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读作业】
请认真阅读以下两篇案例,并完成以下问题:
1.你喜欢哪篇文章,为什么?
2.除了内容不同,两篇文章的差异是什么?
3.两篇案例,与论文的联系是什么?
4.通过阅读论文和助读资料一,结合两篇案例,对你写类似文章有何启发?
【正文】
当一个人喜欢某人(或某物或某文),总能找到喜欢的理由。反之,不喜欢也总能找到理由。以我目前的修为,个人化的喜好很难做到不偏不倚,全面客观。因此,我尝试把共读作业的选择题“你喜欢哪篇文章,为什么?”变成一个问答题“我从故事里看到了什么?”
1.故事中的看见
第一个故事描写的是一位老师在多年后接到一个当年扔石头砸伤同学的认错电话。另一个故事是一位老师处理学生经常打架的教育事件。第一篇文章有结构、有冲突,有意味,指向了一种正向的让人欢喜甚至让人感动的结局,读者的阅读体验会偏向舒适与愉悦。第二个故事平铺直叙、絮絮叨叨,主题不明,甚至还包含抱怨、指责、无力等负面情绪,读者可能会有一种不适感。
透过故事,我们会看到两位老师教育生活的状态迥然不同。第一个故事里提到“我到江苏东台做讲座“被提问“你们名师与专家总讲那些教育奇迹……“可以推断作者应是一位在教育上有思考有主张甚至有一定建树的成熟老师。他的字里行间都流露着温暖,甚至蕴藏着小小的骄傲,以自己的教育理念为傲,以那位多年后打电话认错的学生为傲,可见这位老师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享受着教育带给他的幸福,并将这个“一直被深埋着的奇迹”用上了纯熟的写作技巧表达出来,与众人分享这一份幸福。“扔石头伤到同学而不找肇事者”的事件在当下的社会里不可能出现(学生受伤,不找出责任人,家长那里是无法交代的)。事故发生后,也没有看到老师对小戈的直接教育,而是“静待花开”,或者也可以理解为教育上的不作为。我们更不能从文中就判断出小戈多年后的赎罪电话一定是老师当年教育的结果。但是从故事的相关背景描述“都可以来找我,我准备好聆听,准备好帮他理解这个痛苦与烦恼在他生命中的意义——而不是简单地指责这是一个错误,或者指出如何改正的方法”可以看到这位老师和学生的相处,早已不是简单的师生关系,而是生命与生命的相遇。在扔石头的那个当下的不作为,恰巧是因为他在日常教育中的那些充满人性关怀和生命理解的作为。
第二个故事中的老师“前几年当年级主任时,处理问题和遇到突发事件还是比较冷静的”,可以推论他不是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手教师,而是老教师遇到了新问题。他的这些文字,有对学生的真实关怀,面对“又是打架”的问题,他在努力想办法解决问题,有无力,有焦虑,有反思,情绪之下记录的这些文字应该是写给自己看的。他感受到了自己的冲动,劝诫自己不能冲动,说明他那个当下无法享受到教育带来的幸福,但对教育抱有希望,没有放弃。只是他对打架事件的梳理中,有着置身事外的清醒,只分析了学生们打架的外部原因,却无法和学生的生命发生共鸣,所以无法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办法。
2.写作中的困惑
教育工作的艰难与复杂,超出一般人的想象。无论是班主任还是学科老师,只要是一线老师,不可避免地会遇到类似于第二位老师那种无力、甚至是混沌的时刻。通过写作与自己对话,觉察自己的情绪,梳理自己的思考,即使不能马上解决遇到的困惑,也能够起到减压的效果。这是教育写作对于一个老师最原初的意义。但是,如果教师写作仅仅只是停留在这种减压式的感性表达中,教师的教育生活质量得不到实质性的改变,很难感受到做一名教育者的真正幸福。
叩问教育写作对于教师生活的意义,是跨出教育写作困境的第一步。叶波在《中小学教师教育写作的困境与出路》中指出:教师的教育写作意味着教育生活的“带出”“意义赋予”和对教育生活可能的 “嵌入”。“带出”是教师通过对教育生活的记录和书写,让日常的教育通过文字让自己或他人看见。当我们把日常看似零散的生活用文字的方式表达,不得不思考用何种语言才能还教育生活本来面目,用何种方式才能让自己清晰“我这一个”的教育生活,思索“我这一类”生活的本质规律是什么?当思考进入文字的表达,当我们带着寻求生命意义的意识参与到这样的书写中,我们就给写作赋予了意义,给生活赋予了意义。通过“写-思-行”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写作反过来影响教育生活。思考越广博,越深刻,影响也就越广博越深刻。
既然教育写作的意义如此重大,那就写吧。可是教育写作没有那么简单,我们总会一次又一次遇到困境。我不知道其他人经历了哪些教育写作困境。我一直都处于写作困境中。一开始的困境是不敢写。后来慢慢敢写了,又陷入了不会写的困境。再后来,学会了一点点写作技巧,也凑巧发表了几篇文章,在别人眼里,好像很会写,其实我遇到另一个困境:不想写。工作那么忙,每天那么累,写文章那么难,为什么要在过度消耗自己的状态下坚持写作……有一段时间,我十分抗拒写东西,干脆什么也不写。直到2020年5月,我遇见郝老师,遇见新网师,重新燃起写作的热情,才有了持续写下去的动力,但是我再一次面临更大的挑战:怎么进行专业的教育写作?
《中小学教师教育写作的困境与出路》一文,我反复读了几遍,对其中的关键词句做了勾画批注。读后再掩卷沉思,却发现自己的理解力实在不够,亦或是因为长期和小学生们生活在一起,儿童思维多于成人思维,没有学术方面的素养积淀,读不懂这篇文章。虽然论文结构清晰,逻辑分明,每一个观点都很明晰,语言表达凝练,理论阐释高大上。当我想用它来为自己的写作做指导,突破我的写作困境时,里面的话于我而言成了正确的废话。
3.出路在哪里?
应对不敢写的困境,就是写起来,用写作打败对写作的恐惧。真实记录教育生活。不管长短、不惧优劣,不怕丢丑,没有技巧,即使是流水账,或者如第二个故事的老师那种表达,也没有关系。敢写,愿写,并持续地写下,就迈出了教育写作最可贵的一步。教育者在头脑混乱时,需要写作来帮忙。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例证“语言有助于澄清思想”时,引用乔治·赫伯特·帕尔默的阐释:当他头脑混乱时,他常靠写作来使头脑清醒。
那些常常歌颂带班很幸福的有两种人,一种是教育道行极高的老师,能够忍受那种繁琐的日常,把教室里的一地鸡毛扎成鸡毛掸子,云淡风清地生活。一种是对教育有宗教般的情怀,享受着那种痛并快乐的生活。而长期做班主任的大多数老师,尤其是小学班主任,教室里兵荒马乱,班级生活一地鸡毛是常态,需要修炼的基本功实在太多。通过随手写,把自己的真实状态记录下来。也许写着写着,就平复了自己的情绪,看清了自己面临的困境,甚至找到问题解决的办法;也许当时只是单纯地写下来而已,但是等过一段时间再看记录,剖析自己的文字,又会对教育产生有价值的思考。
应对不想写的困境,有目的地写,带着任务写。也许是为了练习某一类写作的技巧,也许是为了积累某个主题的素材,也许是为了完成某个团队的任务,也许是为了复盘自己的课堂,也许是为了唤醒在教育生活中的内在感受,也许单单是为了激励自己……总之,只要有了明确的写作目的,或者必须完成的写作任务,就有了写作的动力和需求,自然会逼着自己去思考,去书写,去主动挑战写作中遇到的困难。以完成新网师的作业为例,两周一次的预习作业,无比痛苦,因为有任务,哪怕到交作业的最后一刻,我仍然会挣扎着完成。这样的逼迫中,写作能力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应对教育写作不专业的困境,一要“以教育生活体验为写作对象”,即以生命在场的状态,穿透现象,领悟存在,所写内容不仅是“我”所经历事情的积淀,还影响“我”对其他事件的“经历”。二要“以描述性语言进行直观呈现”即运用现象学描述进行教育写作。现象学写作是通过持续不断地反思,通过基于理解的书写,悬置种种成见,让事实本身呈现出来。“持续不断的反思”应基于一定的主题,“基于理解的书写”就要有多重背景的描述,“事实本身呈现”应是有冲突、有结构、有意味的表达。
用这些标准再读故事《因为那一块石头》,我们能从很多细节描写中感受到这是作者真实的教育生活体验,“我想我的脸上一定是微笑了——仿佛又回到了久远的过去”故事中的作者生命时时在场,因为那块石头的故事,让作者明白“阳光不能使砂砾开花,但是,阳光不会先去分辨是砂砾还是埋有种子的泥土,然后决定给不给他们光明和温暖——它们只会把光明和温暖,给予每一寸大地。”这个事件便成为了一个“关键事件”,影响着作者其他的“经历”。这个故事的描述方式有技巧,选择了一个千禧年的大背景,插叙了多年前的一个冲突事件,结构化地呈现了一个教育人对学生那种润物无声的教育,让我们领略了“等待,是教育的另一种美丽姿态”的主题。此文就是一个典型的现象学描述文本。
反思我写的《那个为打架喊加油的男孩》。这个故事的写作,有我真实的生命在场,有结构化的表达:发现问题,聚焦冲突,民主商议,解决问题。有冲突吗?有!新老师不知道如何处理为打架加油的男孩是冲突,小男孩不愿意主动站起来承担责任是冲突,学生们评论男孩的行为是冲突,批判男孩的主流声音中出现了理解男孩的声音,也是冲突。有主题吗?有!把偶发事件当做成长资源,教会孩子主动承担责任,理性对待他人错误。有背景描述吗?有。日常通过微班会,民主处理班级矛盾,学生有错必须承担责任,会多角度看问题等,都是这个故事的班级文化大背景。
上面这个故事,来源于教室里的偶发事件,运用现象学描述的方式,似乎很好懂。但是真实的班级、课堂,不可能天天都有这样特别的故事上演。如何在司空见惯的事件中发现其独特的教育价值,是我面临的又一写作困境。
不讨好读者,不迎合世俗,不卖弄技巧,不堆砌理论,用最真实的笔力写出最真实的教育生活,在持续的写作中突破教育写作的困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