看见一个七八米长的屏风,上面刻了许多大小不一的“师”字,灰底黄字,醒目而大气。师者,传道受业解惑者也。站在屏风前,我的心里不由地自豪起来,有幸成为老师,培育祖国花朵,甘为人梯,倾情奉献。

        从屏风一旁的台阶上去,便看到了一个长长的台阶,直升而上,两边翠柏密集,头顶蓝天白云。隐约可见台阶的尽头,那便是望鲁台。

      据有关文字介绍,望鲁台高11米,底径35米,四周及广场占地约8000多平方米,虽几经沧桑和历史变迁,但保护完好,气势仍旧巍然,形体依然高大。它不但是燕伋用心血和日撮土的具体行动日积月累而成的真情台,而且是燕伋以思师念师感师敬师之大德大美品性、精神层加浇铸起来的尊师台。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涵蕴全在燕伋笃敬恩师的赤诚与日撮土登高以望鲁的尊师情结中,此是燕伋尊师真情、尊师行为的凝定与释放,是中华民族尊师重教优良传统的历史见证和真实写照,在中国教育史上都是极具创意的伟大之壮举。燕伋是我国古代尊师第一人,望鲁台乃我国尊师第一台。

      中华尊师第一台望鲁台有设教塾门、启文坛、思师亭、六棱碑、尊师祠、民俗宫、燕居宇等景观。这里人杰地灵,景观独特,是旅游休闲、畅适心志、陶冶情操、润泽灵魂、激励后辈、育化学子的好地方和理想之选择。

      登上望鲁台,进入一座古朴的大院,里面古柏苍翠,安静肃穆,又一尊石像矗立眼前,燕伋先生依然手捧书卷,遥望远方,目光中满是思念和牵挂。想必远在鲁国的孔圣人也会心有灵犀,感受到燕伋学生的拳拳之心。

        到了燕伋祠,我们虔诚地跪拜,行礼,心里默念着希望大师指点,祈福我的孩子也能勤奋求学,饱览诗书,成为祖国栋梁之才。

        终于,我们登上了望鲁台的最高处,举目远望,仿佛看见孔先生在讲学,燕伋等七十二贤人正倾而聆听……

       

         

相关文章

  • 登望鲁台

    登望鲁台 几年前去千阳听课,利用休息的时间匆匆游览了国家级千湖湿地公园。听说千阳还是孔子72贤才之一燕伋的...

  • 望鲁台

    位于陕西省千阳县城西的望鲁台,是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人之一的燕伋,留给千阳人民的精神遗产。 燕伋(公元前541年—公元...

  • 鲁米诗歌:望台

    《望台》 ——波斯诗人:鲁米 在夜里,当你从你的店铺 穿过街道,来到墓地, 你会听见我从敞开的坟墓里 向你欢呼,你...

  • 登云台望黄鹤楼

    ——拾一 登台可达青云顶, ...

  • 登放鹰台望磨山

    闲登鹰台放眼收, 湖风犹带壮思游。 激情六月翠华丽, 紫气九峰云雨酬。 绿道蜿蜒知进退, 画船往返记春秋。 磨山爱...

  • 新农业综合体思维模式下的巩义历史(三三)

    (1)鲁庄 鲁庄古称桑林镇,鲁义姑庄,位于河南省郑州地区巩义市西南边陲,巩、登、偃三市交界处。南依中岳嵩山,北望洛...

  • 《重阳重登云龙山》诗并书

    重阳重登云龙山 刘传军 重阳重登云龙顶, 湖山相依戏清风; 楼高菊黄绿水绕, 晚秋送来醉人景; 翘首北望鲁中都, ...

  • 登泰山

    《登泰山》 临鲁登太岳,一眼望青徐。 日月随风小,乾坤自此区。 山殿流烟袅,云阶含翠纡。 江河非无主,封禅元是虚。

  • 孔子登泰山

    “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出自《孟子·尽心上》。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

  • 随想录 是我太悲观了吗?

    今天讲了五首古代诗歌,《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村》《己亥杂诗》(其五),颇为感慨诗的国度,诗歌的...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登望鲁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aoi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