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名刊是怎样炼成的

名刊是怎样炼成的

作者: 浙师大蔡伟 | 来源:发表于2018-12-13 15:30 被阅读188次

在基础教育界,《中学生天地》(B刊)无疑称得上是最优刊物之一。这本有着数十年光荣传统的浙江教育报刊社旗下的核心期刊,一直以来坚持大教育观,高举素质教育旗帜,哺育了一代又一代高中学生,引领他们走向科学与人文之路。

《中学生天地》(B刊)不断与时俱进,变化万千;编辑们殚精竭虑,孜孜以求。创新栏目安排,丰富美工设计,紧盯热门话题,精选各类文章,终成一代名刊。

那么,名刊又是怎样炼成的呢?看下去你就会找到答案。

作为最受中学生欢迎的期刊之一,《中学生天地》(B刊)将视角伸向一线各层次高中学生,关注每个中学生的成长。从审美素养到心理素质,从校园文化到社会生活,从人生小曲到名家伟业……凡是能给学生发展榜样、前行动力、生活启迪、努力目标等等都能从杂志里找到,满满的正能量与强烈的青春气息,可令中学生读者爱不释手。

但我更要夸赞它的是大气之中科学、规范、严谨的风格,十多年了,你很难找到它的问题。读这样的杂志,学生的语言也会变得凝炼精致正确可靠,我可以说上百本期刊数百万文字你能找出的错别字一定超不出个位数。你问我是如何知道的,那我告诉你,我就是这本杂志的一位老审读员。

提起审读员,也许不是《中学生天地》首创,但我可以肯定,能像《中学生天地》这样持之以恒重视审读的期刊并不多见。就一本薄薄的学生期刊,居然邀请了三位审读员,一位来自媒体资深编辑,一位来自中学特级,另一位就是老夫,代表高校教授。(据周主任反馈,B刊共安排了五位审读员,差不多是正规部队一个普通班的编制)最早联系我们的是贾编辑,后来是叶编辑,如今报社用人紧张,两位退休后,办公室周主任兼任这些繁重的联络工作(因为除中天高中版,还有初中版小学版,还有英文版,还有一份报纸……审读员有二十多位)。三位编辑的共同特点是认真负责而又热心待人。当然,每一位审读员都十分的好胜要强,总想在杂志里挑出一些刺来,但最终很难找到硬伤,却只能找出一些可商榷的句子来交差。我自认为眼睛贼亮,但少有斩获,于是我请研究生们一起找,并且下令找到一个错别字重奖,但至今没有一位研究生能领到揪错奖励的。你说这样干净的杂志是不是特别值得中学生拥有。

《中学生天地》对于审读员的意见和建议十分看重,将之作为对每期期刊编辑考核奖惩的依据。如果出现差错,处罚的程度是比较大的。也正因为如此,造就了《中学生天地》这样的精品。

《中学生天地》(严格地说应该是报社)也很大度。早前的审读员年会都将我们审读员带到名胜古迹去开年会,令我们审读员大开眼界。八项规定后,经费严格控制,活动只能安排在省内,但每年社里领导都会出席听取审读员的意见和建议。今年除了周主任外,报刊社里还有书记和薛副社长参加。而且在经费规定范围内,想方设法让审读员们吃好住好!当然审读员们都是投桃报李的角儿,每个人精心准备汇报内容,往年经常我开头炮,因而能够尽情表达。今年参会的人多,而且个个口才了得,议论说明抒情融于一体,滔滔不绝。按顺时针轮到我是倒数第二,到了我前面三位已是中午12点了,如果再说下去,有几个人恐赶不上回程的车。感谢他们及时打住。我是赶车者之一,自然不敢再霸话筒,但我表示今年虽然不再发言,但我会把想法写成简书,而且广而告之,于是便有了这篇简书。

现在可以回答前面提出的问题,名刊是怎样炼成的:媒体人的真诚,审读员的认真,报刊社的制度,领导们的重视等等。在纸媒发展艰难的今天,相信《中学生天地》将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越来越开阔的金光大道。

审读员会议全景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名刊是怎样炼成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vhbhqtx.html