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的一个古老传说,让我们看到了人民的智慧。没有比母爱更强烈的爱情,没有比母爱更温柔的爱抚和关怀,没有任何忧虑比母亲的无数不眠之夜和她合不上的双眼更令人忐忑不安的。
对于一个年近古稀的老人来说,没有什么能比子女对父母为他们创造幸福所表示的感激更为高兴的事,反之,没有比看到子女对父母毫不关心,冷酷无情并且忘记父母给他们带来幸福和伤心的。
生活使我确信,我们应当向劳动人民学习如何培养纯洁高尚的心灵,应当从人民道德这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中汲取真正的友谊、同志关系,人们真正兄弟般团结的精神力量。劳动人民无情的谴责子女们的忘恩负义,赞扬他们知道敬爱和忠诚的高尚品质。
两个母亲的故事让我们知道了,培养孩子如果让他只从人们那里得到东西,而从不给予对方什么,这样,他势必会成为一个铁石心肠之人。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中,不向他掩饰生活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和矛盾 。在生活中痛苦和快乐,幸福和灾难,忧伤等各种不同的感情总是交织在一起的,应该从小就让孩子们理智的去看世界,用心灵去领会它。生活中所发生的一切都能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激起各种不同的情感、感受、激情和意象。在孩子内心活动中尤其像怜悯,仁慈,同情这样的情感,会给他们的心灵使命留下特别深刻的烙印。要让孩子们从小就能够感受到:要想成为幸福的人,就应当对别人关心备注、体贴入微、赤诚相见。
生活中我们不见得总和孩子们强调这些,而是用自己榜样的力量去影响他们。所以,从这一点来说,父母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和榜样。
如果国家的每一个公民都把培养人这一个高尚的工作,即在孩子身上重视自己,把创造人、培养人的智能、情感、意志、性格,道德美和人固有的个性都看作是最大的幸福。每个人都在想着为同胞创造些什么,同时又完全属于个人,又完全属于社会的创造性工作。
一定记住,铁石心肠的人都生长在那些父母过分溺爱,子女对他们百依百顺、一味迁就的家庭。孩子变成铁石心肠的人,是因为他只是欢乐的需求者,他的生活全部乐趣仅仅在于可以取得什么,获得什么,他们从来没有想到为他人做些什么。
【现在的孩子应该是独生子女多,基本的家庭状况是124,因为没有很好的早期家庭教育,加上隔代对孙辈的宠爱,孩子很难在小时候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更难达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个个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小王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各个都是家中的小太阳,这样的早期教育就养成了孩子们唯我独尊的品格。进入到团体生活中,如果不能与学校教育保持很好的协调和一致性,他们就会成为铁石心肠之人。不懂感恩,不会付出。所以,早期的家庭教育对于我们现在的中国社会真的至关重要。国家颁布的关于劳动教育课程标准也来的正是时候。培养自食其力的中国人是我们当下全民的责任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