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昨天开始,在听静姐的《蒲公英的春天》,从开始,一直听到该续播的时候。听着听着思路就会跟着她的故事走,感觉小说也不是那么难写呀。不过还是佩服她随口掂来的能力,各个场景的转换,让你感觉是水到渠来的事,一点也不突兀。
尤其是她起的名字《蒲公英的春天》,里面的四个女人都包含在了这个名字中间,这也许就是作家的功底。人家都说一语双关,她这可是妥妥地一语四关啊!
上班的那条路的南侧,本来是绿油油的一片,现在那些绿色被剔除干净了,也不知又从哪里拉来了好多的土,将那片地基垫的很高,挖土机一直在不停地工作,不是挖就是埋,最终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呢,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才会知晓。
下班前老公发信息说晚上有应酬,我对他的这频频应酬心里是不高兴的,我不怕别的,就怕他这爱喝酒的毛病会让他旧病复发。不过人家愿意去,而且也都有理由,咱没有阻拦的必要,再说都是成人,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的。
我又加了一会儿班,干完手底下的活,就往家走。一边走一边想着自己晚上吃点啥,难道还要凑合着吃点吗?
走到大酒店门口,看到今天酒店门口的车不少,想想以前的冷清,现在算是比较不错的时候。两个酒店相连,一个档次稍高点,门面气派大气,另一个则小众,但是这大气的却干不过小众的,看来还是一般的人多,所以追求一般消费的也多。
看到了道路边上炸鸡叉骨的餐车,干脆炸点这东西吃,虽然对这种炸的东西一向不大热衷,但是也不是很反感。那就来一斤。
问摊主多少钱一斤,他说7.5元。问我要多少,我说要一斤,他上秤一称说10元行吗?我说吃不了,再少来点,他就给称了一斤。卖东西的都是这样的,总是多卖一点是一点,这是碰到了我要求少一点,不然不就多卖了差点一半吗?这也是营销策略吧?
在小区门口的水果摊上,看到了好多甜瓜,我问哪个好吃?摊主指着一个带着花纹的甜瓜说:“我比较推荐这个,你看这俩个品种样子差不多,但是这个比较好吃,这是啥啥品种。”
“多少钱一斤呢?”我问。
“这个10块钱三斤,这个2.5元一斤。”他说的三斤的是他推荐的那种。
“看都是小区的,我才给你推荐好吃一点的,你随便买哈!”他又说。
既然人家说到这里了,咱就承人家个情,我指了指那个三斤的,说:“买这个三斤的吧!”
我拿了一个甜瓜,说:“我吃吃看,好吃我再来买。”家里就我一个人,买多了也吃不了。
到家后吃完鸡叉骨,我就有点撑了,这甜瓜只好明天再吃了。
自己一个人的日子很自由,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晚上九点多钟,老公应酬回来了,喝得醉醺醺的。我一看到这样子的醉汉,心里就有一股气,喷之欲出。啥人尼,自己啥身体不知道啊!
看着他东倒西歪的换衣服、穿拖鞋,气不打一处来。不惹我还行,往我这里凑,我就对他大声斥责。有时我也觉得不应该这样,可是我就烦喝大了的人。我不讨厌喝酒,也不讨厌喝酒的人,但我非常讨厌喝得醉醺醺爱胡言乱语的人。
直到他睡着了,我才觉得耳边清净了。这世界上为啥就发明酒这东西呢,让人成癫狂,让人喜怒无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