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冬至,大家都吃过饺子了吧。
朋友圈里,一整天都充斥着各类借着冬至的由头,推广营销自家产品的文案。
部分文案倒也不错,有一丝让人眼前一亮的感觉。只是当这种文案出现后,很快就会被同行抄袭或修改一番,之后再变成一条新的朋友圈。
私域流量,就是被这帮人这么玩坏的。
本文原创首发自同名公众号回到主题。
这个话题,是起于一个已经读大二的学生提问:
非英语专业,想从事英语相关工作的话,需要做哪些准备?
英语专业,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始于90年代的出国热,在2008年奥运会时达到高光时刻,之后就急转直下。现在,早已恢复到本身的工具属性。
不知道这位同学有什么想不开,非要从事英语相关工作。
当然,调侃归调侃,回复还是得认真。
我的回复如下:
英语方面相关工作,除了英语老师,基本也就只剩翻译,国际贸易、以及需要外派国外的行政类工作。
而这几个行业和岗位,我自己在毕业前几年,都恰好全职从事过。经过综合比较后,才在英语老师这个身份上坚持了下来。
以上几个行业,需要的核心能力,并不是所谓很高的英语水平。
翻译,倒是对英语水平要求比较高,但盘子太小,跟律师有点类似,马太效应严重。真入行你就知道了,对大多数译员而言,收入跟付出不太成正比。
国际贸易就不说了,业绩为王的销售岗位,没有客户会因为你英语好,而选择跟你做生意。产品质量、价格、推广方式渠道,这些才是重点。
至于英语老师,算是以上几类工作中最稳定,待遇上也相对更高的职业。虽说出国热已凉,这不还有少儿英语嘛,至于一直在高歌猛进发展的K12领域,更是压根就没凉过:
只要中高考是刚需,中学英语教学,就永远不会凉。当然,你英语也不能太差,尤其是做英语老师的话。
但话又说回来,赛道好,跟你能赚到钱,又是两码事,这个行业同样一片红海。
相对而已。
喜欢英语是好事,如果真的有志于毕业后从事英语方面的工作,建议最好结合本专业,把英语作为求职时的筹码,以及在职场上的辅助工具,这样竞争力才能相对大一些。
比如互联网+英语、金融专业+英语。
英语说到底,就是个工具。现在英语专业开设的语言学,翻译学等,早已虚无缥缈到跟市场需求脱节。
当然,我一直都尊重那些坐得住冷板凳、专心搞学术研究的英语老师,但现实中并不会建议自己的学生这么干。
月亮重要,六便士更重要。
本文原创首发自同名公众号以上,就是我针对非英语专业那些英语比较好学生,关于求职,给出的全部建议。
已经步入职场的你们,又怎么看这个问题?
文末留言区,欢迎交流探讨。
最后,再应个景:
祝大家冬至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