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因为大风降温,坚持晚上跑步一个多月的儿子,两天晚上没出门。到第三天,开始牙疼。牙疼两天后,他又忍着晚上跑步去了。没想到,跑步之后,牙再也不疼了。我让他说说原因,他巴拉巴拉讲了一大堆,我没听懂,却一个劲地点头。
其实,他是从生物学和医学方面讲了运动对于神经等身体各个器官的作用。
我尽管不懂他讲的理论,但我明白那个简单的道理。
坚持锻炼,坚持出汗,对身体好。
但坚持锻炼,需要自律,持续地自律。当自律变成了一种习惯,偷懒时,身体会抗议,会提醒。
自己何尝不是经常拥有这种体验?并且从坚持锻炼中大大地收益啊。
07年化疗时,尽管没用进口药,但自己只是在每个疗程的第一天打完第八个吊瓶时,去厕所吐几口,本疗程以后的日子,就没有再难受。这其中原因,就是天天坚持爬山,能吃能喝。如果哪天偷懒,体内闹钟就提醒,心情就不好了,于是立马跑出去,一身臭汗以后,就浑身舒服了。
因此,当左臂安装的穿刺设备,影响了自己爬山时甩胳膊走路,从而影响了自己的心情时,也不管化疗药物对血管的腐蚀有多严重,没有听从医生的规劝,毅然决然地请医生卸掉了。从此恢复了运动时的灵活自如,心情大好,身体也随着持续的运动很快恢复。
为什么会这样?就是因为自己一直坚持锻炼,从高中开始,坚持晚上跑步。大学开始,早上爬山。
直到现在,每次换房,首要条件是附近有山可爬。
知天命后,每顿饭后,必须散步,不然的话,胃口就抗议了,堵堵的胀胀的。身体给出了信号,提醒自己,马上运动,运动着运动着,胃肠舒服了,心情也舒服了。你看,这是不是形成了良性循环?
再说写作,2010年—2014年,儿子大学期间,自己能够自律地坚持每天晚上睡前的两个小时交给文字,并且大有不写不爽,一吐为快的感觉。新浪博客的文章也一天比一天写的像样。就是旅游的游记,平时的随笔,现在看看也挺有感觉。
但是,近几年因为迷恋股市,荒废了写作。
捡起来,重新在写作方面自律起来 ,让这方面的自律重新成为习惯。
前些日子,认真阅读了赵星老师的很多博客文章,感触良多。
前天,读完了赵星老师的《从北京到台湾,这么近,那么远》,心里有好多好多的话,想跟她说。
昨天,下单了赵星老师的三本书,相信读后也会收获满满。
今天,购买了赵星老师写作课程,决定重新开始写作之旅。并且通过自律,让那个闹钟再起作用。
祝福自己,更祝福赵星老师,生活伴随着写作,写作伴随着生活,事事如意,一切顺利,快乐永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